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春秋五霸

春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自武王滅商之後,為了獎賞皇親國戚和有功之臣,將天下土地分割成若干塊,作為對這些人的封賞。其中中原地區屬於天下最富饒的地區,分封到這裡的諸侯都是姬姓後人;相對來說,外姓臣子基本被分封到遠離中原地區的偏遠地區,這種封地面積不可謂不廣闊,但是開發程度卻非常落後。

秦人先祖是為周王室養馬的官員,因為照顧馬匹有功,在公元前905年被周天子分封到秦邑地區;在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終於被封為諸侯,這就是秦國的來歷。這段時期秦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和西戎各部落交戰,開拓土地,建造城市,由於處在發展和開拓的時期,此時國力和強大根本沾不上關係。

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秦人祖先因養馬有功得到武王的分封

直到秦穆公時期,秦國才逐漸強大起來。穆公重用人才,發展軍事,在和西部落的戰爭中取得了重大的勝利,稱霸了西戎;隨後還積極東進,和強大的晉國發生過三次戰爭,取得了一勝兩負的結果,考慮到晉的實力十分強大,所以這個戰果算是可圈可點了,秦國的國際地位也水漲船高,甚至有人將穆公評選為春秋五霸之一。

但是秦穆公去世後,秦國突然陷入了低谷,從穆公時期到出公時期,歷經了十六代的國君,都沒有一人能達到穆公治理下的國家實力,並且屢戰屢敗,成為了中原大國的笑柄和被鄙視的蠻夷。按理說秦國有崤山渭水天險,易守難攻,有天然的發展優勢,應該越來越強大才對,為什麼卻落到如此悲慘的地步呢?其實這是因為英明一世的穆公死前做出了一個十分愚蠢的決定,那就是以忠臣作為人殉,既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才導致本國喪失了人才吸引力,所以才陷入低谷。

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秦穆公像


穆公橫空出世壯大秦國

穆公並非太子繼位,而是作為國君之弟的身份繼位的,在他之前的兩任秦君都是短命的國君,子嗣尚未成長起來,為了保證宗室的基業,只能將國君之位傳給他。據《史記·十二本紀·秦本紀》中記載:

"宣公卒。生子九人,莫立,立其弟成公。成公元年,梁伯、芮伯來朝。齊桓公伐山戎,次於孤竹。成公立四年卒。子七人,莫立,立其弟繆公。"

所以秦穆公能成為國君,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善於相馬的伯樂就在秦國為官

秦穆公在位期間,十分忌憚國內的舊貴族勢力過於龐大,所以他任用非本國的人才,開秦國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於是素有賢名的百里奚、蹇叔、伯樂、九方皋紛紛來到秦地開始了自己的從政生涯。除此之外,穆公又選擇了重用西戎出身的由余,由余也不負使命,用自己對西戎各部族的瞭解,幫助穆公完成了稱霸西戎。從此之後,秦國獲得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資源,實力得到了巨大的加強。

除此之外,穆公還將戰略目光投向中原地區,他不僅趁著晉國內亂的時候積極幫助幾位晉公子上位、利用聯姻維護秦晉之好,還和晉進行了三次戰爭。這三次戰爭的結果是兩負一勝,不過他也俘虜了晉惠公,因此秦晉兩家雖然國土相鄰,但是彼此忌憚,此後沒有輕易發生過戰爭。

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西戎降臣由余

眾所周知,穆公是在雍城建都的十九位秦君中最賢明的一位,雖然他沒有成功舉行會盟,但是後世仍然有眾多史學家將他評選為春秋五霸之一,他也使得秦從春秋時期中原諸侯眼中的蠻夷之地一躍成為可以和列強掰手腕的軍事強國,奠定了戰國時期秦國能位列戰國七雄的重要基礎。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秦能在春秋幾十個重要國家中佔有一席之地,不誇張地說,可以算是穆公一人的功勞。而他之所以能帶領本國走向強盛的原因,自然是重用人才。在春秋時期,由於生產力的提高,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除了傳統的為農耕社會服務的農、工、商業外還發展出了許多新的職業,越來越多的人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開始探索其他的領域,這就導致了士族階級的崛起。士族階級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訴求和目的,紛紛向各國諸侯推薦自己,希望能得到賞識。這就造成了當時的天下為仕的社會背景

