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故事:沅江十二洲之营盘洲

  沅江流经桃源99公里,在这近百公里长的河段上,分布着十二个江心洲,如果按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它们分别是:营盘洲、伍家洲、南阳洲、石辉洲、白鳞洲、洞洲、吴家洲、双洲、潼船洲、小洲、鸬鹚洲、洋洲。这些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它们以不同的特点,展现着各自的姿容。

桃源故事:沅江十二洲之营盘洲

营 盘 洲

  营盘洲系沅水进入桃源之境的第一大江心洲,偏近沅江南岸。此洲呈龟背形,自洲头至洲尾长3.5公里,最宽处1.5公里,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洲上拥有农田500亩、旱地400亩、茶园200亩、楠竹40亩,居住9个村民小组170多户600余人口,自成村落,属桃源县寺坪乡所辖。

  营盘洲,是一处古代战场遗存。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伏波将军马援领军征五溪,沿沅江取道壶头山,因水流湍急,又逢暑热,曾在这座江洲上扎帐盘营。

  原来,这方江洲地处湘西交通要塞,位居沅江水道,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兵燹战祸不断,致使人烟罕迹。迨至明朝洪武年间,自江西鹅井大丘地方迁徙来陈、刘、黄3姓人家,他们见到这处柳林绿洲,辗转江洲,突然发现自洲头至江岸上坊的翘望嘴,有一线龙脊形礁石,便认定这是一处地脉龙气相通的风水宝地,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果然,三姓之族寅居卯发,特别是3族中的青年,对明王朝极度不满,有高举义旗的鸿鹄之志。此事被朝廷获悉,朱洪武派人前往,损毁了礁石,斩断了地脉龙气。从此,此洲人们就只好安贫乐道,盘土度日了。

  这个民间传说,自然不足为信。然而,继后陆续迁进童、曹、廖、张等其他家族,加以原有人口急剧增加,而江洲耕地面积又无法再大幅度拓展,农民缺田少地,家庭经济受到严重制约,因而家家生活困窘。

  好在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江洲人扩大了就业门路,实行了科学种植,并且培植防风林带,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盘活经营洲岛有利资源,迈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时至今日,营盘洲上绿树掩映,民宅林立,栋宇连辉,那处美丽的江洲,不是营盘,胜似营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