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用的北京進度:事關你的日常生活


區塊鏈應用的北京進度:事關你的日常生活

被公眾常常在談論的似乎很難理解的區塊鏈技術,其實已經悄然在司法存證、政務管理、民生服務、食品溯源、供應鏈管理等場景中落地。多個應用的落地也正在促進北京“智慧城市”的建設步伐。拒金色財經等媒體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北京區塊鏈應用呈現多領域開花的局面,正在方方面面改變民眾的日常生活。

一、政務服務——不見面即可審批

4月8日,北京市西城區公佈《西城區穩經濟增活力促發展行動方案》,計劃安排50.91億元財政資金,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西城區將推進政務服務“不見面審批”,讓企業、公眾在辦事過程中享受更多便利化服務;推進政務服務領域區塊鏈技術應用。

3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條例》標誌著北京優化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進入了嶄新階段,今年4月28日起施行。

針對網上辦事辦不全、辦不深,數據共享不充分、不及時等問題,《條例》強調推動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政務領域的應用,為市場主體提供規範、便利、高效的政務服務。《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於今年4月28日起施行。根據條例,北京將推行使用財稅輔助申報系統,為市場主體提供財務報表與稅務申報表數據自動轉換服務,推行社會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合併申報,網上繳納,利用區塊鏈技術推行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及其他電子票據。

3月26日,西城區區塊鏈應用平臺正式上線,市民在辦理小客車指標配置、律師執業許可等近百個事項時,無需提交身份證原件、複印件,使用電子證照即可,這在全市尚屬首次。電子身份證照應用是西城區區塊鏈應用平臺的功能之一。為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提升協同效率等方面的優勢,今年初,西城區用了近3個月的時間,試點搭建區塊鏈應用平臺,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


區塊鏈應用的北京進度:事關你的日常生活

二、電子證照應用——下沉鎮街應用

日前,北京市電子證照區塊鏈試點第一批應用落戶東城區,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了數據材料共享、業務流程優化,讓群眾和企業辦事更便利。第一批試點共推出身份證、戶口本、居住證、駕駛證、結婚證和離婚證、營業執照等7類高頻電子證照應用,截至目前,涉及11個委辦局的107項個人事項可使用由北京市機關頒發的身份證、戶口本、居住證、駕駛證、結婚證和離婚證等6類電子證照,涉及14個委辦局的168項法人事項均可應用電子營業執照。

此外,4月7日,順義區政務服務局在已搭建完成的綜窗系統基礎上,逐一梳理鎮街高頻事項,並選取牛欄山鎮、李橋鎮、光明街道等5個屬地為試點,推進身份證、結婚證等六類電子證照下沉鎮街應用,居民辦理社保卡補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等19個鎮街高頻事項時無需攜帶六類證照原件及複印件。同時,計劃於4月在各鎮街全面鋪開。

三、跨境貿易區塊鏈建設——京津冀三地海關通關數據共享

4月1日,據東城區商務局官方消息,北京市商務局按照《北京市政務服務領域區塊鏈應用行動計劃(2020 年)》部署,積極協調海關、稅務等單位,形成工作合力,依託中國(北京)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在全市率先完成跨境貿易區塊鏈應用場景建設,開啟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塊鏈應用新模式。本次區塊鏈主要完成了綜合服務和運營管理兩大系統建設,將海關、商務、稅務、園區、貨站等國際貿易各環節數據上鍊,促進京津冀三地海關通關、口岸物流數據共享。


區塊鏈應用的北京進度:事關你的日常生活

四、票據——優化廣大用票單位和社會公眾的用票體驗

3月26日,記者從市財政局獲悉,北京在財政電子票據領域首次試點應用了區塊鏈技術。當日,兩家首批區塊鏈電子票據試點單位,成功開出區塊鏈醫療收費票據和區塊鏈公益事業捐贈票據

市財政局表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使財政票據開具流轉的全過程信息都被真實、全面地記錄在區塊鏈上。下一步,北京市財政局將在試點基礎上,按照北京政務服務領域區塊鏈應用行動計劃的有關部署,加強與相關部門間的數據融合和共享,推進區塊鏈財政電子票據的推廣工作,進一步優化廣大用票單位和社會公眾的用票體驗。

此外,3月20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聯合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優化了“企業間存量非住宅買賣”業務審批流程。在信息安全方面,應用區塊鏈技術,將企業網上申報信息進行上鍊存證,實現網上申報信息“留證據、可追溯”;稅務部門將稅票信息進行上鍊存證,登記部門從鏈上直接獲取稅票,實現稅票信息可信共享。

業務辦理完成後,登記人員將電子申請材料進行存檔,登記信息上鍊存證。信息上鍊為企業提供了安全可信的交易環境,確保企業在家“安全辦、放心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