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報答母親,這個皇帝犧牲了女兒的幸福

在民間,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廣為流傳。這個故事大概說的是北宋年間,宋真宗的兩個妃子李妃和劉妃都懷了孕,宋真宗便與妃嬪約定,將先出生的兒子立為皇太子,狠毒的劉妃將李妃誕下的皇子換成了剝皮的狸貓,誣陷李妃生出妖孽,皇帝大怒,將李妃貶入冷宮,後李妃流落民間,而那個孩子繼承皇位,也就是宋仁宗,而劉妃則成為了太后,最終在包拯的幫助下,李妃沉冤得雪,而劉妃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為了報答母親,這個皇帝犧牲了女兒的幸福

在歷史上,宋仁宗的身世雖然不像民間傳說那樣離奇,但他確實有兩個母后,生母為李氏,養母為劉氏。宋仁宗十三歲即位,由於年紀小,劉氏便以太后的身份把持朝政,甚至連宋仁宗的生母病逝也沒讓宋仁宗知道,直到劉氏也去世,宋仁宗才從自己的叔叔那裡知道李妃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因此,從小接受儒家教育的仁宗一直覺得愧對生母李氏,在親政之後,一直想方設法地補償李氏家族。

為了報答母親,這個皇帝犧牲了女兒的幸福

一、福康公主一生不幸的起因

思前想後,宋仁宗決定把自己最寵愛的富康公主嫁給李氏的弟弟李用和的兒子李瑋,按輩分來講,李瑋是宋仁宗的表弟,宋仁宗此舉,也是為能和李家親上加親。在仁宗心中,李瑋實在是給自己當女婿的不二人選,首先,李瑋是自己的堂弟,是自己母家的親人,其次,李瑋本人也很優秀,是當時著名的書畫家,米芾就曾稱讚過"李氏書法第一"。在福康公主九歲時,仁宗就為福康公主定下婚約。

為了報答母親,這個皇帝犧牲了女兒的幸福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宋仁宗眼中的佳婿,卻葬送了福康公主一生的幸福。與父親宋真宗一樣,宋仁宗的子嗣也十分單薄,只有四位公主活到了成年。身為長女的福康公主,與仁宗的感情十分深厚,仁宗病重時,福康公主曾散著頭髮、光著腳跪在殿上向上天祈禱,希望自己能代父親受苦。因此,福康公主也越來越得到仁宗的寵愛。福康公主二十歲時,宋仁宗為她舉行了盛大的冊封禮,封其為兗國公主,在此之前,宋朝從來沒有哪一位公主舉行過冊封禮,可見福康公主所受到的榮寵。為了保障讓女兒出嫁之後的生活質量,一向節儉的仁宗不惜花費數十萬緡錢為公主建造府邸,還破例以皇太子的規格每月給福康公主一筆費用。

為了報答母親,這個皇帝犧牲了女兒的幸福

也許宋真宗的本意是為了給女兒找一個靠譜的丈夫,但是卻沒料到李瑋雖然有才華,但是相貌醜陋,性格無趣,為公主所不喜。而且李瑋出身低微,他的父親李用和只是一個以鑿紙錢為業的社會底層手工業者,直到宋仁宗認回李氏,李用和才因為國舅的身份在官場上謀取了職位。可想而知,自幼錦衣玉食長大的福康公主與身份微賤的李瑋在日常生活中和處事的價值觀上,一定有很多難以調和的矛盾,若是福康公主能夠隱忍也就罷了,但是福康公主是宋仁宗的子女中最受寵的,背後有靠山的公主絕不能忍受與這樣一位男子一起生活。公主看不起李瑋,便視他為僕人,對他並沒有絲毫的尊重。而公主的陪嫁太監梁懷吉、張承照又經常在公主身邊說駙馬的壞話,導致夫妻二人的關係更加惡劣。

