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級亞馬遜大賣的旺季體驗究竟與中小賣家有何分別?

百萬級亞馬遜大賣的旺季體驗究竟與中小賣家有何分別?

近日,小編研讀了外賣Pratical Ecommerce對218名年收入超過500萬美元亞馬遜賣家的調研報告後,感觸頗深。除了一些值得一讀的數據組之外,小編還針對大賣們旺季選品備貨、上新推廣以及風險控制的戰略安排總結了一套實用教程,塊一起來看看吧!

一、選品上新

問題一:2018年旺季(11月-12月)的亞馬遜收入是多少?

百萬級亞馬遜大賣的旺季體驗究竟與中小賣家有何分別?

●100001美元或以上:60%

●50001至100000美元:5%

●10001美元至50000美元:10%

●10000美元或以下:25%

問題二:如何定位產品在亞馬遜上的競爭環境

百萬級亞馬遜大賣的旺季體驗究竟與中小賣家有何分別?

●過度飽和:20%

●競爭激烈:40%

●競爭力:30%

●競爭有限:10%

毫無疑問,這些大賣們在去年年終旺季都有著不錯的戰績,而絕大多數賣家也將之歸功於成功的選品備貨。我們將其的選品法則總結為:

百萬級亞馬遜大賣的旺季體驗究竟與中小賣家有何分別?

大部分受訪賣家的產品競爭力區間都是在激烈到競爭力之間,這意味著既要避免過於飽和的品類,也要確保產品有一定的市場空間,此外再根據其他條件進行篩選派出。例如去年增長最快的類別是電子產品、玩具、遊戲以及服裝配飾,相對應的賣家們就可以在這些大類中找到一些利基產品或推出自己的獨品。為此小編推薦兩款實用工具:

1、Commerce Inspector

通過Commerce Inspector,商家能夠分析競爭對手的銷售情況、發現新的競爭對手、找到更多熱門產品並瀏覽在線零售銷量超過30萬的產品。這個工具能夠幫助賣家更好的進行品類研究。

2、Hicustom.com

目前這個平臺深受許多國內跨境賣家好品。通過Hicustom,賣家可以自由對接優質供應鏈,同時自主設計自己的獨品,以確保在激烈的競爭中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時一件起訂、獨品入倉的平臺特色也很好地避免了跟賣和備貨的風險。

二、營銷推廣

問題一:查看和優化產品listing的頻率為多久一次?

百萬級亞馬遜大賣的旺季體驗究竟與中小賣家有何分別?

●每週一次:35%

●每月一次:35%

●每季度一次:5%

●很少,幾乎沒有:25%

問題二:亞馬遜廣告成本佔比?

百萬級亞馬遜大賣的旺季體驗究竟與中小賣家有何分別?

●無廣告成本:30%

●不到10%:35%

●15%至20%:20%

●超過20%:15%

顯然這些大賣們更多地將重心放在了Listing優化上。為此,小編也推薦兩款實用工具:

1、Jungle Scout

JungleScout的功能上面來說目前是市面上所有工具當中最完善的,而且數據精準度也是最高的,他的數據是根據數百位個產品的銷售節點用科學數學模型採集獲取之後再進行人工智能分析!

2、Sorftime

Sorftime致力於為全球亞馬遜賣家提供Amazon各站點各類目的市場數據,在幫助賣家提高數據統計、整理、分析解讀、決策支撐效率、快速發現未知利基市場的同時,倡導更加關注由消費者行為習慣形成數據所反應的不同市場特徵和差異,讓賣家更快找到合適的市場,更好的屏蔽風險、降低費用、縮短投資週期,從而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

許多品牌賣家常常覺得在亞馬遜上無法盈利。而解決之道在於正確理解消費者,並對產品組合進行恰當的推銷。

例如一些售價低於10美元的產品考慮到運輸成本和其他費用後,賣家通常無法在這個價格上獲利。因此,建議評估所提供的產品,如消費者是否會組合購買或批量購買?如果是這樣的話,每件商品的銷售費用就會大大降低,相對的運輸成本也會降低。

三、風險防範

問題一:對2019年亞馬遜的年終購物季有什麼預期?

百萬級亞馬遜大賣的旺季體驗究竟與中小賣家有何分別?

●增長率超過20%:50%

●10%至19%的增長率:15%

●沒有變化:30%

●跌幅超過10%:5%

亞馬遜的總收入每年增長超過20%,超過50%的產品由第三方賣家負責。但絕大多數賣家所面臨的風險則是來自平臺本身。規則的變化、自有平臺的推出以及平臺的篩查舉動的,經常讓賣家們牽一髮而動全身。而對此這些大賣的做法是建立獨立站或是多平臺銷售,通過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來分擔銷售風險。

綜上所述,在如火如荼的旺季進行時,賣家們一定要善用專業工具和後臺數據,進行合理地規劃和安排,也許,下一個百萬大賣就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