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一个九五至尊的天子,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施展政治抱负

唐僖宗李俨是唐懿宗李漼的儿子,生于公元862年,在被立为太子后改名为李儇。李俨11岁便继承了皇位,在位时间为公元873年~公元888年。


唐僖宗李俨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年代,大唐帝国已经不可避免走向灭亡。事实上,哪怕李俨有他的祖先唐太宗李世民那样的雄才伟略,也不见得能够扭转不利的局面。遗憾的是,相比于好似骄奢天子的父亲唐懿宗,唐僖宗李俨的腐败程度不仅没有减少,乾符年间以来的统治反倒黑暗了几分。
由此,王仙芝和黄巢起义的原因也就变得非常好解释。李俨生于深宫,宦官拥立为帝,虽其天资禀赋高超,然并无治国之道,光启之后虽打算励精图治,摆脱宦官,重振唐威,但为时已晚,唐王朝已经支离破碎不是他李俨的一点点决心所能拯救的了。

唐王朝,一个九五至尊的天子,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施展政治抱负

到了唐朝的后期,执政者们几乎完全丧失了对朝廷的掌控,即使是在太子人选和继位这些重大问题上,也完全由宦官们一手操控唐僖宗李俨就是被这些在实际上掌控着唐帝国命脉的宦官们一次次扶上皇位的。

唐朝始建于公元618年,开国皇帝为李渊,即唐太宗李世民的父亲。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先后历经了21位皇帝的统治,共在历史上存在了390年,并于公元7世纪时期达到鼎盛,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不过,在封建王朝时期,朝代的更替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唐朝也不例外。公元755年,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走向衰落。
安史之乱是指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这次叛乱长达8年之久,虽然最终被平定,但多年的战争却也给唐王朝带来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安史之乱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还使唐王朝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权,从而最终导致大唐由盛转衰,且失去了所有回旋的余地。
由于唐懿宗在位时期,他不思进取,常常沉浸在宴会乐舞和游玩等众多娱乐活动之中,对国家的内忧外患置之不理再加上宠信宦官,一方面使唐朝更加一蹶不振,另一方面也让一些宦官们恃宠而骄。他们不仅公然把持着大量的政权,而且就连选择继承人的权力也被他们所霸占,从而打破了唐朝继位的传统,


出现了废长立幼的现象,为唐僖宗李俨提供了一个登基称帝的机会。

唐王朝,一个九五至尊的天子,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施展政治抱负

唐僖宗共有8个儿子,李俨排行第五,曾被封为晋王,在他之前还有王李凉王李侹、蜀王李佶和威王李偘4位兄长。其中李佾为长子,原本按照传统应该是皇位的继承人。李佾为人耿直,唐懿宗虽然不理朝政,但显然也是知道要立长子为继承人的这个传统的,因此,他很早就写下了一道密诏,并将其藏于自己寝宫卧下的金匮之内,以备不时之需。密诏之事只有唐懿宗和大太监王宗实知道。
王宗实曾与段文楚等人一起拥立李漼为帝有功,因此被提升为四品内务总管,他一直陪伴在唐懿宗身边,忠心耿耿,深得这位皇帝的信任。而另一位拥立懿宗帝有功的段文楚则掌握着大量的军权,同时由于他将自己的妹妹段氏献给了唐懿宗为妃,所以还被皇帝尊为国舅。除了段文楚和王宗实以外,唐懿宗统治时期,还有两个人也深得他的青睐,即左神策中尉刘行深和右神策中尉韩文约,这两人共同掌管宫廷侍卫。
刘行深和韩文约两人均为宦官,虽然唐懿宗十分宠信他们,但魏王李却对这两个人有很大的成见,他觉得这两个人都是太监,不配掌管那么大的权力。刘行深和韩文约在得知魏王对他们有成见后,十分惶恐,担心其在登上皇位后会对他们不利。于是,一场阴谋在这两个人的策划下悄然而生。


在刘行深和韩文约的密谋之下,他们决定与国舅段文楚联手,先铲除大太监王宗实,再设法给唐懿宗的前四子定罪从而达到立晋王李为太子的目的。刘、韩两人之所以想要立晋王为太子,主要原因即是由于李年纪尚小,且其母王氏
已经病故,而且王氏的家族在宫廷中也没有任何势力。这样一来,在李俨继位后,刘、韩两人便可以操控到更多的权力了。

