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車問題那麼多,為什麼銷量卻一直不減?


大眾車問題那麼多,為什麼銷量卻一直不減?

大眾車近些年問題一直都不少,從速騰斷軸門、寶來減配隔熱瓦與後防撞梁、排放造假與雙離合頻繁出現故障,消費者對這個品牌可以說是又愛又恨,那麼一個品牌曝光出這麼多的問題同時,為什麼卻沒有出現口碑與銷量上的大幅度下滑,到底都是因為什麼?

大眾車問題那麼多,為什麼銷量卻一直不減?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德國大眾的的歷史,最初大眾是由希特勒成立創建的,對你沒有看錯,就是那個納粹頭子希特勒,創建之初就對德國人民承諾,要讓每一位德國人都能擁有汽車,並且製造了最早一代的甲殼蟲,但讓每一位德國人都能擁有汽車的承諾還沒等實現,二戰爆發,一切都成為了泡影。

大眾車問題那麼多,為什麼銷量卻一直不減?

大眾的前半生也是坎坎坷坷,二戰期間,大眾的汽車工廠幾乎被英國空軍夷為平地,打掃戰場的時候英軍意外的發現了甲殼蟲的原型車,之後法國人想把大眾繳獲囊中沒能實現,而福特也曾想收購大眾也沒成功,最終還是回到了德國的手裡。

大眾車問題那麼多,為什麼銷量卻一直不減?

那麼大眾到底有多牛?大眾就有點像是韓國的三星,網上傳聞韓國人一生逃不開的三件事,死亡、納稅、三星,足以可見三星在韓國涉足的領域有多廣,大眾在德國也是這樣,各行各業都有大眾的影子,包括做香腸,並且大眾旗下與今的品牌幾乎涵蓋了所有消費層次的汽車,員工就有60多萬,並且德國的法律都特意為大眾擬定了一條法律,具體的不說了,意思就是,只要德國政府不同意,世界上任何一個公司都不可以收購大眾,民營股份制的公司能讓國家出面保護這也是牛氣的不行。

大眾車問題那麼多,為什麼銷量卻一直不減?

那麼大眾的醜聞頻發,卻都讓大眾的銷量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的原因,一方面是大眾為了消除負面醜聞以及品牌形象,不惜重金砸在廣告投入上,而且不光是在中國,全球大批量的廣告投入,也是給人一種這個品牌不管發生什麼,都是小事情,很快就會解決的小插曲,沒問題的印象。

大眾車問題那麼多,為什麼銷量卻一直不減?

另一方面大眾與國內汽車廠商的合資經營很早,最初的“老三樣”富康、桑塔納、捷達,有兩樣來自大眾,並且大眾更深入瞭解中國人消費的關注點,推出了一系列的符合國人口味的暢銷車型也是大眾在國內更受歡迎的原因之一。目前消費者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覺得大眾就是一個很高級的車,對大眾車的好感一直很高,也是大眾對於外形與內飾設計上烘托出來的感覺有很大關係。

大眾車問題那麼多,為什麼銷量卻一直不減?

儘管醜聞與質量問題頻發,大眾憑藉著以往良好的品牌形象與雄厚的公關實力總能讓消費者們一如既往的為大眾汽車買單。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對大眾有什麼自己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是肖哥,明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