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重溫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更加肯定了一句話: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電影裡,馬修是一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可是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的才華無處施展,於是來到了一所寄宿學校當助教。大家都管這所學校叫“池塘之底”,是因為這裡收留的全是調皮搗蛋、性格頑劣的孩子,用世俗的眼光看,他們是一群不會有大出息的孩子。

也正是因為這樣,校長對他們的管理並沒有太用心,反而很殘暴。學校有“行動—執行”的一貫處事方式,即只要犯了錯誤,就會立馬得到懲罰,關禁閉或者被暴打。

馬修去到那以後,他發現了這些孩子們頑劣背後的優點,於是發揮自己的長處,組建了一隻合唱團,每個小孩根據不同的嗓音特點分別肩負不同的任務。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事實證明,他的方法是奏效的,這些孩子通過這隻合唱團,逐漸找回了自信,就連裡邊最調皮的皮埃爾,最後也成為了一名享譽世界的指揮家。

電影讓我深受啟發,道理很淺顯易懂,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可以理解為: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我們要有一顆發現他們優點的眼睛。

讓我想起了電影《銀河補習班》 ,傳遞的也是相同的教育理念。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馬飛從小就被老師說成“缺根弦”,連他媽媽也一直說“他本來就很笨”,“沒長年級前十的臉”。

教導主任更是屢次強調:“煤球再怎麼洗,也成不了鑽石。”

因此,馬飛也認定自己是個“會把爸爸蠢哭”的孩子。唯有他的爸爸馬皓文很堅定地告訴他:“所有人都說你是廢物、笨蛋,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遠不是!”

就是在爸爸這樣的鼓勵之下,馬飛最終如願以償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宇航員。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所以,不管是馬修老師,還是馬皓文,他們做到了一點,就是告訴孩子——他們有著自己優秀的地方,只是別人沒有發現。

通過這些信息的傳遞,他們讓孩子深信不疑,最終找回自我、找到自信、成就夢想,這就是我們所謂的“鼓勵式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為什麼說父母要對孩子鼓勵式教育?


1、健康的鼓勵,會建立孩子的內在評價系統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教育就是一場終身制的教學,最重要是要時刻保持對孩子的激勵和鼓舞,讓他們建立起內在的評價系統。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知乎上面有一個問題:一個人從小到大被否定,是一種什麼感覺?

下面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

不自信、極敏感、缺乏安全感、偏執,從來不敢提要求,自己能做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別人的喜歡和愛。越被否定越不行,陷入一個死循環中,表面看起來很陽光,實際上內心極度敏感自卑。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想必這個問問題的人就是因為從小受打擊受慣了,從而喪失了自我的內在評價系統,覺得自己就是如別人口中的那樣不堪和沒出息,久而久之就喪失了自信,感到極度自卑。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讓我們對待孩子溫柔一點,多說好言,避免惡語。他們是三月的幼苗,經不起寒霜冷雪的摧殘。

2、打擊式教育會讓孩子“習得性愚蠢”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則試驗:把大魚和小魚同時放在一個魚缸裡,讓他們自由生活。但是現實是大魚餓了就會吞食小魚,最終小魚被大魚吃個精光。

後邊,科學家拿個玻璃罩子罩住了大魚,看見小魚在他們的周圍游來游去,但是無奈的是,大魚都吃不到小魚,時間一長,大魚也放棄了掙扎。

最後,科學家將玻璃罩子拿開,大魚依然無動於衷,沒有展開對小魚的新一輪攻擊,而是無動於衷。

原因就是:大魚已經“習得性愚蠢”了,他們習慣了之前被禁錮的那種生活,忘記了自己的本性。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這項實驗同樣可以應用到孩子身上,時常對孩子進行“打擊式教育”的話,孩子就會陷入“習得性愚蠢”,結局就會像那條大魚一樣,放棄了掙扎,接受了命運的擺弄。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賞識孩子。”

賞識孩子就是所謂的“鼓勵式教育”,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賞識他做的好的地方,使得他建立自信,獲得前進的動力。

什麼才是真正的“賞識教育”?


  • 1、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少拿孩子做比較

教育學家贊科夫曾說: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為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結構的人的時候,這樣的理解才能有助於教師去熱愛和尊重兒童。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換句話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人與人也是一樣,由於遺傳、環境、家庭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塑造出孩子的性格、興趣、價值觀等等都是不盡相同的, 但是相同的是——孩子的潛力都是無限的。

所以,作為老師或者是家長,一定要首先正視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性,不能籠統地以一個眼光、一個標準去衡量孩子,也少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別的孩子作比較。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少年說》裡有一期節目,名叫袁景頤的小女孩,她有一個閨蜜,從小到大就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好,總拿第一,這就成了袁景頤媽媽口中常常拿來比較的對象,經常說:“你咋不像你那個閨蜜學習呢?”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就在那期節目中,袁景頤站在臺子上大聲地對媽媽說:為什麼我的努力你永遠看不到?我的優點你也常常熟視無睹,你就關注成績、成績,整天拿我跟別人比,讓我永遠活在自卑當中,你開心了嗎?

袁景頤對媽媽的控訴,同時也是很多孩子相對家長說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煙火,家長不要橫向比較,要比就拿今天的他(她)和昨天的他(她)做比較,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才是有益而無害的。

  • 2、發自內心地欣賞和讚美孩子

心理學家納撒尼爾•布蘭登提出:自尊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人格之一,表揚和自尊同起同落,翻譯成白話就是孩子越誇表現越好。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接受了這一思想體系後,我們看到很多家長無論孩子做什麼,結果如何,家長的嘴裡都是——

“你真棒!”

“你真聰明!”

“你真美/帥!”

“太厲害了!”

但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不恰當的表揚、稱讚和鼓勵,只會培養出自尊心極強、輸不起、容易放棄、缺乏自信、不敢挑戰的玻璃心孩子。所以,如何正確地表揚孩子,這其中也是要講究技巧的。

真正有用的“鼓勵式教育”,要鼓勵孩子可以掌控的東西,比如他的努力、他的毅力等,而且誇還要誇得具體,這樣才能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在發自內心地讚美他,請記住一個準則:誇具體不誇全部。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例如:某天孩子吃飯沒有像往常一樣讓奶奶給喂,你可以這樣說:“兒子,我感覺你今天像個大男孩了,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了,沒有讓奶奶給你餵飯了,媽媽真高興!”類似誇獎的方式還有很多——

“你今天安慰受傷的同學了,媽媽看到了你對小朋友的關心,非常棒!”

“你主動把玩具分享給球球了,有做主人的樣子,很好哦!”

“今天你媽媽做飯了你幫忙了,真是暖心的小姑娘呢~”

.............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總之,就是適時地具體誇獎孩子,讓他(她)明白他哪一點做得好,這樣總比籠統地誇一句“兒子(女兒)真棒”效果要好得多,對他以後的行為也會有借鑑意義。



電影《伯德小姐》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媽媽,我有時只是希望你能喜歡我。”

“親愛的,我當然愛你。”

“不,我是問你,你喜歡我嗎?”

“我只是希望你能夠成為最好的那個你。”

“可如果這已經是最好的我呢?”

《放牛班的春天》 :再糟糕的孩子,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這段對話給予我們很多思考,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最好的孩子,常常以近乎嚴苛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以至於無意間傷害了孩子。但是家長有沒有意識到:其實你眼前的孩子,說不上已經是最好的那個孩子了,只是你缺少發現的眼睛和激勵的言語。

所以,家長要始終記住:再糟糕的孩子,也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在你心中有裂痕的熊孩子,正等待著屬於您的那束光,照進他的心裡,給他希望,引導他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