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康熙智慧過人,一句話讓鰲拜不再造反

在中國歷史上,聰明的小孩數不勝數,先秦有8歲為相的甘羅;三國有頂得曹操啞口無言的小兒孫權、五六歲就能稱大象的曹衝;北宋有砸缸救人的小孩司馬光、幼年立志讀遍天下書的大文豪蘇軾等等。這些人的名字都如雷貫耳,發生在他們小時候的故事也揚名天下,但歷史上還有一個人盡皆知的人,我們卻忽略了他小時候也是聰明絕頂,而且智慧還在這些人之上。這個人就是康熙皇帝,他8歲即位時,說了一句話當即震懾住4位首輔大臣,鰲拜從此不再造反。


8歲康熙智慧過人,一句話讓鰲拜不再造反

大清王朝十二帝, 千古盛名唯康熙。年少的曲折經歷和動盪的王朝格局成就了康熙的千古一帝,如果說不堪的命運是康熙成名的推進劑,那麼個人的智慧定是他握準方向的羅盤。毋庸置疑,康熙皇帝的智慧在當時無人能及,索額圖、明珠、李光地三人是何等的聰明,可康熙一個打三,仍綽綽有餘。其實,康熙的智慧早在他8歲即位時就已顯現出來,這件事還得從順治說起。

8歲康熙智慧過人,一句話讓鰲拜不再造反

公元1658年,因振興朝政而力不從心的順治帝終日借佛法來慰藉自己。公元1660年八月,深愛的賢妃董鄂氏病逝,進一步促使順治徹底厭倦朝政。公元1661年正月初二,先前侍奉董鄂氏的內宮太監吳良輔向順治諫言願剃度為僧終日為董鄂妃誦經超度,順治帝十分高興,當即親臨憫忠寺觀看吳良輔剃度出家。同時也是在這一天回宮的當晚便發起高燒,繼而被確診為天花。初六,順治預感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深夜急召王熙、麻勒吉進宮撰寫遺照:立8歲的玄燁為帝,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4人為輔政大臣。初七,順治帝便歸天了。

8歲康熙智慧過人,一句話讓鰲拜不再造反

4位首輔大臣,在順治帝看來是無憂無慮,索尼和鰲拜都是皇太極的心腹,自然也是他的心腹;蘇克薩哈靠舉報多爾袞成功上臺,是順治一手提拔的;遏必隆也是在順治在位時期因履立軍功提拔起來的。這4人對順治也沒有二心,然而對康熙卻都是各懷鬼胎,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所謂的官僚集團都是站在利益的制高點,效命康熙還是制住康熙,哪個有利益就選擇哪個。這四人都是大清名望最深的人,已經給順治小皇帝當牛做馬了,既對得起皇太極,也對得起他順治了,難道還要給又一個小皇帝當牛做馬?所以,他們打起了各自的算盤。尤其是鰲拜素有滿洲第一勇士之稱,內心的狂傲不羈將反骨赫然寫在了臉上。但這一切在8歲的康熙眼淚卻早已看得清清楚楚。

8歲康熙智慧過人,一句話讓鰲拜不再造反

公元1661年正月初九,也就是順治歸天的第三天,8歲的康熙於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就在康熙即位的前一刻,在祭拜完順治的梓宮靈柩後,康熙轉身對4位首輔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說了一句話,康熙說:“先帝大行之前對朕說,你們都是滿洲豪傑,是忠臣,要朕聽你們的話,你們就好辦事了!”

8歲康熙智慧過人,一句話讓鰲拜不再造反

4位首輔大臣聽完這一句話後,俯首連連叩頭,不勝感激涕零,連一向驕橫跋扈的鰲拜也是老淚縱橫。因為康熙的這一句話給了這4個人的兩條非常重要的信息。一是,在他們聽來這是順治的遺命,順治在臨死前還這般照顧他們,他們再造反就不是人了;二是,康熙都承諾了會聽他們的話,他們的利益自然又能膨脹了,既沒有損傷利益,不費力又能控制住皇帝,天下再也沒有這麼便宜的事了,還要去造反幹嘛。所以,康熙的這一句話成功震懾住了4位首輔大臣欲篡權的野心,特別是最有能力篡權的鰲拜,直到被康熙打入死牢的那一刻都沒有想過自己要當皇帝。同樣康熙給鰲拜的罪名也不是謀逆,而只是越權謀私。但不得不說,是康熙這句話包含的智慧使得鰲拜吃了一劑不篡權的定心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