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也許你沒聽說過羅旭,因為你不是雲南人。在雲南,當地人把他的建築和楊麗萍的舞蹈並稱為“雲南兩大國寶級藝術”。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雲南建水,一個本來就好玩的地方,2019年7月份之後就更好玩了,螞蟻一樣離不開紅泥土的羅旭,又建成了他的另一個巢:建水蟻工坊。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老羅是那種第一眼看去只見鄉土不見繁華的農民。正象他自己說的,他自己就是雲南,符合雲南的所有性質特徵:雖從未大富大貴但卻沒餓死過,衣食無憂、又懶又憨、悠哉遊哉。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這個農民模樣的人,曾經是董事長、總經理、建築工、舞臺演出編導,做這一切時是因為挺“好玩”,放棄這一切時是因為“不好玩”了。“一旦錢包滿了,理想就消失了,就沒有那些好玩的東西了。”這是羅老的原話。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不要被老羅農民一樣的外表騙了。在他那紅土地般溝溝壑壑的皺紋包裹的腦子裡,其實亂七八糟地堆放著東方禪意、歐美哲學、江南絲竹、西方交響樂詠歎調,甚至還有些令人耳紅心跳的等等東西。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所以看他的作品,背景音樂可以選擇東方的,西方的,恬靜的,激越的,都會毫無違和感。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這麼一個圖案,不瞭解建水陶的人會認為是燒好一個陶之後沾上色彩由著性子在上面作畫。其實那不是平面的上色,是陰刻之後陽填上彩泥。這樣一個陶,從選泥到拉坯、精雕陰刻、彩泥陽填、燒製成陶等,總工序超百個。這一百道工序,會在不同陶人的藝術靈感中突然迸發出百種倍數的可能。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坊的LOGO,反覆出現在不同的作品裡。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這些,都是興於明清的建水紫陶通過老羅那個複雜的腦子破譯後再簡單化地製作出來的東西。老羅對自己的作品從來不作創意表述,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於是有人看到了狂燥有人看到了清淨,有人看到了肉慾有人看到了皈依,有人看到了悲劇有人看到了詼諧。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建水紫陶的坯土是紅色粘土,被填上含硅的白色粘土,再敷上灰綠的、淺絳的、橙黃的天然彩泥,便極大地彰顯了建水紫陶的藝術表現力。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煉製時高於一般陶的溫度、低於一般瓷的溫度,又是另一種表達方式。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陶在這裡輕輕放下所謂的殿堂藝術品的身段,幻變出現實的生活狀態。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坊的前身,是建水郊區一個廢棄的水塘子,和水塘子旁邊一處廢棄的窯。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老羅原來的設想是用陶紅的磚打造,因貨源出了點問題,老羅決定自己造白色磚再隨意塗上顏料,於是每一塊磚都成了蟻工坊的LOGO。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你會發現這裡和其他的文旅項目不一樣的,不僅僅是荒誕但“好玩”的外型。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這裡集建水陶的生產、銷售為一體,包含陶主題民宿、餐飲、大師工作室、遊客體驗空間、實習生創意空間等的微綜合文創園區。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但它的風格究竟是質樸還是空靈,是宗教還是民俗,沒人會給你、也沒有必要有個什麼說法,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如果實在不想燒腦去思考,那麼放開心情去逛逛也很棒,有吃有喝有玩,拍個照片打個卡,“好玩”就行。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整個建築群用虛實相間的“LOGO磚”搭建,風可以在這裡自由地來回流動,無拘無束,就如老羅的思想。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每一個建築,有可能是老羅一場哲學思考的結果,也有可能是他一時性起的任性,就象這個造型。誰知道他在想什麼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這些建築物,象窯場煙窗,象宗教圖騰,從性崇拜方面解釋也沒人反駁你。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陶藝化的文筆塔。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坊。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小蟻客棧,螞蟻們住的地方。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螞蟻們找吃的地方。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螞蟻們耍的地方。

其實這不是老羅的第一個建築作品。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他的第一個品是昆明的土著巢,第二個作品是彌勒的東風韻藝術小鎮。這些都已成為遊客喜歡打卡的網紅旅遊點。

蟻工羅旭和他的新巢

老羅的蟻工坊,不管如何天馬行空的“好玩”,它的主題始終沒偏離過“陶”。你可以一點都不瞭解陶,但你因為“好玩”來了,走的時候,那個陶已刻在了你的腦海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