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建水這裡竟藏著千年古茶樹,你知道嗎?

辛卯年春節剛過,滇南的氣候乍暖還寒。而紙廠古茶的話題,卻是日漸升溫。

在紙廠所處的建水,餐桌上,田地間,人們或驚奇或好奇地談論著紙廠古茶。《紅河日報》一篇關於紙廠古茶的報道一貼上網頁,紙廠古茶的話題便插上了翅膀,那兩顆古茶樹即刻被“移栽”到了許多網頁上,許多媒體人和探奇者,紛紛走向紙廠,走進神秘的紙廠古茶。

驚喜!建水這裡竟藏著千年古茶樹,你知道嗎?

紙廠村很小,170多戶人家擠在一起,躲在滇南大地的皺襞裡。就是這麼一個藏在深山裡小小寨子,卻不時醞釀出一些新鮮的話題。比如這樣一個山高皇帝遠的旮旯地,明朝年間就能造土紙,因造紙而得村名“紙廠”;又比如一個霸道一方的土匪,把附近村子都拿得服服帖帖,可就是不敢走近紙廠村,說是這裡的人心特別齊,從應天府遠道而來,駐足此地的第一天起,他們就擰成了一股繩;再比如改革開放後的某一天起,紙廠村人從田間地頭擼一把土,都能換成一疊疊嶄新的百元大鈔,說是這些土裡有很值錢的鉬。而擼土換鈔的話題還餘熱拂耳,紙廠發現古茶的話題又驟然沸騰。


驚喜!建水這裡竟藏著千年古茶樹,你知道嗎?

紙廠古茶,在紙廠村後的大丫巴,離村子半個鐘頭的路。實際上,在村頭老吳家屋後,就有幾棵古茶樹。老吳家那隻白狗,歡呼著把我們送出寨子,村民陳家旺帶我們登上小溪流淌的山坡,一個左轉彎,就跨入了千年古戰壕般的壕道,一股寒意倏然浸入肌膚。壕道兩面刀削般的陡壁溼陰陰的,茵茵的青苔上漫著細碎的水珠,斑駁的陽光穿透頭頂樹葉,如黃金一樣點點片片撒在路上,使得腳步不忍心去踩踏。


驚喜!建水這裡竟藏著千年古茶樹,你知道嗎?

戀戀走出狹長的壕道,陳家旺手指右邊的山坡說,一路走來都有茶樹,但古茶樹從這裡開始,連著幾座山都有。“瞧,那裡就有一棵!”我趕緊逃過溝坎,拉著樹枝走到古茶樹前,換著角度為古茶樹拍照。陳家旺被我們的興奮所感染,興奮地說:“走吧,更多更古老的茶樹還在前面呢!”說著聊著就來到一個“Y”字形路口,陳家旺指著左邊介紹,說這一帶就叫大丫巴,幾千畝森林裡都有古茶樹,左邊的山箐裡,有十幾米高的古茶樹,抬頭看樹梢,氈帽都看掉。茶樹上長著青苔,吊著古藤,看上去很古老,很古老,沒有千年長不出這樣古老的茶樹。我們說:“走,下去看看!”陳家旺搖頭說:“這裡箐深林密路難走,不去了。”我們有些惋惜,陳家旺看出我們的惋惜,連忙指著右邊說:“我們去老虎啃馬看,這裡的茶樹也一樣,很古老,很古老,而路卻要好走一點。”


驚喜!建水這裡竟藏著千年古茶樹,你知道嗎?

老虎啃馬?地名很怪!

“老虎啃馬。”我們沒大聽清,陳家旺又解釋,就是老虎把馬咬死的地方。陳家旺介紹,過去,這些地方不只有老熊,還有老虎、豹子,馬經常被老虎啃掉。現在,老虎、豹子不見了,但還有老熊,前年還有人被老熊把臉皮一把抓下來呢!陳家旺看出寫在我們臉上的懼怕,提著長把砍刀走在前面說:“不要怕,老熊要到秋天有果子吃的時候才會出來,這個季節見不著。”帶著幾分懼怕,跟著陳家旺走了十多分鐘,便進入了文學作品中描寫的原始森林:路是下坡路,往山箐深處走。腳下的腐葉很厚,軟軟的,像踩在海綿上,生怕陷下去;密密匝匝的樹木和茂盛的枝葉,遮住陽光,深幽的樹木間飄著神秘的白霧,使人想起山神公主曼妙的白紗;樹幹上長著青苔,蛇一樣的種種藤條,纏著這棵樹,又纏著那棵樹,像一張森林的保護網;橫七豎八躺著的朽木通過小傘樣的菌子延續著生命;高高矮矮矗立著的朽木,欲倒不倒地展示著生命的堅強;好像死了卻又發出新芽的老樹抒寫著希望,還有探頭仰望陽光的小花、小草……


驚喜!建水這裡竟藏著千年古茶樹,你知道嗎?