唐王朝,一个九五至尊的天子,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施展政治抱负

与此同时,由于母亲过早地亡故,因此李俨被过继给了唐懿宗的另一个妃子段氏,即段文楚的妹妹。所以如果拥立李俨为帝,那么段氏就可以成为皇太后,而作为其兄长的段文楚自然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刘、韩两人在经过一番周密的计划后,便一起找到了国舅段文楚,向他说明了一切。一开始,段文楚对此事一直犹豫不决,他曾经和大太监王宗实一同忠于唐懿宗,两人毕竟有些交情,现在要反目成仇,对他而言,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不过,在刘行深和韩文约的百般诱惑和游说下,段文楚最终还是答应了会协助这两个人的计划。
刘行深与韩文约说服国舅段文楚,于次日领五百神策军来到了皇帝的寝殿外,假传皇后懿旨,以王宗实把持朝政、祸乱朝纲为由,要将其及其党羽全部诛杀,并且明确表示这件事已经得到了国舅段文楚的认可,证据确凿王宗实在听到动静后正欲去探个究竟,却见到刘行深与韩文约带刀而入。王宗实怒骂道:你们这两个下人,皇帝的寝宫之内怎么可以佩刀而入,你们到底有何居心?韩文约不理王宗实的问话,直接吩咐属下将王宗实与室内的其他相关人员一并抓起来。
身在皇宫多年的王宗实此刻似乎已经明白,刘行深与韩文约这两人是为了皇位而来,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反抗,便被刘行深用刀捅死了,其余的宫女和小太监们也全部被当场杀死,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刘行深与韩文约之所以能够顺利地闯入皇帝的寝殿,杀掉大太监王宗实,除了借助他们手握的权力以及段文楚的协助外还有一个原因至关重要。就是因为此时唐懿宗早已卧病在床多日了,已经病入膏肓,到了耳不能闻、口不能言的地步。所以对于宫廷中所发生的一切,唐懿宗似乎并不知晓,不过即使是知道,病榻上的他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任人宰割。
杀掉王宗实后,刘、韩两人派人在皇帝的寝宫中进行了一番搜寻,最终在卧榻下找到了金匮,发现了那封要立魏王李佾为太子的密诏。刘行深与韩文约当即毁掉了密诏,另外又伪造了一封,指控魏王李、凉王李、蜀王李和威王李4人蓄意谋反,按律当斩,并改立晋王李俨为储君,立嫔妃段氏为皇太后,李俨更名为李儇。紧接着,由国舅段文楚出面,宣布唐懿宗已经病故,并将密诏公之于众。
在刘、韩两人一手的安排下,公元873年,12岁的晋王李俨在懿宗灵柩前继嗣皇位,史称唐僖宗。而李俨的4位兄长,及与他们相关的族人则全部被处死。一时之间,唐王朝的宫廷内血流成河。刘行深与韩文约利用如此血腥的手段,完成了废长立幼的阴谋,同时掌握了更多的政权。

唐王朝,一个九五至尊的天子,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施展政治抱负

唐僖宗继位后,年仅12岁的他对政事没有任何兴趣,只顾贪图享乐,与他父亲唐懿宗相比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了解,唐僖宗的娱乐生活十分丰富多彩,斗鸡、赌博、骑射、剑槊、音乐、下棋等,几乎无所不及,且无不精妙。此外,唐僖宗还非常喜欢打马球,并且掌握了很高的技术。他曾经无比自豪地对下人说“如果我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肯定可以中个状元。可见,这位皇帝虽然一无所长,但却十分自恋,同时他也似乎没有感觉到自己沉迷于游戏的做法是祸国民的大忌。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唐僖宗为了能够观赏到精彩的马球游戏,还时常拿国家的江山做赌注。有一次,他选了3位大将军进行马球比赛,并许诺得胜者可以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最终一位叫做陈敬瑄的将军得了第一,唐僖宗遵照承诺,立即派他去西川任职。事实上,陈敬瑄不仅出身卑微,而且在军事上也没有任何才能,据说她最初以卖烧饼为生。后来在其弟弟田令孜的帮助下才成为了一名将军。
田令孜也是唐僖宗统治时期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且同样为宦官他在唐僖宗幼年之时就开始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使这位小皇帝对他产生了很深的依赖,并亲昵地称他为“阿父”。唐僖宗继位后,田令孜被任命为神策军中尉,他手中的权力,也丝毫不逊色于将李俨推上帝位的刘行深与韩文约,同时他对唐王朝统治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唐僖宗沉迷于游戏,将政事全部交由宦官们处理,而各位宦官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根本就不顾国家的安危,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唐王朝衰落的步伐在此期间,不仅宫廷内部混乱不堪,而且外部也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最终导致了黄巢起义的爆发。
黄巢起义是指发生在公元878年~公元884年的一场起义运动,这场运动自濮州(今河南濮阳东)和冤句(今山东曹县北)两地而起,分别由王仙芝和黄巢领导,并得到了大批农民阶层的支持,势力强大。
据说在唐朝后期,由于官盐价格昂贵,许多百姓都没有财力购买,所以便出现了大量的私盐贩子,他们为了进行武装贩运,从而形成了庞大的组织,而黄巢起义的两位领导人王仙芝和黄巢则都是盐贩出身,且在组织中出类拔萃,各有所长另外,在黄巢起义之前,关东地区还发生过旱情,百姓生活越来越困苦,但却仍然要承担税赋,使得民怨四起,从而为后来黄巢起义的队伍增加了更多的人力。
黄巢起义军一路横扫唐王朝大片地区,于公元881年攻入长安,并且得到了长安百姓的全力拥护。同年,黄巢建国大齐,年号金统。而唐僖宗则在宦官田令孜的帮助下逃往四川。
公元882年,在经过一番调整之后,唐僖宗对黄巢起义的大军发动了反扑。其在义武镇节度使王处存、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宰相王铎,以及驻同州重镇的防御使朱温等功臣的帮助下,于同年将起义军赶出了长安。公元884年,黄巢起义军被彻底消灭,次年,唐僖宗返回长安,重新称帝。

