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安10首诗,10种心学智慧,背一背,有益人生


王伯安10首诗,10种心学智慧,背一背,有益人生


《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山离我近,月亮离我远,于是觉得山比月大。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眼界足够宽广,他就会发现,和山相比,其实月亮更庞大。


《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万物共生共存,天地本没有善恶之心。就像庄稼和杂草,本是一般无二的生物,天地没有偏袒谁,也没有厌恶谁。人心本来也是如此,无善无恶。但是,人要吃粮食,自然希望庄稼长的好,于是就有了善恶之分,铲除杂草,呵护庄稼。


《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人间难得是平常,做好平常的小事,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专注当下,不胡思乱想,就是修行。可惜世人总以为修行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总是在外面找来找去。


王伯安10首诗,10种心学智慧,背一背,有益人生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每个人都有一个定盘针,指引着自己前行的方向,这就是人内心的良知。无论学识如何、地位如何,自始至终,所有的取舍抉择都源于自己的内心。


可是人们却把这一切颠倒了,以为决定这一切的都是外物。只要祛除内心的杂念,内心的良知自然显现,往外追寻,不过是缘木求鱼。


《赠阳伯》


阳伯即伯阳,伯阳竟安在?


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


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


谬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


阳伯是东汉著名的炼丹理论家,古人炼丹以养生,王阳明中年以后,对此嗤之以鼻。大道就是人心,自古以来就没变过。至于求仙问道、炼丹吃药,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修心行善,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书汪进之太极岩》


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


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


人的心灵不是光洁的明镜,纵然是明镜也会沾染尘埃。每个人内心都有良知,但是人的欲望会让良知蒙尘。不要为了假的修行而蹉跎生命。


《溪水》


年华若流水,一去无回停。


悠悠百年内,吾道终何成!


时光一去不复返,转眼之间,年华老去,不知道自己的功业是否能成。


《示诸生》


尔身各各自天真,不问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


乾坤是易原非尽,心性何形得有尘?


莫道先生学禅语,此言端的为君陈。


每个人内心都有良知,只要发挥出自己的良知,就可以成就德业,何必外求书籍、旁人。体悟本心,而不是在古书中搜寻,不但浪费精力,还白白丢了清明的本心。


王伯安10首诗,10种心学智慧,背一背,有益人生


《中 秋》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天上的月亮阴晴圆缺没有定数,


一生之中,能见到光明的满月实在是少之又少。但是实际上,月亮从未有缺,不过是被云层遮蔽了。人心中也有这样一个月亮,只要心中之月光明圆满,不被欲望遮蔽,任它花开花落,任它阴晴圆缺,心中自有无限光明、圆满与富足。


《啾啾吟》


智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