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秦國的"管仲"百里奚

眼光長遠的國君,願意不論出身、不論背景選拔人才,這樣既可以避免因為國內人口有限而缺少人才的情況出現,又能防止國內的貴族階級把持朝政、一家獨大。這一點說起來容易,但是執行起來很難,尤其是穆公時代的舊貴族都是和他一脈同源的宗親,用血緣作為君臣關係之外的另外一種維繫手段,處處給他施壓,如果穆公重用客卿卻無法提高國力,那麼舊貴族有很大可能去推翻他的統治。不過穆公頂住了壓力,用自己優秀的執政掌控能力控制住了朝堂,也帶領本國走上了強國之路。

忠臣殉葬民眾十分悲痛

穆公在位時間長達三十八年,在人均壽命偏短的古代十分罕見。由於在位時間長,所以他有足夠的時間安排繼承人,也因此不必面對東宮之亂。

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古墓中陪葬的珠寶

按理說像他這樣的國君,將國內打理的井井有條,其繼承人只需要繼承他的發展方向,重用他的朝中重臣,再回收權力過大的臣子的權力,消除兵變隱患,就能在前人的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但是穆公去世前,卻做了一件影響十分惡劣的事,那就是用忠臣做人殉,此舉直接導致眾多的人才被葬送,也讓天下百姓失去了對秦國的信心,從此之後國力大幅下滑,歷經十六代國君也無力迴天。

那麼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什麼呢?其實在這個時期,華夏文明正處在從奴隸社會像封建社會的過渡期,不過許多奴隸社會的風俗還沒有完全消失,在當時貴族下葬是可以用奴隸陪葬的。據《墨子·二十二章·節用》中記載:

"此存乎王公大人有喪者,曰棺槨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存乎匹夫賤人死者,殆竭家室;乎諸侯死者,虛車府,然後金玉珠璣比乎身,綸組節約,車馬藏乎壙,又必多為屋幕、鼎鼓、幾梴、壺濫、戈劍、羽旄、齒革,寢而埋之,滿意。若送從,曰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

但是有一點我們要注意,這些殉葬者基本都是奴隸,這些奴隸地位低下,所以無力反抗,這種情況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也是常見的情況,但是穆公的殉葬者,卻都是國家的忠臣和重臣。這種情況就比較罕見了。

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古代殉葬坑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這是因為古代的人們對自然的探索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階段,許多自然現象他們無法用科學去解答其中的原因,所以便認為這是鬼神作祟。久而久之,整個人類群體都變得十分迷信,就算一國之君也不能例外。國君認為自己死後靈魂會繼續生存,為了讓自己在那個時候仍然擁有著權力和財富,會使用殉葬者和陪葬品來隨著自己一起下葬。在古代的思想體系中,死者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將權力和財富帶入陰間,維持自己的統治。

而穆公顯然是認為只用奴隸去侍候自己的飲食起居是遠遠不夠的,他有很大可能希望死後在另一個世界也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他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總結得出,成就事業需要人才的輔佐,所以他才會在死後選擇用國家的忠臣、賢臣和能臣來殉葬。

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歷代秦王都很重視墓葬

但是他只考慮到了自己死後另一個世界可能發生的事情,卻忽略了他死後國內是否會有變故。也許在他看來,此時自己的國家已經具備了和當時第一強國晉國一較高下的原因,也有了吸引人才的資本,所以帶走區區百十個人不會影響國家的實力。

其實他不知道,他這種做法已經嚴重影響了秦國未來百年的發展,國家不僅失去了優秀的人才,他辛苦積累起來的秦國重用天下人才的口碑也被瓦解,這也是導致之後十幾代國君都無法提高秦國實力的根本原因。

惡劣影響長期難以消除

當時秦國人口已經有四十餘萬,而穆公的殉葬者有一百七十七人,兩者對比,看似殉葬人數可以忽略,但其實這一百七十七人的影響力十分巨大。比如奄息、仲行、針虎三人,素來有賢能、英勇的美名,但是還未等到為國建功立業,卻得到了陪葬的下場,難免讓人憤慨。穆公作為本國一代明君竟然令賢臣殉葬,這無異於在摧毀國家的根基。

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司馬遷批評秦穆公的言辭十分犀利

太史公就直言不諱,在《史記》中嚴詞批評了這件事。據《史記·十二本紀·秦本紀》中記載:

