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中国古代最厉害的军队,以一敌百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近年来,优秀的军旅片层出不穷,“它”不再只是老一们辈儿喜爱的剧目。

可以说,从前一阵风靡一时的 《我是特种兵》 开始,军旅片就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的追捧,剧中精良的武器装备、严苛残酷的军事训练、已臻化境的战术技能,无不展示出我国军队的实力与威严,引得银幕前的人热血沸腾。

作为兵种中最为特殊的群体,特种兵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是对战中最大的“意外”。关于“特种兵”的出现,时人普遍认为其始于二战期间的德国。但是,在中国的浩瀚历史当中,从几千年前的战国时期起,就有这类“特殊”的军人活跃在战场。

战国时,秦国无一不精的铁鹰锐士;东晋战无不克的北府兵;隋朝烈如火,快如风的燕云十八骑;唐朝无坚不摧的玄甲军;南宋所向披靡,无所不破的背嵬军··· ···这些“超级士兵”,在战争中,无不起着以一敌百、力挽狂澜的关键作用,在青史上也留下了闪耀的一笔。

这才是中国古代最厉害的军队,以一敌百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时期秦国——铁鹰锐士:剑术、马战、步战、阵战皆精

秦孝公统治时期,商鞅开始大力推行变法,其中,就有奖励耕战(以实现农兵合一、国家经济军事一手抓),普通人也可凭军功获得爵位田宅,这一政策的实行,大大激励了军人的血性,士气大振、军力大盛。在收复河西的战争中,秦国新军横空出世,世人称其为“锐士”。

在这个时候,诸国中步兵最为精锐的当属魏国武卒,世人称其为“魏国卒”;最善骑战的则为赵国的“胡刀骑士”、齐国的“技击骑士”。 对战“前”最强步兵“魏武卒”,“锐士”可以做到以一敌十。《荀子》中对其战斗力的肯定:“齐之技不可以遇魏氏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这才是中国古代最厉害的军队,以一敌百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商君书·境内》中关于秦军的记载:秦军最小的战术单位为“伍”,五人为一“伍”;十伍为一“屯”,共五十士兵;两屯为一“将”,共一百士兵;五将为一“主”,共五百士兵;两主为一“大将”,共一千士兵(秦军中“大将”特指建制单位,而非将领)。作战的时候,从“伍”到“大将”,各个组织之间,既能默契的配合整体作战,又能小单位灵活机动行事。

秦国的铁鹰锐士,则是由上将军司马错亲自培养,并创立的秦国最精锐部队。其中的每一位铁鹰锐士,都要经过极为苛刻的选拔,他们面临的第一关便是体魄关。当初,吴起训练武卒时,命令士兵“手执一支长矛,身背二十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 ···能立即投入激战。”

而司马错在此训练基础上,添加了全副甲胄,阔身短剑、精铁匕首、牛皮盾牌各一件,每个士兵的总负重达到八十余斤。通过最基础的体魄关,士兵方能迈入骑战、步战等较武关,及需要众人结阵作战的阵战关。

据传“十万秦卒方出三千锐士”,而经过层层选拔,二十万秦国新军才能出一千六百余“铁鹰锐士”。

这才是中国古代最厉害的军队,以一敌百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东晋——北府兵:骁勇善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孝武帝初年,前秦在吞并前凉、前燕等国后逐步占领北方诸地,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东晋面临空前军事威胁,为此朝廷下召征求良将、以镇御北方。此时,东晋的宰相谢安令谢玄应举,谢玄随之被任命为建武将军,同兖州刺史、广陵相,负责镇压广陵、监管江北地区军务大事。

这个时候,大量的流民在京口、广陵避难,谢玄上任后,从流民间选拔骁勇善战之人,组建成正式的军队,其中便有刘牢之、诸葛侃、何谦等能臣。公元379年,谢玄改镇京口,别名北府,因此,他所率领的军队又称为北府兵。公元383年,谢玄率领训练多年的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大军。参军刘牢之更是率军追击敌军至邺城,自此声名大振。

