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顧客用陶有感:願紫陶飛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文 / 轉山

看顧客用陶有感:願紫陶飛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一位顧客分享來幾張照片,他用選購的建水紫陶罐來裝食鹽和糖。我看了心裡還頗有幾分感慨:真是有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意味。

這詩句雖是對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榮枯興衰的敏感體驗,但是在這個情景中用來聊聊紫陶的用途,倒也不失貼切的意義。

以前建水流傳著一句話:堂前無紫陶,必是俗人家。一方面是說紫陶的典雅與貴氣,但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紫陶是當時一些權貴富豪之家才能擁有得起的器物。

看顧客用陶有感:願紫陶飛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但其實,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裡曾分享過的,紫陶在以前並不是如現在一樣作為茶器使用,而是更多地用於日常居家的什物。它可以是一件高雅的賞器,一個精心裝飾的菸斗,一件文韻十足的書房雅物;同時也可以是尋常老百姓家裡一個普普通通的米缸、麵缸、食器或花盆。

於是我們今天才能聽到“用紫陶炊具盛藏食物,隔夜不餿;用紫陶壺泡茶,純正不變味;用紫陶花瓶插花,經久不凋···”這樣流傳下來的評價。

看顧客用陶有感:願紫陶飛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今天還和製陶的一位師傅聊天,說起紫陶這幾年的發展,他感慨,要是紫陶在江浙沿海一帶經濟發達的地區,其實早就該火起來了;命運將它安排在滇南邊疆之地,差一點就失傳了。

看顧客用陶有感:願紫陶飛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我補充說:“雖然有很多外部的因素在推動,不管是政府、各種組織還是各種活動,但紫陶能夠這麼快發展起來,根本原因還是這東西本來就有很多優點;不管是搭乘普洱茶的東風也好,還是顧客間口口相傳也好,總之是要親自使用的人心裡認可,才會有發展壯大的基礎;如果人們用一次失望一次,它是永遠也不會發展起來的。”

看顧客用陶有感:願紫陶飛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顧客開玩笑:“我家的廚房和茶室都要被紫陶佔領了。”謝謝您的認可,我希望每一位曾經半信半疑選擇紫陶的人,最終都會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優點,讓紫陶真正成為日常居家的一件好器物。

再次謝謝來自浙江的顧客truman的分享☕️

看顧客用陶有感:願紫陶飛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