"三十九年,繆公卒,葬雍。從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輿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針虎,亦在從死之中。秦人哀之,為作歌黃鳥之詩。君子曰:'秦繆公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復東征也'。"

就這樣,穆公的繼承人得到了一個爛攤子,秦國也失去了東進的能力,此後先後被晉和三晉之家中的魏堵在函谷關裡,喪失了百餘年的發展良機。

而《秦風·黃鳥》裡也有作"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之慨,這是百姓的呼聲,他們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換回被殉葬的賢臣,由此可見秦人對此事的不滿之情。

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春秋時代的秦國遠離中原核心地帶

筆者認為,這件事極大地傷害到了天下人才去往秦國出仕的信心。這是因為在春秋時期,雖然有天下為仕的社會背景,但是人才也是需要通過層層檢驗的,有時候需要說服大夫,有時候需要面見國君闡述觀點。正所謂人過一百,形形色色,每一個國君對天下、戰爭、治國都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所以有時候想要改變一個國君固有的想法並不是容易的事。

而中原地區作為當時天下的人才庫,人才眾多,已經佔據了大量的朝堂位置。後來的士族階級只能去往中原之外的地區尋找機會,比如范蠡,就因為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去了被稱為南蠻的越國,助勾踐成就霸業。而穆公治理下的秦國,由於先是稱霸西戎,國力強盛,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再加上穆公為了限制本國貴族的發展,願意重用本國之外的人才,所以成為了當時天下人趨之若鶩的出仕第一選擇。

可是自從發生人殉事件之後,秦國的國際聲望一落千丈,天下的人才們無法去考察後續的國君是否還會像穆公一樣繼續使用人殉,但是卻有了根深蒂固的印象。

所以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寧可放棄得到出仕的機會也不去秦地冒險,這也導致了秦國的人才斷層,事實上,穆公之後的十六代國君征戰次數非常多,但是效果寥寥。這也是導致春秋後期和戰國初期秦國缺乏競爭力的重要原因。

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商鞅變法體現出了人才的重要性


結語

秦國在穆公之後歷經百餘年無法再進一步,直到秦孝公時代才終於有了改變。那麼為什麼孝公時期會發生改變呢?因為這時候秦國迎來了一位關鍵人物,商鞅。商鞅在魏國苦求一個出仕的機會卻無法實現,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才冒險入秦,沒想到孝公求賢若渴,和他一見如故,十分支持他的變法改革。從此之後商鞅在秦國進行土改和軍改,讓實力積弱的秦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在此基礎上,秦國又歷經包括孝公在內的七代國君勵精圖治,最終橫掃六合,一統天下。

從上述文字中,我們能夠看出人才在當時國際競爭中的重要性。穆公治理下的秦國本來有著光明的未來,他重用以秦國第一相百里奚為首的客卿集團,還聽從伯樂在用人方面提出的"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的相馬之法,成為了當時吸納人才的典範,天下人才十分願意來投奔他。但是他去世前卻出乎意料地使用大量賢臣陪葬,前後落差巨大,所造成的惡劣影響甚至遠遠超過了某些對待大臣十分嚴苛的國君。

秦穆公去世後,以忠臣作為人殉,葬送了人才也失去了民心

秦孝公為統一奠定了重要基礎

穆公在世時除了重視人才,招攬人才之外,在對臣子的處理上也顯示出了高人一籌的技術。比如著名將領孟明視,被稱為常敗將軍,連續兩次和晉國作戰都鎩羽而歸,但是穆公非但不怪罪他,反而兩次為他開脫,並且獎勵了他的忠誠,為他提供訓練部隊的一切資源,終於在第三次秦晉戰爭時候孟明視一雪前恥,大勝晉國。包括他重用西戎降臣由余,先用強大的武力威懾他,又用權力財富誘惑他,最後更是和他真心相交,終於得到了他的效忠,成功攻佔西戎各部族。

可惜的是,不論他在死前的真實想法如何,穆公大錯已經鑄成,以一己之力毀壞了秦國百餘年的的國運,既葬送了一大批忠於國君素有賢能的大臣,也讓百姓和宗室離心離德。所以秦人對於秦穆公的指責與謾罵,更多的是出自對人才以如此方式凋零的惋惜,而非秦穆公本人的殘暴與弒殺。


參考文獻

1《史記·十二本紀·秦本紀》

2《墨子·二十二章·節用》

文章內容來自今日頭條:銘儒說史 獨家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