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時,巔峰時期的滿清八旗如果西征,有可能征服歐洲嗎?

文章轉自網絡,侵刪

17世紀正是崛起於東北的女真人勢力最強的時刻,當時尚處於部落時代的女真人,在努爾哈赤的率領下逐步被整合為一個軍事集團——八旗,這支女真人的軍隊幾乎全民皆兵,戰鬥力更十分強大:八旗接連擊敗了東部的朝鮮,北部的諸多野人部落;西部曾強盛一時的蒙古各部及南方的龐然大物——明朝。

17世紀時,巔峰時期的滿清八旗如果西征,有可能征服歐洲嗎?

八旗旗幟

最終,八旗集團以幾十萬人的小族完成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入主中原,佔領天下,建立了中國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清王朝。因此,毫無疑問的是,17世紀正處於上升時期的清朝八旗兵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軍隊之一。因此,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17世紀時最強的八旗兵,如果大舉西征,有可能征服歐洲嗎?

當然不可能,這種假設本來就是痴人說夢。

第一,17世紀的發騎兵戰鬥力固然不弱,但是,此時的八旗兵卻並不具備遠征的可能。人類數千年的文明歷史中,的確有過多次成功遠征的記錄,例如被八旗兵征服的蒙古,就曾在其祖先成吉思汗的率領下,打下了人類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帝國——蒙古帝國。

17世紀時,巔峰時期的滿清八旗如果西征,有可能征服歐洲嗎?

龐大的蒙古帝國

但是,能擊敗明末時期的蒙古,並不代表八旗就具備了蒙古人遠征的實力。最為根本的原因,還不在於八旗的實力是否如巔峰時期的蒙古人那麼強大,而在於八旗根本不具備足夠的後勤補給能力。蒙古鐵騎之所以能夠橫掃歐亞大陸,就在於其獨特的民族特性——遊牧民族。

遊牧民族歷來逐草而居,他們無論是遠征還是遷徙,都不可能如農耕民族一樣攜帶大量後勤補給,因此,遊牧民族所能依靠的,正是自己放牧的對象。所以,蒙古大軍在西征之時幾乎沒有攜帶多少後勤補給,一方面他們通過戰爭掠奪,以戰養戰,就地取材完成自己的後勤所需,另一方面,他們攜帶的大量馬匹,尤其是母馬可以在危機時刻為蒙古騎兵提供所必須的食物和後勤。

17世紀時,巔峰時期的滿清八旗如果西征,有可能征服歐洲嗎?

八旗軍隊

然而,八旗集團卻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八旗軍雖然也普遍裝備了戰馬,但是,與其說八旗軍是一支騎兵部隊,還不如說這是一支騎馬步兵。漁獵民族出身的八旗軍隊,絕大部分人在先天騎射能力也遠不如蒙古人。因此,如果17世紀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真的頭腦發熱,決心遠征,也根本無法攜帶足夠滿足八旗遠征的後勤補給,也就是說,遠征的八旗集團還沒有遇到敵人,就會由於後勤不足而不戰自潰。

第二,17世紀的八旗集團固然戰鬥力不弱,但是,面對已經開啟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八旗兵不但不具備優勢,反而居於劣勢地位。17世紀時,歐洲已經普遍走出了愚昧黑暗落後的中世紀,大航海時代也給予了歐洲列強足夠發展的財富。因此17世紀時,歐洲已經普遍完成了火器化,歐洲諸國、尤其是各大國之間的軍隊中,火器數量已經超過了冷兵器的數量,火槍手更成為一場戰役的決定性因素。

17世紀時,巔峰時期的滿清八旗如果西征,有可能征服歐洲嗎?