唐王朝,一个九五至尊的天子,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施展政治抱负

虽然重新夺回了统治权,但唐僖宗所要面临的困难却越来越棘手。

首先他所面临的即是黄巢起义给唐王朝带来的严重影响,此时,国内的大部分领土均被镇压黄巢起义的几位功臣所占据,而朝廷所能够控制的地区仅有河西、山南、剑南、岭南西道等数十州而已。这种割据现象对唐王朝的灭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不仅如此,而且在唐僖宗返回长安后不久宫廷内部又随即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动荡,使他不得不再度离开长安。这次动荡是因深得唐僖宗信赖的田令孜而起,他眼见河中(今山西境内)节度使王重荣借助反抗起义军有功而独占了境内安邑、解县两盐池之利,心生嫉妒,多次想要从王重荣手中夺得盐池之利,但都没能成功。于是便联合宁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向王重荣开战,王重荣予以反击,并得到了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节度使李克用的全力协助,最终大败朱致和李昌符,并进军长安。


王重荣在进入长安后,便将田令孜的所作所为都汇报给了唐僖宗,使皇帝对这位昔日的“阿父"不再信任。所以当田令孜想要让唐僖宗与他一起逃往兴元(今汉中)时,却遭到了皇帝的拒绝,可见,此时的唐僖宗已经不愿再任人宰割了。
眼见唐僖宗不肯听从自己的要求,田令孜只能采取强硬的手段,趁夜持了唐僖宗,先逃到了宝鸡,后又汉中。宫廷的朝臣们得知皇帝被田令孜挟持的消息,十分愤怒,他们原本就对田令孜有很多的不满,于是纷纷献策想要去营救唐僖宗。曾帮助田令孜攻打王重荣的朱致和李昌符,看到田令孜大势已去,便于公元886年自作主张将襄王李煜立为新皇帝,改元“建贞",想要效仿刘行深与韩文约,让李煜充当傀儡,以把持政权。而唐僖宗则被改尊为“太上元皇圣帝",简称太上皇。
另一方面,被田令孜挟持的唐僖宗设法脱离了他的控制,并以正统为号召,率先对朱玫开战。唐僖宗的这一举动,不仅得到了王重荣和李克用的支持,而且朱玫的爱将王行瑜也反叛投身到唐僖宗的旗下。公元886年12月,朱攻及其党羽被王行瑜等人斩杀。傀儡皇帝李煜原本想要在一些官员的帮助下逃奔河中,却被王重荣抓住并杀死,其首级最终还被送到了唐 僖宗的所在地。

公元887年,唐僖宗动身重返长安,但却遭到了李昌符的阻拦。这位凤翔节度使显然没有汲取朱攻的教训,竟然公然对唐僖宗发动攻击,最终因失败而被新杀。几经周折之后,唐僖宗最终于公元888年2月再度返回了长安,并举行大救,改元“文德”。此时的唐德宗已经因多年的奔波劳顿,以及战乱的困扰而身染重病,一个月后便不治而亡,死在了长安宫的武德殿中,结束了他动荡不安的一生,享年27岁。唐僖宗去世后,其弟弟李晔继位,称唐昭宗,而李俨则被谥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唐王朝,一个九五至尊的天子,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施展政治抱负

李俨是个从小在宫中长大的纨绔子弟,从12岁继位到被逼退为太上皇,几乎没有独立执政的时机,一生都在宦官的操控下过着忍气吞声的窝囊生活。
他虽贵为皇帝,但却无法行使执政权力,反而成了宦官任意操纵的木偶玩具,也因此而对政治极度失望,就整日沉醉在各种游戏之中,以宣泄心中的不满。什么“斗鸭”、赌鹅、骑射、剑槊、法算、音乐、围棋、赌博等游戏无不精通。甚至自我解嘲地说“朕若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应该中个状元。”足见,李俨对皇权的无奈和落魄,一个九五至尊的天子,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施展政治抱负,反而需要靠游戏来排解心中的郁闷,可见大唐后期宦官嚣张的程度和帝王的尴尬处境。由于李俨的一生都属于权力落魄的边缘群体中的一员,自然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他所做的一切,只能加速大唐帝国的快速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