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一代權臣,兩江總督曾國藩的一生是我看過最勵志的故事

年少讀書不太靈光,七次科舉才中了秀才;三十多歲還是個愣頭青,得罪了皇帝和同僚,在官場舉步維艱;四十多歲練兵平叛,三次大敗自殺未遂;年近花甲又碰上“天津教案”,揹負賣國罵名,在世人誤解中鬱郁離世;且看“千古第一完人”曾文正公如何演繹自己的人生。

一、科舉期間-六考不中(28歲前)

6歲求學,怎奈天資平平,15年曆經七次科舉才中了秀才。第六次更是被考官登榜批評“文理欠通”,成了全市反面教材,這也是曾國藩生平第一次大挫折。好在他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教訓之後,在第七次科舉時終於中了秀才(22歲),次年中舉人(23歲),並在28歲時高中進士,結束了自己的科舉生涯,進京做官。

清末一代權臣,兩江總督曾國藩的一生是我看過最勵志的故事

曾國藩語錄

二、京官階段-十年七遷(29歲-41歲)

進京之後,靠著十二條日課的嚴格自我管理,智商和情商都稀鬆平常且沒有後臺的曾國藩卻實現了“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從小小的翰林院檢討做到了“省部級”的禮部侍郎,到了咸豐初期更是一人身兼五部,其火箭般的進階速度令人驚歎。

不過緊接著他就因為上疏批評咸豐帝“見小不見大、徒尚文飾、剛愎自用”而跟咸豐帝鬧掰了,更因為力主重判兩位要員,得罪了官場同僚,被眾人排擠,在京城官場舉步維艱。最後在趕赴江西鄉試的路上接到母親去世的消息,順帶結束了京官生涯回家守孝。

三、湘軍生涯-屢敗屢戰(42歲-53歲)

在家守孝不足半年,曾國藩奉旨興辦團練,保衛鄉里。為確保首戰必勝,他頂住了咸豐數次催促出兵的壓力,又眼看著好友江忠源和座師吳文鎔孤立無援命喪黃泉,苦心經營練兵兩年,信心滿滿奔赴前線,誰料首次出擊就遭遇了“靖港大敗”,曾國藩跳水自殺未遂被部下救起。

好不容易重整旗鼓攻佔了武漢,結果第二年立馬又被翼王石達開殺了個“湖口大敗”,曾國藩再次自殺未遂,然後就被石達開圍困在南昌城裡吊打,如果不是在最後關頭石達開被洪秀全調走回援南京,可能曾國藩也就止步於此了。解圍已經不易,還被江西地方官場排擠,處處碰壁舉步維艱。

清末一代權臣,兩江總督曾國藩的一生是我看過最勵志的故事

指揮湘軍

本想借著給老父守孝要挾咸豐給個巡撫實現軍政合一,誰知咸豐順坡下驢讓他安心守孝三年,乾脆連兵權都給他解了。

至此,奮鬥了大半生,時年46歲的曾國藩一無所有回到原點,在湘鄉老家閉門思過。經過一年多的大悔大悟,痛改自己前半生“矯激近名,揚人之惡,有始無終,怠慢簡脫”的毛病,回到官場後判若兩人,變的和氣謙虛,懂得人情世故,在堅守自己原則的前提下,終於在官場中也混的如魚得水了。就這樣,年近半百的曾國藩完成了自己的“中年變法”,迎來了收穫的季節。

二次出山的曾國藩接連收復安慶等地,軍勢大振,太平天國則由盛轉衰,此消彼長,終於在復出六年後,湘軍攻破南京城,剿滅了太平天國,建立了晚清第一大功。曾國藩受封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襲罔替,走上了人生巔峰,時年53歲。

四、總督時代-興辦洋務(49歲-61歲)

雖然早在1860年,曾國藩就已經受命署理兩江,但在攻破南京以前他的工作重心仍然是軍事,太平天國被剿滅後,曾國藩開始施展他的政治抱負,整頓吏治,救百姓於水火。在晚清的國際形勢下,面臨中國“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帶領洋務派“師夷長技以自強”,興辦新興企業,翻譯書籍,選派留學生,徐圖中興。1868年因為在剿捻中首倡河防之策有功,調任封疆大吏之首的直隸總督,但在隨後1870年的天津教案中,因主張向法國道歉,處死鬧事人員,結果從太后皇帝到朝廷、民間都大為不滿,甚至背上了賣國罵名,導致曾國藩精神受到極大打擊,回任兩江後不久就鬱鬱而終了。

清末一代權臣,兩江總督曾國藩的一生是我看過最勵志的故事

曾國藩語錄

總結曾文正公這一生,他受盡了各種挫折和磨難,卻在不斷的自省中越來越強大,他天資平平,遇到挫折也會像普通人一樣低落甚至自殺,但是凡殺不死他的都會讓他更強大,最終逆襲成一代偉人。他用自己的一生完美詮釋了一個資質平庸的普通人如何靠自身持續努力,成就不世之功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