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汽車沒汽油」 呼吸器來了 必需的藥物卻短缺


美國「有汽車沒汽油」 呼吸器來了 必需的藥物卻短缺

紐約急難當局展示一臺呼吸器。(美聯社)

對抗新冠病毒疫情大量病患湧入,現在醫院更面臨藥物短缺的問題;如果缺少這些藥物,接受插管治療的病人將承受極大痛苦。


根據醫療集團Vizient本週發佈的資料,接上呼吸器病人必需的鎮靜劑、止痛藥和麻醉藥等藥物需求大增。藥品部門主管齊斯特納(Daniel Kistner)說:「現在面臨的藥品需求是前所未見的。」而且目前供貨的速度,遠遠不及需求。

此外注射藥物還需要21天的殺菌期,無法光靠徹夜趕工就能出貨。如果生產呼吸器的產線全開,但藥品沒有跟上,齊斯特納形容「就像光有汽車但沒有汽油」。

當新冠肺炎患者出現急性呼吸窘迫(ARDS),接上呼吸器將能保命,但若不用藥將非常不舒服;被插管的病人需要普洛福(propofol)、芬太尼(fentanyl)等麻醉、止痛藥。麻州Sturdy紀念醫院呼吸和重症照護醫師穆爾斯(Alix Morse)說:「沒有藥物協助,病人會想將呼吸管拔出來;身體沒有配合呼吸器運作,將造成肺部損傷。」

美國「有汽車沒汽油」 呼吸器來了 必需的藥物卻短缺

加州一名技術人員安裝呼吸器。(美聯社)

Vizient也向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提出增產藥物等建言,FDA也樂於接受。

在新冠肺炎重災區喬治亞州阿爾巴尼,Phoebe Putney紀念醫院不只因病人大增導致用藥量暴增;醫師香緹‧亞克斯(Shanti Akers)也表示,呼吸窘迫嚴重的病患,可能得接上呼吸器長達兩週甚至更久,因此需要更多藥物。

關注藥品供應問題數年的猶他大學藥師艾琳‧福克斯(Erin Fox)點出問題表示:「大部分的藥廠只有剛好足夠出貨的量;很少公司有三個月或六個月的存量。當疫情爆發,三個月的量可能一週就用完了。過去為了避免囤貨,藥商會將採購量依照過去訂單管控。」

另一個問題是,這些藥品價錢便宜利潤不高,製造的藥廠並不多。因此福克斯認為,政府應出面下令提高產量。

她說:「這些藥廠應該捫心自問,為了提升產量和讓生病的民眾得到治療,到底做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