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戰爭都是為了利益,只有這場戰爭是因為一個女人的笑聲

春秋時期大國之間的戰爭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為了利益,不過有那麼一場戰爭並不是因為利益而是一位一個女人的笑聲。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在邲之戰中大勝晉軍,奠定了楚國的霸主地位。

而晉國的霸業被嚴重削弱,這時本來歸附於晉國的小諸侯都投靠到了楚國的陣營當中。

小諸侯的都背離晉國了,本來親近晉國的齊國也有想脫離晉國的意思。

齊國在新任國君齊頃公的帶領下屢屢發動戰爭,頗有恢復當年桓公霸業的意思。

春秋的戰爭都是為了利益,只有這場戰爭是因為一個女人的笑聲

這讓晉國人有些擔心,為了穩固霸業晉景公只好派遣身為亞卿的郤克出使齊國,改善關係。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次出使不僅沒有改善齊晉之間的關係,反而成為齊晉之間戰爭的開端。

郤克在路上遇到同樣出使齊國的魯國使臣季孫行父、衛國使臣孫良夫。

這三人都屬於身殘志堅的代表,郤克是一個瘸腿,而季孫行父駝背,孫良夫則是瞎了一隻眼。

三位使臣都有些殘疾,讓齊頃公幽默了一把,他讓一個瘸腿領著郤克,一個駝背的領著季孫行父,一個獨眼龍領著孫良夫。

本來三位使臣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一個女人的笑聲讓他們明白自己都被嘲弄了。

春秋的戰爭都是為了利益,只有這場戰爭是因為一個女人的笑聲

而這個女人就是齊頃公的母親蕭同叔子,本來在這種場合按照禮法是沒有女人觀看大,但是蕭同叔子突發奇想就想看看兩國交好的關係,所以齊頃公就拉了很多帷幕,讓母親觀,而蕭同叔子見到這種場面就笑了起來。

這場笑聲讓三位使臣繼位惱火,尤其是郤克,郤克可是晉國的亞卿,在整個晉國位居第三,僅次於國君齊景公與執政士會。

另外兩國的使臣雖然惱火卻並不敢發作,畢竟自己的國家不如齊國。但是郤克就不同,他的國家強大啊。

所以郤克直接扔下副使自己回去,而在郤克渡過黃河之後,就暗自發誓“不報此仇,不過黃河。”

回去之後的郤克直接就向晉景公請命討伐齊國,晉景公自然不會因為郤克一個人的恩怨引發兩個大國之間的戰爭。這時郤克就請求帶自己的家族的兵去攻打齊國,不需要國家幫忙,晉景公也沒有同意。

春秋的戰爭都是為了利益,只有這場戰爭是因為一個女人的笑聲

郤克就抑鬱,做了許多瘋狂的舉動。

郤克的變化引起了執政士會的注意,士會與郤克共事多年,十分了解自己這位老戰友的性格脾氣。

士會覺得自己的老戰友將來絕對會發洩一下,要麼發洩在內,要麼發洩在外。發洩在內會引起晉國的動亂,所以士會就想讓郤克發洩在外部就是齊國。

於是士會就提前退休,讓郤克成為執政,使其擁有發洩的權力。

在成為晉國的執政之後郤克一直死盯著齊國,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正當的理由來討伐齊國。

最終這個機會還是讓郤克找到了,齊晉之間爆發了鞍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