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老祖宗的衷告懂吗?

作为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其他国家文化不可比拟的,其中主要的节日大概有二十七个左右,其中又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春节、元宵节最为热闹,而由于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民族更是有五十六个之多,由这样一个文化多样组成的国家,其文化魅力足以迷倒任何国家的人。

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老祖宗的衷告懂吗?

而有一种文化语言它低调却有广泛流传,它琅琅上口却又让人津津乐道,它浅显易懂却又令人记忆深刻,它就是俗语。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一句文化俗语叫做“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那么这句话是何意?有没有道理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老祖宗的衷告懂吗?

男不拜月

表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男人不能拜月亮。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我们要知拜月的由来,关于拜月,最初是源于古人对月的崇拜,众所周知,月亮本是天体,长此以久,后来被先民人格化,从而演变成月神,“嫦娥仙子”更是月神的代名词,而“月神”在道教中被更称之为为太阴真君。

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老祖宗的衷告懂吗?

其次,祭祀月神的活动,很早以前祭拜的时间都会选择在每年的“秋分”之日,但是由于日月星辰的变化,每年的“秋分”之日有所变化,而月亮的圆缺很难判定,后来人们观察月亮在农历八月十五最为圆亮,然后把祭祀月神的活动,定为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

而男人在这天不能祭拜月神,是因为有亵渎冒犯神灵之嫌,因为月神的化身“嫦娥”,其夫为后羿,如若男子向一个有夫之妇的神灵祭拜,会被认为心思不纯。而且祭祀的主角多为家中年长之女或者家中妇女,而男子虽不能参加祭拜,但是却可以担当礼赞、执事,从而辅助完成祭祀活动。

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老祖宗的衷告懂吗?

女不祭灶

这句话同样很好理解,意思为女子不能参加祭祀“灶神”的活动。而祭灶的日子却是临近年关,时间是腊月二十三,民间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在这天都会摆上祭品祭祀“灶王爷”。

那么这天女人为何不能参加祭祀呢?听我道来,要从灶王爷的由来说起,民间传说灶王爷姓张,是名泥水匠,拿手活是盘锅台,其手艺高超被邻里称赞,慢慢都称之为“张灶王”,除了手艺高超之外,平日里无论是邻里纠纷,家庭吵闹都会上前劝说一二。

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老祖宗的衷告懂吗?

而直至其七十岁,寿终正寝之后,家中却一直鸡犬不宁,妯娌不和,作为画师的弟弟头疼不已。弟弟想到其妻儿儿媳都比较敬重“张灶王”,突生一计,把极为传神的画像提前在灶台摆放好,把自家儿媳叔伯叫到灶台前,叔伯儿媳见其景象震惊不已,其弟告诉众人“张灶王”,已经成仙,被玉帝封为“灶君”,掌管家中人之善恶与德行,叔伯儿媳见之,从此之后家中变得和谐安宁。

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老祖宗的衷告懂吗?

而“女不祭灶”,是因为传说“灶神”的身份可能是“炎帝”或者“祝融”等的化身,认为如若女子祭拜的话,会出现“男女之嫌”的看法,会令人不齿。

其实这句俗语虽然没有多大意义,但是毫不掩饰,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祈祷和向往。时至今日,八月十五中秋节日也没有了祭拜月神之事,常见的一幕,就是家人围城一桌吃着月饼赏着月的美好心情,正是这一点更能体现出中华民族对于家的重视,对于节日的重视。

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老祖宗的衷告懂吗?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内容,大家对于这句俗语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下方留言讨论!喜欢的可以点击关注!转发!分享!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