17世紀歐洲軍隊

更何況,當時歐洲軍隊中普遍裝備了大量火炮,例如在同樣爆發於17世紀初的歐洲30年戰爭中,歐洲軍隊在大量裝備了滑膛槍,也普遍列裝了數百門火炮。同時,歐洲人也針對於新式的武器進行了戰術上的改革。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首創的三段式戰法,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

而此時橫掃東亞的八旗集團,雖然已經也裝備了一定量的火炮和火槍,但是,大部分都是火器依然是已經落後於歐洲的火繩槍,而且,這些火器只是八旗集團在戰場上的輔助而已,取勝的關鍵,依然是清朝皇帝們念念不忘的八旗根本——騎射。

也就是說,此時的八旗軍隊主要仍以冷兵器的作戰方式為主。即使不考慮距離和後勤補給方面的問題,17世紀的八旗集團與17世紀的歐洲軍隊如果真的爆發戰爭,以此時歐洲火槍普遍在100米以上的有效射程來看,即使八旗軍隊足夠頑強,即使八旗軍能夠以超人的勇武給歐洲軍隊帶來不小的傷亡,最終失敗的,大概率依然只能是八旗軍隊。

17世紀時,巔峰時期的滿清八旗如果西征,有可能征服歐洲嗎?

皇太極

第三,八旗軍隊有限的人數決定了,八旗根本不具備遠征的實力。眾所周知,八旗是由努爾哈赤整合了女真部落,並吸取了當時居住於東北的少量漢人、朝鮮人、達斡爾人等民族而組成的軍事集團。雖然八旗吸納了少量其他民族,但是,八旗構成的主體依然是女真人。

這也就決定了八旗有限的人數,八旗在關外發展數十年之後,直到入關之時,女真人的總體數量都沒有超過百萬,而幾十萬的女真部落,即便是人人皆兵,八旗總人數也不可能超過20萬。八旗集團剛一創立時,按照每旗7500人算,更只有區區6萬人。

如此數量,即使八旗軍隊真的勞師遠征,並奇蹟般地到達歐洲地區,面對歐洲動輒數萬乃至數十萬的軍隊,這支武器裝備差,連人數都居於劣勢地位的遠征,只會給歐洲人“送人頭”。

17世紀時,巔峰時期的滿清八旗如果西征,有可能征服歐洲嗎?

八旗鎧甲

第四,17世紀時的八旗軍隊與歐洲軍隊,其實並未並非毫無交集,在中國黑龍江地區,八旗軍隊就已擴張到遠東的沙俄軍隊,爆發了一場規模並不大的戰爭,這就是著名的雅克薩之戰。此時八旗集團已經進入了康熙時代,清朝已經完成了對中國的統治。而此時,八旗軍隊尚未完全墮落,尤其是位於東北的八旗,由於環境所限,依然保持著不小的戰鬥力。

那麼,這支八旗軍隊與俄國軍隊的戰爭結果如何呢?雖然雅克薩之戰清軍,也就是八旗都取得了勝利,也趕跑了侵略者,但是,八旗軍隊取得勝利的方式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圍困俄軍佔領的雅克薩之城,最終逼迫彈盡糧絕的俄國軍隊撤出。

也就是說,擁有絕對優勢兵力和後勤補給,面對跨越萬里之遙的俄國殖民軍,八旗不但無法完成一場酣暢淋漓的戰鬥,反而只能使用圍困的方式逼迫俄國軍隊撤退。而且,當時的俄國雖然鯨吞了整個西伯利亞,但是,俄國在歐洲卻是名副其實的二流國家,沙俄無論是工業經濟發展水平還是軍隊裝備,在歐洲都排不上名。

17世紀時,巔峰時期的滿清八旗如果西征,有可能征服歐洲嗎?

沙俄對西伯利亞的侵略

然而,即便面對這樣的歐洲二流列強,八旗依然竭盡全力才取得勝利。八旗軍隊面對歐洲一流列強的表現可想而知。17世紀時,隨著明朝的長期海禁和西方的大航海,中西方的科技水平,尤其是武器裝備方面,已經拉開了差距。而此時,尚處於奴隸部落時代的八旗集團雖然幾乎橫掃東亞,看似不可戰勝,但更多的,其實是趁著明朝衰落後“撿漏”般的趁火打劫。

毋庸置疑,八旗軍隊放在任何一個冷兵器時代,都堪稱一支名副其實的強軍,但是,在火器愈發重要的17世紀,仍以冷兵器時代為主、以騎射自居的八旗,其實已經逐步落後時代。而且,這種落後還不是軍隊的個人勇武所能彌補的。也因此,十七世紀的八旗軍隊雖然戰鬥力頗為不弱,戰鬥意志更堪稱優秀,但是,面對不斷蓬勃發展則愈發富裕的歐洲軍隊,並不具備多大優勢,更不具備遠征戰勝歐洲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