公元402年,北府军奉命征讨割据荆州的桓玄,但刘牢之却临阵倒戈。桓玄称帝后,十分忌惮势大的刘牢之,大大削弱了他手中的兵权,刘牢之反抗无果后自杀而亡。公元404年,刘裕率北府军余部在京口起兵,杀桓玄。从此之后,北府军成了刘裕的军事支柱。公元420年,刘裕废晋恭帝后自立为帝,建立大宋朝,北府军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室军队的中坚力量。

这才是中国古代最厉害的军队,以一敌百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隋朝——燕云十八骑:快如风、烈如火,以一敌百

据传,燕云十八骑是靖边侯罗艺部下,由十八人组成。他们头蒙黑巾、脸戴面罩,全身唯余双眼在外;身着黑色披风、脚踏马靴,腰间配弯刀、马靴藏匕首,同时还背负大弓与十八支箭矢,一般活跃于大漠区域。

相传,辽部的察哈合台曾率一万辽兵抢掠燕门关,燕云十八骑得知后于暗中偷袭,一夜杀其三千余人。察哈合台不敌,意图率余部逃回大漠,怎料十八骑穷追不舍,一路追至察哈合台故乡,诛其族人两万余人。

此后,辽人远走戈壁,再不敢来犯。靠山王杨林评价燕云十八骑:“快如火、烈如风······以一敌百,未尝一败”。十八骑行踪琢磨不定,且面罩遮面,无人知其真实面目。罗艺去世后,十八骑被罗艺的儿子罗成解散,也有部分史学家认为,十八骑与它的故事很可能是“演义”。

这才是中国古代最厉害的军队,以一敌百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唐朝——玄甲军:皂衣玄甲,势如破竹、无坚不摧

玄,即为黑;甲,则为盔甲。玄甲军由秦王李世民亲自挑选组建,在唐朝初年,跟随李世民一起征战四方,在征战中,李世民也是玄甲加身一马当先,率领身着黑色铠甲的玄甲军,驰骋如风,大军所到之处如黑云压境,直逼敌军、势如破竹,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唐武德三年,在虎牢之战中,李世民就率领区区数千士兵与夏军几十万人马对峙,最后凭千余玄甲精兵大败王世充,斩杀俘虏六千余人。

此时,唐朝士兵所佩的铠甲经过了数次改良,摒弃了魏晋时期常用的具装甲,形成以明光铠为例的唐十三铠。明光铠属于板式铠甲一类,护胸镜锃亮是其最大的特点,铠甲周身华丽异常,但并不影响它防御的属性。而它的重量与之前的铠甲相比,更加的轻便,防御力也非常的强大。《唐六典》中记载:唐十三铠,有明光、山文······马甲、锁子十三种。

这才是中国古代最厉害的军队,以一敌百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南宋——背嵬军:五百精兵大破金军十万

背嵬军是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由抗金英雄岳飞统领,岳飞之子岳云挂帅。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这样写道:“韩、岳兵尤精,……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岳家军最为鼎盛的时期,有将士十万,共分前军、右军等十二军,背嵬军就是其中之一,包括骑兵八千、步兵数千。

在南宋大胜郾城的战争中,背嵬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两兵相接,岳飞令背嵬军步兵持麻扎刀、大斧下斩马足、上砍敌兵,大破金军“拐子马”;再遣岳云率领少量精锐骑兵冲入敌阵,扰乱敌军阵脚,这一战中,岳家军大破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不甘失败的金兀术再次集结骑兵三万,转而进攻颖昌,背嵬军闻风而动,再破金军精骑。岳家军大部队紧随其后,斩杀金兀术女婿夏金吾、粘罕索孛堇,金兀术却逃走了。

这才是中国古代最厉害的军队,以一敌百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朱仙镇一战,背嵬军更是以五百精兵大败金军十万,辉煌战绩使得金人闻风丧胆,“撼山易,憾岳家军难”这一感慨就是由此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