為了報答母親,這個皇帝犧牲了女兒的幸福

二、福康公主與駙馬關係惡化

公主對駙馬的態度也引起了駙馬家人,尤其是公主的婆婆楊氏的不滿,但是由於從宋真宗開始,宋代實行"生行制度",也就是說,當駙馬娶了公主之後,駙馬和公主的輩分都漲一倍,避免公主向公婆行禮、侍奉公婆。所以楊氏雖對公主不滿,卻也束手無辭,只能偷偷監視公主。嘉佑五年的一天晚上,公主和內侍梁懷吉在月下飲酒談天時,忽然發現楊氏在外偷看。本就對自己的婚姻生活感到不滿的公主當下就怒從心起,打了楊氏並連夜跑回皇宮,叫開宮門,向父親宋仁宗哭訴自己的遭遇。在古代,皇宮宮殿大門在入禁後沒有特殊情況,是輕易不能開的。公主的舉動引起了朝臣的不滿,這已經由公主的家事,上升到政治層面去了,言官紛紛進言,要求處置公主。

宋仁宗看到自己的女兒受了欺負,下令將駙馬貶到衛州,但是又念及自己的母家的臉面,將公主身邊的內侍趕到了洛陽作為懲戒。福康公主失去了可以談心的心腹,又不能徹底離開自己不喜歡的人,積鬱成疾,導致精神失常,整天尋死覓活,甚至一把火燒了自己居住的宮殿來自盡。眼看著自己的愛女受此痛苦,宋仁宗還是心軟了,將內侍梁懷吉等人接到了公主身邊。但是梁懷吉等人的到來並沒有使公主的病情好轉,一旦說讓公主回到公主府,她就會再次自殺。公主的生母心疼自己的女兒,希望能讓女兒與李瑋和離,甚至提出毒殺駙馬,但是被仁宗拒絕。

三、福康公主不幸婚姻的罪魁禍首——宋仁宗

也許宋仁宗知道,公主的心疾在於駙馬,只要自己同意公主和離,讓公主跟她喜歡的人在一起,自己那聰明伶俐的女兒就會回來,但是對於母家的愧疚之心始終像一塊兒大石頭壓在宋仁宗的心裡,他還是沒有鬆口。

福康公主與李瑋的婚姻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嘉佑七年,李瑋的哥哥以自己的弟弟愚鈍,不配與皇女在一起為由,上奏宋仁宗,請求讓李瑋與公主和離。到了這個時候,宋仁宗終於認識到,自己一手策劃的這場婚姻,既沒有使自己的愛女獲得幸福,也沒有使自己的母家得到光榮。他終於同意了和離的請求。如果福康公主能就此離開駙馬,也許她的人生還可以活出點其他的樣子。不幸的是,在大臣們的勸說下,宋仁宗很快改變了主意,不僅沒有同意和離,而且為了補償駙馬,還降低了公主的位份,以表示對公主的警告。幾個月後,宋仁宗感覺自己時日無多,但是心中仍然掛念著自己生母的家人,希望自己死後,公主和駙馬能夠一起生活,使自己的母家保持生前的榮寵,因此又提升了公主的位份。在宋仁宗在位時,公主沒有和離成功,在宋仁宗死後,公主更加不可能和離。此後公主又歷經兩朝,她也由越國長公主晉為楚國大長公主,儘管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她卻始終要與自己厭惡的丈夫生活在一起,最終在三十三歲時逝去。

為了報答母親,這個皇帝犧牲了女兒的幸福

4、 總結

福康公主一生幸福和不幸的起源都來自於自己皇家女的身份。在古代,女子的身份地位,即使是皇帝寵愛的女兒,也往往成為政治的棋子。福康公主的一生就是這樣,在外人眼裡,她是宋仁宗最為疼愛的長女,但是實際上,他只是宋仁宗報答母親恩德的棋子。在宋仁宗的指揮下,她跳入了宋仁宗為她打造的黃金墳墓,再也不能去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幸福,只能在公主府裡鬱鬱而終。

參考文獻:

【1】《續資治通鑑》

【2】《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