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2020年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逝世500週年。或許你見過達芬奇筆下蒙娜麗莎的迷之微笑;也讚歎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所展現的人體力量之美;拉斐爾,卻以溫暖圓融、優雅寧靜、亦神亦人的聖母子形象和宗教畫作,集百家之長後來居上,踏上了“文藝復興三傑”的光輝頂點。拉斐爾是典型的“藝二代”,也是紅極一時的“小鮮肉”,公子世無雙,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童年的愛反哺了藝術

溫潤如玉、眉清目秀 、清新脫俗,好一個俊美少年郎!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拉斐爾·桑西(Raffaello Santi)。“顏狗”小編看完本尊的畫像後忍不住犯花痴~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自畫像》c.1506,47.5X33cm,圖片來源於網絡

1483年,拉斐爾出生於意大利托斯卡納的一座小城鎮烏爾比諾。“拉斐爾”這個名字來源於希伯來語,意為“上帝已經治癒”,想想還挺詩意的,很符合咱們男神的人設。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的父親喬萬尼·桑西(Giovanni Santi)是一位烏爾比諾公爵的宮廷畫家,也是他的啟蒙老師。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年幼的拉斐爾從小便展現出對藝術的興趣。父親去公爵府邸中作畫時,就帶著兒子,一邊讓他學習畫畫,一邊幫府邸打理些雜事。幾年後,拉斐爾便成為父親的得力助手。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吉多貝多·達·蒙特費爾特羅,烏爾比諾公爵》c.1482-1508,意大利烏菲茲美術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拉斐爾良好的性格和人品、開闊的眼界和格局離不開家庭環境的薰陶。站在父親如巨人般的肩膀上,拉斐爾不僅學到了繪畫上的技法,還走出課堂,瞭解外面更廣闊的世界。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位於烏爾比諾的拉斐爾紀念雕像,圖片來源於網絡

享受過好的,也能承受住壞的。母親瑪吉亞(Màgia)在拉斐爾8歲時去世,1494年,父親也離開了只有11歲的他,成了孤兒的拉斐爾由舅舅奇亞爾撫養。雖然父親只陪伴了他11個年頭,但是給予的愛卻滋養了他的心靈,養成他溫厚的性格,這也影響了拉斐爾那治癒人心、溫暖恬靜、充滿愛意的畫風。隨著年齡的增長,拉斐爾意識到繪畫才是他內心所愛,於是毅然決定放棄學習那些看不懂的拉丁文和希臘文,想憑自己的畫筆闖出一番天地。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帶金鶯的聖母》c.1507,107x77cm,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明明可以靠顏值,偏偏就要靠才華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把人的知識比做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拉斐爾的成功靠的不僅僅是勤奮,更關鍵的是跟對師父、跑對賽道、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並且持續學習才能快速成長,就像這個圓圈。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聖母子與聖哲羅姆、聖弗蘭西斯》c.1502, 35.3×29.8cm ,柏林畫廊,圖片來源於網絡

1498年,拉斐爾拜彼得羅·佩魯吉諾(Pietro Perugino )為師就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人號稱“佩魯賈城第一號大畫家” ,他擁有自己的工作室,並接受來自意大利各地王公和富商的訂單。拉斐爾抓住機會,耐心觀察老師對線條、光源和色彩的處理,仔細研究畫面的構圖、透視,一步一個腳印去臨摹,直到他與老師的畫作難辨真假。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左:拉斐爾《聖母的婚禮》c.1504,170x117cm,米蘭佈列拉美術館,右:佩魯吉諾《聖母的婚禮》c.1500-1504, 234x185cm,圖片來源於網絡

都說天才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比你還努力。16世紀初的佛羅倫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藝術的發展走在時代的前列,因此吸引了很多藝術家紛至沓來,1504年拉斐爾去到佛羅倫薩,結識了很多優秀的年輕畫家。當時的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已經擁有大師的稱號和無可動搖的藝術地位,該怎麼做才能成為像他們一樣成功的人?思來想去的拉斐爾決定穩紮穩打,先從模仿開始。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大公爵聖母》c.1504,84x55cm,佛羅倫薩碧提宮藏,圖片來源於網絡

拉斐爾仔細研究了馬薩喬的早年畫作,還從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上學習果斷、乾淨的線條,從《雅典學院》中便能看到米開朗基羅對他的影響。不過有資料記載,米開朗基羅不太喜歡拉斐爾,還在一封信中抱怨該作品是剽竊了自己在西斯廷教堂繪製的內容。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雅典學院》c.1509-1510,2.794mx6.172m,意大利梵蒂岡博物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眾多大師中,拉斐爾可以說是達芬奇的瘋狂小迷弟,他一點不落地學習達芬奇獨特的繪畫技巧、構圖法和人物造型,並融入了自己的風格。因此他的畫面並不像達芬奇那樣神秘、朦朧,反而更具明亮清晰的畫面效果。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圖一為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圖二、三、四為拉斐爾借鑑其構圖和人物造型繪製的作品,圖片來源於網絡

