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 再看經典,又是發人深思的回味,10年高分作品回顧

荒無人煙的灌木叢,冰冷的鐵門,厚重的水泥牆,隨處可見的鐵柵欄——“塘底”學校正如其名字一般,充滿了陰鬱,沒有一絲希望,而一位學監的到來卻改變了這一切,教育的偉大在這個平凡人身上綻放,人性的光輝在深牆裡閃爍。放牛班也因遇到他而迎來永恆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 再看經典,又是發人深思的回味,10年高分作品回顧

影片從一場音樂會,兩位好友50年後的再聚首很自然地過渡到50年前,他們共同的回憶,馬修老師。故事從一個寒冷的冬季開始,馬修老師的第一次到來,沒有陽光,沒有生機,只有冰冷的牆壁鐵柵欄和佩皮諾期盼而又無助的眼神,緊隨其後的便是校長的謾罵聲,問題學生的惡作劇。塘底學校裡的孩子看不到希望,體驗不到被關愛,只能隨著時間的浪潮,隨波逐流,逐漸被外面的世界所遺忘。

放牛班的春天 再看經典,又是發人深思的回味,10年高分作品回顧

這位初來乍到的學監在第一天便目睹了這種種讓他難以相信的事情,然而自己卻毫無辦法,但他仍堅持著自己對於教育的理解和善良的本心,他不願相信這是一群壞孩子,在得知惡作劇的元兇是誰後選擇讓他用照顧傷者的行動來彌補自己的過錯,並讓他在照顧中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感受到傷者的慈愛。

偶然間聽到孩子們五音不全的歌聲讓他重新燃起了教育這群問題兒童的熱情和自己對於音樂的夢想,馬上開始行動,他決定用音樂來感召這群問題兒童,首先便是音域的篩選,讓他們每個人都能物盡其用,甚至連不會唱歌的孩子都有自己發揮特長的地方,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孩子們逐漸愛上了音樂,心中也逐漸充滿了夢想,我們也看到這群“壞孩子”本性其實是很善良的。

在樂團的磨合中,馬修發現了皮埃爾在音樂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在他看來,皮埃爾簡直就是一個天才,只不過由於單親家庭的緣故,內心常年得不到關愛,為了能夠吸引他人的目光而做一些惡作劇。馬修在皮埃爾身上看到了對於音樂的渴望,他決定採用交流與音樂的方法,來感化皮埃爾內心的堅冰,最終皮埃爾在合唱中用他美妙的歌聲來回應馬修對他的關愛,而在馬修的推薦下,走上了去里昂音樂學院學習音樂的道路。

放牛班的春天 再看經典,又是發人深思的回味,10年高分作品回顧

正當合唱團走上了正軌,學生的惡作劇越來越少,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打破了一切,馬修被迫離開這所他付諸了大量心血的塘底學校,而也就在這時,他勇敢地表達了對於校長的不滿,儘管被校長破口大罵,被稱作“失敗的音樂家,失敗的學監”,失落的離開時,從窗裡飛出的一架架紙飛機將劇情推向了高潮,飛機上的感謝與道別飽含著孩子們的天真與善良,那一刻,馬修開心的笑了,他明白自己不再是一個失敗者,儘管自己的人生處處不盡如人意,卻改變了這群孩子們的人生,成為了他們未來道路上的一座燈塔。

皮埃爾的回憶到此便結束了,而佩皮諾卻續上了這個故事,馬修在離開時,猶豫再三後決定接走了那個期盼週六父親來接他的自己,而那天恰好是週六。人性的光輝在這一刻綻放出它最美麗的一面。讓全劇有了一個完美的結束。

在整個影片中,人物的塑造是極為成功的,馬修,一個失去音樂夢想的窮人,禿頂還有大肚腩,靦腆的佩皮諾,倔強地皮埃爾,殘暴的校長,慈祥的神父。在這個被世界所孤立的學校裡,住著一群問題少年,卻沒有太多的陰暗,只是一群普通的人發揚著自己內心的一點點光亮,有的人還有,有的人卻已經熄滅了,馬修用他的溫暖,幫助孩子們逐漸走出嚴冬,走向更光明的地方,甚至連殘暴的校長也在逐漸被感化。一群平凡的人走在一起,使人性之光在深牆中綻放。

放牛班的春天 再看經典,又是發人深思的回味,10年高分作品回顧

儘管影片的背景設定在充滿悲情的寄宿學校,影片中的一些情節還是讓我們不禁會心一笑。包括5+3=53,兩個孩子的天真對話,皮埃爾與馬修當著眾人的面互畫肖像,馬修在得知皮埃爾母親已經有了心上人後喝了幾口水後無奈的表情,都讓整個電影不再那麼陰鬱,反而有了一絲樂趣。再配上那首低沉的法語歌曲,冰冷的牆壁竟逐漸開始變得溫暖。

這部電影核心的內容便是教育,主要是對於校方原來的“犯錯-處罰”的暴力式教育和馬修通過興趣與關愛的引導式教育做對比,很明顯影片宣揚的是後一種。在前一種的模式下,孩子們的內心被封閉,成長空間被封鎖,他們唯一的念頭就是服從,或者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內心充滿了“戾氣”,沒有任何的色彩,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任何的期待。而馬修的教育讓他們感受到了關愛,內心不再冰冷,感受到音樂的美好,瞭解了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值得他們去探索。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夢想,對於自己的未來找到了更多的道路。對於哪種教育更好或是不好,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畢竟生活的背景不同。然而我們可以看到愛與美始終是教育裡最好的工具。

放牛班的春天 再看經典,又是發人深思的回味,10年高分作品回顧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只是需要有人教會他們如何飛翔。馬修,一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老師,卻為深牆裡的孩子帶去了溫暖,讓愛充滿了整個校園。看完整個電影后,儘管是一個悲情的主題,卻一點都不會感到悲傷,反而是內心被溫暖過後的一種滿足。《放牛班的春天》讓我們看到平凡背後的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