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政策解讀來了

​《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政策解讀來了

​《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政策解讀來了


譚磊: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省新聞辦舉辦的《 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政策解讀新聞發佈會,我們邀請到了省旅文廳徐翔鴻副廳長、規劃處李紅處長、群體處麥有旺處長,請他們作相關介紹,並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省旅文廳徐翔鴻副廳長作介紹。


​《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政策解讀來了


徐翔鴻:尊敬的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備受大家關注的《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終於和大家見面了,下面我就規劃的主要內容向大家介紹如下:


一、起草背景


2017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與省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國家體育總局將從國家體育發展戰略出發,助力海南省建設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推動海南省體育與旅遊融合發展,為全國樹立示範作用。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推進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創建,我廳組織編制了《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


二、起草過程


​《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政策解讀來了


2017年10月,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作為規劃編制單位,2018年5月完成《規劃》初稿,2018年5月-11月,先後三次徵求了省直有關單位、各市縣政府和國家體育總局各單項體育協會及部分體育旅遊專家的意見。2018年9月12日正式徵求了國家體育總局的意見,11月22日國家體育總局函覆提出五點修改意見。2019年4月19日,省政府召開專題會研究了《規劃》,根據會議意見修改完善後,再次徵求了20多個相關職能部門的意見。2019年12月13日,苻彩香副省長召開專題會再次審議了《規劃》,提出指導意見。2019年12月23日,沈曉明省長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送審稿)》,原則通過並建議報呈省委常委會議審定。2020年3月30日,劉賜貴書記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審議並原則通過了該《規劃》。


這麼長時間的修改和這麼多會議的召開,足見海南省委、省政府對這個《規劃》和對海南發展體育旅遊的重視。


三、主要內容


該《規劃》成果共分規劃文本與《規劃》說明書兩部分,正式印發的是《規劃》文本部分。該《規劃》文本主要由七個章節組成。


第一章總則,主要是明確規劃範圍、規劃期限、規劃定位、規劃任務、指導思想、規劃原則和規劃依據等內容。


第二章發展條件綜合分析,主要是對海南省體育旅遊發展的政策優勢、資源條件、市場現狀和制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第三章總體要求,主要明確發展理念、總體目標、階段目標和發展策略等,總體目標是圍繞海南“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充分發揮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遊島等優勢,以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為重大機遇,以體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體育活動為要素,通過“體育旅遊化”和“融體於旅”兩大路徑,重點打造體育旅遊示範項目。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立足於回應國家體育事業重大需求,立足於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願景,從健康中國、體育強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方面做好頂層設計,從戰略高度、客觀維度、視野廣度定位體育發展,堅持走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專業運營的體育產業發展道路。在政府主導下,充分釋放社會、市場活力,通過國際化、特色化、市場化、產業化的方式,引入國際國內資本,逐步在全島打造“同城一體、多規合一、一核多點、一城一品、一館多場、體教融合、體醫結合、配套完善、錯位發展”的體育業態,逐步形成集體育、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為一體的融合型體育發展模式,逐步把海南打造成為國家級、國際級的體育訓練基地和賽事中心。通過制度創新、結構調整、方式轉變、業態打造、文化重塑等,通過創建有利的營商環境、引進增量、盤活存量、做大總量、提升質量,逐步在全島形成“打體育、看體育、玩體育、評體育、研體育、產體育”的體育氛圍,使體育明星、國際國內體育組織匯聚海南,有目標地打造海南自有的品牌體育賽事,使海南體育人口和外來體育人口出現井噴式增長,使體育產業鏈日趨完善,不斷推進海南體育和旅遊全面深度融合,拉長海南體育旅遊產業鏈,使體育成為助推海南旅遊,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新高地、新座標,讓體育給城市帶來活力,通過體育凝聚人才、人氣和財力,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創新力作,為探索中國特色體育事業改革發展新路徑提供可推廣、可複製的先進經驗。《規劃》提出2020—2022年使體育旅遊示範效應初顯,品牌形象基本形成;2023—2025年打造2—3個體育旅遊產業集群,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創建完成。


第四章總體規劃,這一章是《規劃》的核心,重點圍繞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的“空間規劃、產品規劃、產業規劃”三個方面進行規劃安排。