拉斐爾持之以恆地研究解剖學、建築學,也觀察大自然,以學生的態度學習不同藝術家的作畫技巧和思考方式,把佛羅倫薩的藝術精華都變成自己的養分。他融合百家之長形成自己的風格,躋身“文藝復興美術三傑”,成為與達芬奇、米開朗基羅齊名的藝術家,也是三傑男團中最年輕、最帥氣的成員!

從神性到人性,還將心上人入畫

拉斐爾性格溫和而有氣質,與達芬奇的孤傲神秘、米開朗基羅的暴躁固執形成鮮明的對比。再加上他才華、相貌出眾,並懂得為人處世,因此備受當時人們的追捧。母親、情人、愛人、聖母,是拉斐爾藝術世界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她們亦人亦神,撫慰著拉斐爾的精神世界,開啟了通往天堂的大門。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持書的聖母子》c.1502-1503,55.2×40cm,諾頓西蒙基金會圖片來源於網絡

拉斐爾的聖母像具有溫柔的線條、和諧的色彩、寧靜的氛圍。畫中的聖母和聖子猶如走下神壇,削弱了神性,活脫脫一對人世間的母子。在基督教信仰中,藍色代表希望、健康、貞靜,紅色代表火、神性的愛與聖靈,聖母通常穿著紅色衣裳,身披藍色外套。而群青和用胭脂蟲染出來的明亮紅色在當時十分的珍貴,因此藝術家常常以此來襯托聖母的尊貴和畫家的敬仰之情。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草地上的聖母》c.1505,113x88cm,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西斯廷聖母》是他的代表作。身披黃色衣袍的羅馬教皇西斯廷二世位於畫面左側做出迎接的姿態,右側是聖女巴巴拉,她虔心垂目,側臉低頭,表示對聖母、聖子的崇敬和恭順。位於畫面中心是聖母瑪利亞,她懷抱著耶穌,神情凝重。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西斯廷聖母像》c.1513-1514,256x196cm,德國德累斯頓茨溫格博物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畫面底部趴著一臉疑惑的小天使,正萌萌地望著聖母。與中世紀時期描繪蒼白消瘦、苦難模樣的瑪利亞像相比,這裡的聖母既是神的母親也是人的母親,充滿了人文主義光輝。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一生畫了近40幅聖母像,被稱為“聖母畫家”,但他的個人情感卻不似畫中人一樣圓滿。有資料稱,當時的教皇利奧十世一直想把紅衣主教比比耶納的侄女瑪利亞介紹給他,但是他不喜歡,又不敢直接拒絕,因此一直拖著不辦婚事。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教皇利奧十世與兩位紅衣主教》c.1518-1519,154x119cm,意大利烏菲茲美術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不來電,拖著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拉斐爾有一位心上人——麵包師傅的女兒弗娜裡娜,下圖這幅《椅中聖母》的聖母形象便是以弗娜裡娜為原型創作的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椅中聖母》c.1514,71x71cm, 佛羅倫薩庇蒂美術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弗娜裡娜是他的情人,也是他的靈感繆斯。拉斐爾終身未娶的原因便是因為她,他們兩情相悅。之後他的小迷弟安格爾還專門描繪了idol與心上人在一起的畫面。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安格爾《拉斐爾和弗娜裡娜》c.1814,66.3x55.6cm,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猜到故事的開頭,卻猜不到故事的結尾,上天似乎並不祝福這段感情。1520年,拉斐爾突發了一場高燒,

就在4月6日他37歲生日那天,正值春末萬物復甦的時節與世長辭。有資料稱,當時他的床頭擺放著還沒畫完的《基督變容》。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拉斐爾《基督變容》c.1517-1520,410×279cm,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遺言中所願,拉斐爾被安葬到生前最喜愛的建築萬神廟中。或許上帝看到他筆下栩栩如生、散發著愛的光芒的聖母子和小天使,所以才早早把他接到跟前和他聊聊天吧……

拉斐爾死後,他所有的手稿和畫作被人們收藏起來。他的繪畫確立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典範,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併成為古典主義和學院派不可逾越的標準。時至今日,拉斐爾這顆璀璨的藝術之星依舊在人們的心中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監製大G小r迷你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