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別說永遠,一切皆有可能

前陣子,山西某學校的校長利用課餘時間,帶著學生跳鬼步舞的視頻在網上火了,不僅各大電臺、媒體記者紛紛報道,還引來許多知名實力媒體平臺的關注和點贊。這位與時俱進的校長因此成了“網紅”。

當被問及為什麼要教孩子們跳鬼步舞時,校長張鵬飛說,現在的孩子嚴重缺乏鍛鍊,自己的女兒就是其中很典型代表之一。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儼然成為了孩子們“忠實的玩伴”,長此以往,將導致孩子們近視,身體素質變差,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失去興趣。

永遠別說永遠,一切皆有可能

而學習鬼步舞,一來是利用孩子們的課間時間,可以保證孩子們有足夠的鍛鍊時間,增強體魄,陶冶情操,同時可以有效幫助孩子們依賴手機等電子產品,加上這種舞蹈目前非常流行,也很受孩子們的喜歡,還有助於加深師生關係,可樂不為?

當然了,這種“別人家的”校長或老師,有的會教鬼步舞,有的還會教唱歌,組合唱團呢,他就是《放牛班的春天》裡的代課老師--馬修。

這部豆瓣評分居高不下的經典之作《放牛班的春天》出自導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之手,而這位導演並非科班出身,他其實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古典吉他手,但因為之前有過同別人一起製作電影的經歷,積累了堅實的功底,才能將這部處女作拍出一鳴驚人的效果。

永遠別說永遠,一切皆有可能

《放牛班的春天》用倒敘和插敘的方法講述了一個代課老師通過音樂傳遞愛,來感化那群原本頑固不化,調皮搗蛋,有著性格缺陷的問題學生。

馬修來到這所“池塘之底”的學校前,對這所聲名狼藉的學校有所耳聞,在他來的第一天正是陰冷晦暗的冬天,在鐵門口看到一個叫貝比諾的小男孩在等著他的父母,但小貝比諾不知道的是他的父母在戰爭中已經雙雙死亡。

第一次上課,班裡的學生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那些叛逆到無法無天的學生們不怕他,也不想尊重他。還沒開始上課手拿包就被學生哄搶,直到那位人人望而生畏,奉行“鐵血”手段的校長出現才停止,即便這樣,他還是為了使學生免於被關禁閉而打了圓場。

這位生性善良仁慈,博愛大度卻又才華橫溢的老師跟麥神父一樣,其實他心裡也一直認為,沒有那個孩子生性是惡的,那些外表看起來破罐子破摔無可救藥的學生,其實理解他們的人都明白,他們的內心其實住著一個妄自菲薄的小可憐。

所以,在後來的很多事,比如手提包被偷,寧願被體育老師誤解也沒有說明真相;莫翰奇的母親來探訪正在被罰的兒子時,為了不讓母親失望而對其撒了謊;向校長申請自己處理班上犯錯的學生,而不是一犯錯就處罰,關禁閉。即便是處罰,會以另外一種更為積極有效能讓人真正認識到錯的方式來進行。

苦心孤詣,至情至性,智慧幽默!這位可愛的馬修老師因為對音樂的敏感,發現孩子們似乎對唱歌挺感興趣,說實話,那個階段的孩子,對音樂都不會排斥,畢竟,音樂作為一種能釋放人的心情,寄託內心的思緒的神奇存在,或許這晦暗的“池塘之底”能成為孩子們幸福童年的天堂呢?

永遠別說永遠,一切皆有可能

合唱團成立了,而馬修老師也開始創作一度發誓永遠不再觸碰的音樂。“永遠別說永遠”,確實是,誰知道以後呢?當孩子們尤其是莫翰奇那天籟般的嗓音,唱著那些聖潔安寧卻又積極向上的歌曲時,作為觀眾的我們,內心彷彿有一股乾淨清揚而令人感動的情愫在流動著。而這個合唱團,也彷彿給學校帶來了日漸明媚的陽光。

而當陽光照進“池塘之底”,孩子們內心的真善美猶如那需要光合作用的海藻,開始甦醒。那些曾經孤寂無助,傷痕累累,自暴自棄的靈魂也能被溫柔以待。

後來雖然也有波折,因為那自私殘暴的校長哈珊,馬修被迫離職,並且令他馬上就走,走之前不能再去見孩子們。失業伴隨著失意,悲情的氣氛,讓人一度心酸不已。

永遠別說永遠,一切皆有可能

善良會被傳染,心靈也能相通,在離開經過教師高樓的窗前的時候,班裡的孩子們從窗口扔出那些寫著他們對老師的愛和祝福的紙飛機,一隻又一隻。

在上車之前那個孤兒貝比諾跑著趕來,拿著一些簡單的行李,他一心是想要跟馬修老師一起離開,對他而言,恩師如父,而這,這也是最好的結局。

這位“過氣的音樂家,失業的代課老師”,卻能用一種超越倫理和階級的大愛精神,一種最深沉最厚重的人文情懷,救贖了孩子們,也治癒了許多人的心靈。

不完美,卻能讓人潸然淚下。馬修其實也有自己的喜歡的人,只是命運捉弄,最終只是將這份純潔美好的風景永遠地藏在自己的心裡。

猶如那清澈優美的歌聲,心絃和鳴,就像春天的燕子穿過柳葉,就像繁華盛開在溫暖熱情的陽光下,就像那魚兒在水底悠閒吐著泡泡,也像莫翰奇最後站在世界的舞臺上,從容地指揮音樂合唱團。

永遠別說永遠,一切皆有可能

擁有夢想的人,肩負傳播愛的使命的人,不做選擇題,只做證明題。所以,永遠別說永遠,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