在空間規劃佈局上,採用“一圈、五區、五極、七核”的空間佈局模式。“一圈”:是結合環島旅遊公路,構建“環島體育旅遊圈”;“五區”是差異化推進“北部綜合體育旅遊區、南部熱帶濱海休閒度假體育旅遊區、東部會展健康體育旅遊區、西部山地與海上休閒運動體育旅遊區、中部熱帶雨林民族特色運動體育旅遊區”;“五極”是指“海口、三亞、儋州、萬寧、瓊中”等五個體育旅遊示範城市建設;“七核”是指打造“海口觀瀾湖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儋州海花島海上運動休閒度假區、瓊海健康運動旅遊度假區、萬寧衝浪小鎮、瓊中山地民俗運動旅遊體驗區、澄邁智力運動產業基地、白沙體育訓練基地”等七個體育旅遊先行區。


在產品規劃上,重點是構建以“四大主導產品、八大特色產品”為主的體育旅遊產品體系。“四大主導產品”是指:優先開發“體育賽事、體育休閒、體育訓練、體育競技”等四大體育旅遊主導產品;“八大特色產品”是指:重點開發“體育+濱海、體育+民俗、體育+探險、體育+健康、體育+科技、體育+極限、體育+會展、體育+演藝”等八大體育旅遊特色產品。


在產業規劃上,突出在推進全域旅遊建設的背景下,推動體育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培育體育旅遊產品和產業,建設海南體育競賽活動品牌與產業生態,促進體育旅遊產業升級,鼓勵發展體育旅遊裝備製造業,加快培育體育旅遊服務業,努力實現體育旅遊的跨越發展。


第五章系統建設,主要是從信息化建設、營銷品牌化建設、標準化建設、發展環境建設、文化氛圍建設等五方面提出系統性配套建設。


第六章實施保障,主要是從政策、體制機制、人才、資金、設施等方面提出了全面推進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建設發展的保障措施。


第七章近期行動計劃,主要是在結合實際和科學統籌的基礎上,通過梳理列出2020-2022年的10項重點和主要工作即:建設施,打基礎;創模式,優流程;建基地,抓試點;引賽事、創“IP”;設基金、建集團;促集聚、謀聯合;引智力、聚人才;建站點,辦培訓;優網絡,強智能;抓品牌、塑文化。


《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在編制的過程中,注重對標對錶中央12號文件的部署安排和《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注重與省域“多規合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文化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的充分銜接;注重細化深化體育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內容,吸收了“點線面”推進海南全域旅遊示範省建設的思想和理念,確保規劃產品和項目與全域旅遊的產品打造和項目建設等內容得到有效銜接。


我介紹完了,謝謝大家!


譚磊:下面,進入現場提問環節,請大家圍繞規劃的相關內容進行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政策解讀來了

01

海南廣播電視總檯記者:剛才發佈稿中提到在空間規劃佈局上,採用“一圈、五區、五極、七核”的空間佈局模式,能否詳細介紹一下這個佈局模式的具體考慮是什麼?


​《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政策解讀來了


李紅:此次規劃堅持“生態優先、陸海統籌、空間優化、重點突出、高效發展”的理念,統籌全省體育旅遊資源,合理謀劃體育旅遊空間佈局,構建以環島體育旅遊圈為引領、五大體育旅遊版塊為特色、五個體育旅遊示範城市為核心、七個體育旅遊先行區為示範的“一圈、五區、五極、七核”的空間結構,統籌推進海南省體育旅遊有序發展。


“一圈”:是結合環島旅遊公路,構建“環島體育旅遊圈”;“五區”是依據海南各區域旅遊發展現狀和資源分佈狀況,差異化推進“北部綜合體育旅遊區、南部熱帶濱海休閒度假體育旅遊區、東部會展健康體育旅遊區、西部山地與海上休閒運動體育旅遊區、中部熱帶雨林民族特色運動體育旅遊區”;五極”是堅持精品化發展原則,將海口、三亞、儋州、萬寧、瓊中建設為特色鮮明、功能齊全的體育旅遊示範城市;“七核”是按照“南北互動、東西相融、科學統籌、特色發展”的規劃思路,整合全省體育旅遊資源,確定建設打造“海口觀瀾湖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儋州海花島海上運動休閒度假區、瓊海健康運動旅遊度假區、萬寧衝浪小鎮、瓊中山地民俗運動旅遊體驗區、澄邁智力運動產業基地、白沙體育訓練基地”等七個體育旅遊先行區。


