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但是你未必吃過,帶你去見識一下廣西的奇怪美食:雞屁股

“ 有人還從雞屁股裡吃出了“宮鬥決勝秘訣” ”

在我們這一輩的童年時代,生活還不甚富裕,每每節日的時候,一碗雞肉,已經是最重要的主菜。從雞頭到雞屁股整隻都不捨得割棄,只留在盤內,一家人引頸而待。但真正動筷子時一般會先把雞屁股夾到家裡的最德高望重的人碗裡——雞屁股給長者是尊重,雞腿給年紀最小者是愛護。因為在過去油水不多的時候,大家皆認為雞屁股是最肥、油脂最多、最營養的地方,這裡自有一份愛與孝順。

而對於長輩來說,在極度缺油水的年代,就像說自己吃魚頭而給孩子吃魚肉的故事一樣,長輩也願意把把雞大腿留給孩子,自己卻啃雞屁股……這裡也藏有長者們的對晚輩的理解關愛。

見過但是你未必吃過,帶你去見識一下廣西的奇怪美食:雞屁股

當然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像這種油膩膩各種高的東西成了不健康食品,菜桌上已可有可無。有的人甚至因為不吃,就直接把雞屁股留在了攤販處。這時候有人藉口餵狗,向攤販索要回家後,細細地把屁股裡面的肉球剝出,香滷做好,細細品味,油潤鮮香,過癮之極,而且因是偷偷的吃,不敢告訴別人自己的喜好,別有一種類似“偷情”的滋味。

不過,在廣西的一些地方,還是有更多的人保留了這樣的飲食偏好,特別是燒烤攤上,憑祥人將這個部位先滷後烤,吃起來香辣可口,脂肪香軟,脆骨嚼起來卻嘎嘣嘎嘣,十分過癮。

見過但是你未必吃過,帶你去見識一下廣西的奇怪美食:雞屁股

周杰倫當年發行專輯《七里香》,有人考據來這竟是臺灣地區夜市的一道名小吃——滷水雞屁股。當地人也認為這部位小肉集中,口感軟糯,但稱謂有點不雅,就改名為“七里香”,聽起來確實比“鳳尾”,或是“雞美麗”,多了一份雅緻。

在我們這裡,有一家號稱“專業做雞”的雞煲的餐廳,老闆有一件壓箱底的菜——七里香焗飯。上桌,飯煲打開,才知道原來是雞屁股焗成之米飯,據稱有100坨之多。粒粒金黃,平鋪於白米之上,加香草末,混合拌之,黃白綠,再搭配雞公碗,色澤煞是誘人。

“這些剝了皮,剔去了有害的腺體,被認真地一分為二的雞屁股,宛如處子,通透如凝脂,又如銀杏果,更似舍利子,無色無相,亦莊亦諧,嘗之無它,思之不安,飯粒的幹香只是沾裹著一種濃郁乾淨的油脂香氣,咀嚼時一剎那的頑皮彈性稍縱即逝。顆顆香滑,口口春心蕩漾,陣陣暗香湧動”。一位美食愛好者把這種飯寫成了一首詩。據說這同道之人還成立了一個所謂的“雞屁股愛好者協會”,讓愛吃者可以交流經驗,互推美味。

見過但是你未必吃過,帶你去見識一下廣西的奇怪美食:雞屁股

有人還從雞屁股裡吃出了“宮鬥決勝秘訣”。漢代劉邦有八個兒子,除了兒子劉盈是嫡出之外,其他的都是庶出,但繼承皇位的是劉邦的四子劉恆,也就是漢文帝。劉恆母親薄姬不過是魏王魏豹妾,後劉邦見薄姬有些姿色,就納入後宮,之後有了劉恆。

一次,劉邦和他八個兒子一起在上林苑吃烤雞,烤雞剛盛上來,皇子們一窩蜂而上搶吃,瞬間烤雞幾乎被瓜分。四皇子劉恆從小斯文,仁義禮讓,等兄弟們搶完,來到盆子前面,只見盆子裡僅剩下一隻雞屁股,拿起來便吃,高祖見了,誇劉恆說:“我的恆兒總是懂得禮讓,不爭不搶,是父皇的好兒子。”

其實誰又喜歡吃雞屁股呢,劉恆嘴上不說心裡卻十分的生氣,回到宮中一定要吃雞腿,薄姬就用另一種方式教育他,說雞屁股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後福,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後福的,一直最聽母親話的劉恆牢牢記住了這句話。從此劉恆喜歡上了雞屁股,也理解的母親的苦心,凡是都不去爭,這也是他能在呂雉當權的時候倖免於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最後不知道吃了多少雞屁股的劉恆終於來了後福,被迎立為皇帝。

見過但是你未必吃過,帶你去見識一下廣西的奇怪美食:雞屁股

除了好吃,雞屁股還對人類有過特殊貢獻。比如常見的“過敏”,這種從輕微的皮疹到嚴重的全身性疾病都能概括的症狀,一直困擾著不少人。到了現代,過敏性鼻炎和頸椎病、胃病、脫髮據說幾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標配,幾乎每個年輕人身邊都有一個得過敏性鼻炎的朋友,就像每個中年人身邊都得有一個三高的親戚。

而最早解開“過敏”謎團鑰匙,竟藏在的一篇關於雞屁股的論文裡。1952 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名研究生髮現雞、鵝等家禽的屁股上有一個不起眼的腺體。他得知這叫法氏囊,只不過幾百年來人們一直不知道它是用來做什麼的。因此,便下決定把它當成自己的研究課題。後來他得出結論:“法氏囊極有可能在抗體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幾年後,免疫學專家讀到了這篇關於“雞屁股”的論文,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也許人也和雞一樣,有兩套免疫系統?

但一直到了1974 年,科學家們才確定人類和雞一樣,擁有兩套免疫系統:胸腺和法氏囊。這套理論受到了臨床醫生的歡迎。如今,醫學界已經能對不同的過敏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治療,而以此發展的器官移植方法也已經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