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覓“機”!建水縣紫陶產業平穩復產


“危”中覓“機”!建水縣紫陶產業平穩復產

“危”中覓“機”!建水縣紫陶產業平穩復產


多措並舉 政企攜手合力推進復工復產


在建水紫陶文化產業園區,建水知名紫陶企業“銘窯昌泰”自2月24日復工以來,柴燒的第一批紫陶作品已經出窯,等裝盒完成後,將由經銷商投放市場。


“危”中覓“機”!建水縣紫陶產業平穩復產


“目前已經有三分之一的工人返崗復工,一部分外地工人隔離期滿後也將回到崗位抓緊生產。”企業負責人、建水紫陶協會代會長李立華介紹,因為疫情影響,經銷商和零售商年前的備貨積壓嚴重,訂單減少,導致生產企業只能部分復工。


“危”中覓“機”!建水縣紫陶產業平穩復產


為了儘快幫助紫陶生產銷售企業恢復活力,建水縣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主動上門走訪,收集企業困難和訴求,全力服務紫陶企業復工復產。


“通過我們的走訪排查,發現企業需求集中在防護用品和資金週轉這兩個問題上。”建水縣紫陶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顏乾介紹,針對企業需求,建水縣不僅以成本價為企業協調購買防護用品,還通過“不收取保證金、貸款費率低、手續簡單”的“紫陶貸”等扶持性貸款,為企業解燃眉之急。


“危”中覓“機”!建水縣紫陶產業平穩復產


3月13日,建水縣廣周陶藝店負責人何廣周剛剛提交了50萬元的貸款申請。“我們急需一筆資金度過眼下的難關,能夠貸到款項真是幫了大忙。”


據介紹,建水紫陶協會的270多家會員單位基本上都已經復工生產,其中有60多家企業在疫情期間提交了貸款申請。“政企攜手共克時艱,讓紫陶生產企業發展信心十足。”李立華說。


“危”中覓“機” 直播銷售彌補“空窗期”


在盡力幫助紫陶生產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面對銷量下滑的市場困局,建水縣化“危”為“機”,由建水“紫陶匯”(一款專門銷售紫陶製品的App)與網絡主播聯姻,通過一根網線連接了商品和消費者,把網絡直播平臺變成了紫陶產品銷售的“主戰場”。


“危”中覓“機”!建水縣紫陶產業平穩復產


“春節黃金週本來是紫陶的消費旺季,但因為疫情影響,遊客銳減,傳統門店銷售陷入低谷,所以我們創新方式,選擇直播銷售。”紫陶匯創始人、紅河恆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普建文介紹。


3月8日,“建水紫陶品鑑會”在“一直播”平臺推出,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向網友們推介建水紫陶。短短數小時的直播,點擊量達310萬次,網友們紛紛下單訂購紫陶產品,截至3月10日12時,網絡銷售額已達113.44萬餘元。


“危”中覓“機”!建水縣紫陶產業平穩復產


“下一步,我們或許也會和電商平臺洽談合作。”在瞭解到直播銷售紫陶的情況後,雲南仁燁堂紫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金麟表示,作為一個已經擁有完善銷售體系的紫陶生產企業,電商力量的注入或許會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一些新的積極變化。


“危”中覓“機”!建水縣紫陶產業平穩復產


“寒冬只是暫時的,我們對紫陶市場有信心。”金麟說,玩陶品茶是修養身心的一種生活方式,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重視,紫陶仍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作為紫陶生產企業,還要注重新產品的研發來引導市場。”金麟表示,疫情過後,供給側的創新也將助力紫陶產業發展。


“建水紫陶”是建水縣的一張靚麗名片。近年來,建水縣把紫陶產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支撐點,圍繞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全國紫陶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和紫陶小鎮建設,推進人才、雙創、金融、智慧、文旅、誠信“六大紫陶”建設,全面加快紫陶產業優化升級,全力把紫陶產業打造培植為區域性特色品牌產業。2019年,建水縣榮獲“中國紫陶之都·建水”稱號,紫陶產值達34.06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