譚磊:請大家繼續提問。


​《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政策解讀來了

02

消費日報記者:

剛才發佈稿中提到規劃中包含了近期行動計劃,請問近期行動計劃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政策解讀來了


麥有旺:近期行動計劃主要是指2020年至2022年重點和主要工作,一共有10項。


1.建設施,打基礎。推進全民健身場館設施和全民健身路徑建設,強化體育供給。廣泛宣傳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和青少年體育活動,厚植群眾體育和學校體育基礎,營造濃厚體育氛圍。


2.創模式,優流程。在自貿港政策的指引下推進體育發展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建立有利於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專業運營的體育工作制度平臺。對體育工作特別是賽事運營服務商的選擇以及賽事申報、審批、運營、監管、風險管控流程進行完善、規範和優化。


3.建基地,抓試點。以建設國家隊南方訓練基地、打造萬寧體育旅遊產業帶為抓手,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高點定位,海南特色,推進一點多核、一城一品、一館多場、體教融合、體醫結合、錯位發展的體育綜合體建設,打造集人才培養、科教研發、企業孵化、營銷支持、健康生活為一體,宜訓、宜教、宜業、宜養、宜居、宜遊的旅遊體育小鎮群落,為海南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積累經驗。


4.引賽事、創“IP”。逐步引進國際、國內適應海南特色發展的高附加值體育賽事,支持三亞辦好第六屆亞洲沙灘運動會。引進國內外知名賽事策劃運營公司進行賽事孵化,重點扶持海南特色原創賽事,逐步打造出海南獨有的精品賽事。同時,選擇相對安全的比賽,積極穩妥推出競猜彩票,為做強競猜體彩積累經驗。


5.設基金、建集團。探索發起設立海南體育發展基金,推動搭建體育產權交易及投融資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成立海南體育產業集團,做大做強海南體育企業,扶持體育俱樂部建設及股份制、會員制的經營模式,以市場化、產業化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助推海南體育事業發展。


6.促集聚、謀聯合。用好自由貿易港的免稅政策優勢,積極引進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的中國總部或華南區域總部,逐步形成體育聯合會聚集的單項體育“領館”區,探索建立多個體育用品免稅區,推動舉辦進口體育用品博覽會。與各省市體育局、國內國際體育組織進行戰略合作,取長補短,共享共贏。做強“體育+”大文章,加強投資企業整合,不斷推進和實現跨企業、跨行業和跨地區的融合發展。


7.引智力、聚人才。推動建立海南體育產業發展人才智庫,凝聚國內外體育專業機構、專家和企業家等智力資源,以項目為載體,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進體育產學研用研究,吸引專家學者及成果落戶海南。同時,結合舉辦各級各類體育研討活動,為海南體育事業發展開拓思路、決策諮詢、論證實踐、總結推廣提供智力支持,吸引更多人才聚焦海南體育發展。


8.建站點,辦培訓。與相關體育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海南體育博士科研工作站、體育博士後流動站,提升海南體育科研水平,提高科技助推海南體育發展能力。與相關國內外體育組織協會合作,開展海南所需各級各類體育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工作。


9.優網絡,強智能。推動建立海南體育產業資源雲平臺,理清海南體育基礎數字和動態趨勢。大力探索和推進人工智能、5G技術、物聯網、穿戴設備、新能源等在海南體育事業發展中的應用,為海南體育科技產業賦能,適應互聯網生態和海南自然生態,迎接5G時代的到來。


10.抓品牌、塑文化。堅持回應國家體育重大需求和自貿港建設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兼容幷蓄、守正創新,堅持打造海南特色體育項目、體育賽事、體育活動、體育產品、體育衍生品、體育產業、體育業態、體育模式,樹立海南特色體育品牌,構建自貿港獨特體育文化,不斷提升海南體育文化的傳承力量、推廣力量、傳播力量和推動力量。


譚磊:感謝大家的提問,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