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是不是真的不安全?

日系車是不是真的不安全?

各位觀眾老爺大家好,歡迎收看肖哥說車,今天跟大家聊聊日系車是不是真的不安全。

經常看見某一品牌日系車被撞了,帖子下面很多留言都說這日系車太脆弱,皮薄餡大,一撞就扁,似乎日系車就一定是不安全的,今天不是要為日系打抱不平,只是想客觀的說一說關於汽車安全性的一些誤區。

日系車是不是真的不安全?

輕不代表不安全

首先來說日系車的“輕”,在省油、輕量化的研究上日系車的起步比較早,也是很早就推出了一些輕量化的車型,而在當時包括現在部分人們的觀念裡都覺得車身越重、鋼板越厚那車子一定就更安全,而早期鋼板很厚主要是因為材料與技術的落後,想輕也輕不了。汽車表面的這些鋼板覆蓋件對於安全性的影響其實是微乎其微的。

日系車是不是真的不安全?

舉個例子,就好比小時候過年掛的燈籠,真正支撐燈籠形狀結構的是它的骨架,而不是燈籠外面粘的紙,別人都用一層普通紅紙做燈籠,而有的人想讓這個燈籠更結實,就粘了三層紙在燈籠上,讓這個燈籠變的外表更厚、更重,但如果一個不小心用腳踩在了燈籠上面,它一樣還是會被踩扁,跟粘了幾層紙是沒有什麼關係的。而汽車的這些覆蓋件跟燈籠外面粘的紙是一樣,起不到支撐作用,真的發生嚴重的碰撞事故,對安全性的影響不大。所以說汽車安不安全還是要看主體框架的材料強度。

日系車是不是真的不安全?

再來說一下對於安全性的誤區,汽車碰撞測試與評分都是看車身的結構有多大改變,看乘員倉的空間有多少被侵佔,再就是看假人“受傷”的情況,說白一點,就是看人有沒有事。並沒有哪個測試是機構是不考慮人員傷害,而只研究車子受了多大的傷,要花多少錢能修好的,既然安生性都是要以人為本,減少受傷概率與程度,那麼這裡就要說一下汽車潰縮區了。

潰縮區並不是日本人的發明

潰縮區也叫吸能區,它是指在發生碰撞的時候,由於受到外力的作用,車輛駕駛室和乘坐位以外的部分,可以向內被擠壓的空間距離。而潰縮區最初的設計是由奔馳公司發明出來的,並不是日系車的發明,它的原理是把車頭、車尾與車身用的材料強度區分開來,在遇到碰撞的時候,讓車頭通過潰縮吸收能量,而車身使用更高強度材料來保證車身不易變形,最大程度的保證車身內部空間,讓汽車即吸收了撞擊所產生的能量,同時也減少了車內乘員的受傷幾率與受傷程度。

日系車是不是真的不安全?

要人安全還是車安全?

而如果汽車沒有潰縮區的設計,車身與車頭尾都是同樣強度的材料,汽車碰撞產生能量沒有被化解吸收掉而傳遞到駕駛室及乘員倉,那麼車內乘員受傷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就好比把葡萄放在一個鐵罐子裡,扔在地上,罐子雖然沒有被摔破,但裡面的葡萄可就不一定了,而如果在鐵罐外面包上一層厚厚的海棉,再同樣扔在地上,由於海棉很軟,能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所以罐子裡的葡萄也不會被摔破或者不會破的很多是一個道理。說白了就是,撞擊產生的衝擊力,一是選擇讓汽車替人吸收,二就是自己用身體硬抗,我想沒有人會覺得自己的命比汽車還硬的。

日系車是不是真的不安全?

安全駕駛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總結一下,在發生交通事故時,要看汽車對人員的保護是否到位,畢竟人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而日系車在安全測試中的表現並不比其它車系差,甚至更好,不過無論是駕駛安全性多高的車,也絕對不要迷信安全測試的分數,畢竟生命只有一次,安全駕駛才是第一位的。

好,本期的視頻就到這裡,我是愛說實話愛說車的肖哥,如果你喜歡我的視頻請關注肖哥說車,我會每天為大家更新更多汽車知識。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評論留言,我們下期再見。

日系車是不是真的不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