紙廠古茶,就生長在這樣神秘美妙,近乎原始森林的環境中。在這樣陡峭的深箐中,在這樣走路都要攀藤拽草的山坡上的古茶樹,肯定是野生茶樹,因為看不出一點人工種植的痕跡,而誰又會到這樣的地方來種茶呢!

其實,在這之前,我也不相信這會是野生茶。普雄鄉派出所的鐘所長曾跟我說過,紙廠背後的山上有許多古茶樹,怕是有上千年了。紙廠村的歷史也就幾百年,茶是要人栽的,即便是紙廠村人栽的茶,也不過幾百年曆史,哪來上千年的古茶樹?我不大相信,就一直沒親近紙廠古茶。辛卯年二月初十,鍾所長又邀約去看紙廠古茶,說是州里、省裡的記者都去看過了,還報道了。我便決定去看看紙廠古茶。去意已定,便坐上陳家旺的三菱越野車直抵紙廠,走進了神秘的大丫巴。

驚喜!建水這裡竟藏著千年古茶樹,你知道嗎?

森林的神秘美妙,更增添了我們探訪古茶的情趣。我們完全忘卻了老虎啃馬的兇險場景,忘卻了老熊抓人臉的恐怖畫面,眼前只有古茶樹的身影,耳邊只有古茶樹的話題。我們像快樂的猴子,一會兒攀藤飛躍,一會兒奔跑跳躍,在陳家旺的指點下,一次又一次地奔向一棵棵古茶樹,撫摸古茶樹,親近古茶樹,環抱古茶樹;一次又一次地為古茶樹照像,一次又一次地與古茶樹照像,把古茶樹的歲月,古茶樹的滄桑,古茶樹的神秘留在相機裡,留在了心裡。

我們坐在一棵兩人難以環抱的古茶樹旁,聽種過茶,制過茶,對茶能夠說出許多道道的楊先生聊茶。他說眼前這棵古茶樹和這一帶的古茶樹,都應該是野生古茶樹。他說古茶樹分野生型、過渡型和栽培型,栽培型的茶樹管理得很好,十幾年也才能長到手腕這麼粗,而在深山的野生茶,沒人管理,純粹自然生長,十幾年也就能長到拇指怎麼粗,面前的這棵茶樹,兩人都環抱不過來,沒有幾百上千年時間,長不了這麼粗。

驚喜!建水這裡竟藏著千年古茶樹,你知道嗎?

說紙廠古茶是野生茶,不只是紙廠古茶樹年代久遠,還因為紙廠人對紙廠古茶樹的認識過程。帶我們上山的陳家旺說:“過去,紙廠人用茶樹來燒炭。在滇南,炭有兩種燒法,一種是挖坑燒法,一種是壘窯燒法。不論是挖坑燒,還是壘窯燒,都要砍很多樹或樹枝。我燒過坑炭,天不亮地不明的上山,要爬許多松樹,剔很多樹枝,砍一堆的松枝,才燒得一挑炭,賣得幾角錢。過去的紙廠村人砍茶樹燒炭,可見他們不認識茶樹,更不知道茶樹的價值,不然,他們絕對不會砍茶樹燒炭。”村頭83歲的老吳也說:“過去村裡人管茶樹叫打油果樹,村裡人要麼砍了燒炭,要麼砍來做柴禾。這也說明過去的紙廠村人不認識茶樹,進而不知道茶樹的價值。從這一現象看,紙廠古茶不是人工種植的古茶,是野生古茶。”

大丫巴探訪古茶歸來,在村頭83歲的老吳家聊茶時,老吳的老伴笑呵呵地說:“都說山中沒有千年樹,世上沒有百歲人,想不到如今百歲人也有了,千年樹也有了。”在建水城文安府的“潤豐茶室”,一同上山的楊先生泡出一壺他去年採製的紙廠古茶,品著聊著,他說紙廠古茶生長在2300米左右的海拔,是野生茶。人工茶的白毫上有茸毛,野生茶沒有。野生茶的白毫一殺青就會變黑,人工茶不會變。紙廠野生古茶是甜茶,十分珍貴,野生古茶的湯色鮮嫩,清澈明亮,香氣濃郁,喝起來就是醇香,這醇香來自百年、千年古茶樹的精氣之凝聚!

“品紙廠古茶,得天地靈氣!”聽楊先生的話,該是茶道之人了!

原標題:驚喜!建水這裡竟藏著千年古茶樹,你知道嗎?

審核:周健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