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問時,永遠不要讓孩子等一等"

曾經紅透半邊天與鄧麗君齊名的華人歌手陳美齡,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主動放棄歌唱事業,隻身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兒童心理學。39歲獲得了斯坦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完成了從歌星向教育家的華麗轉身,還成功把三個兒子都送入全球名校斯坦福大學。

在她總結的育兒經驗裡有一條是:“孩子發問時,永遠不要讓孩子等一等”。她還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她在煮菜,孩子跑過來問:“媽媽,媽媽,天為什麼是藍的?”雖然陳美齡根本回答不了,可還是把火關了,說:“你問的真好,等一下我們一起去找一個答案。所以就算是炒菜,我也是絕對不會要他等一等。”

陳美齡這樣做,不僅是及時地保護、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和想象力,更是明確地告訴孩子,你在媽媽心裡是VIP,是被重視、被深愛的孩子。

對此,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即使我們非常贊同這個道理,在實踐中落地也是相當困難。

比如,蒙臺梭利在她的書中曾記錄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孩子和媽媽在路邊等紅燈,此時遠處教堂的鐘聲響了,綠燈也亮了,孩子想聽完鐘聲再走。如果你是孩子的媽媽,會怎樣做?是拖著孩子趕緊過馬路?還是等他聽完鐘聲再走?

我自認為平時遇上這樣的情況大多能給孩子耐心,她看到天上有飛機飛過,興奮地叫我一起看,我也會停下手裡的活兒去陪她看。她在路邊見到有趣的事物不肯走,我也願意停下來等著她。但是,今年2月份的一天,卻發生了一件嚴重的讓我追悔莫及的事。

那天傍晚,我正在家裡跟客戶打電話,這時,在外玩耍的糖心兒回來了,一進門便大喊著“媽媽”衝到我的房間,我趕緊把她哄到客廳去玩,告訴她“媽媽在打工作電話”,叮囑她不要進我的房間,然後回到房間還隨手鎖上了門,繼續打電話。

沒兩分鐘,糖心兒返回來,發現打不開我房間的門,開始著急,瘋狂拍門,大哭起來,我頓時心驚肉跳,匆忙掛斷電話。一開門,糖心兒就哭著撲到我身上,小腦袋埋在我的衣服上,拼命地抹著鼻涕眼淚,我真是愧疚極了,輕輕拍著她的後背,連連安撫:“對不起,媽媽剛才在打電話,現在不電話了,陪你玩吧。”孩子漸漸止住了哭聲,剛才她發現被我鎖在門外的那一刻,或許以為媽媽不要她了,短短一分鐘,也著實嚇壞了!

這件事讓我十分懊悔,因為在那一刻,孩子被忽視了,她感到恐慌和被傷害。孩子需要被看到,被聽到,他們需要第一時間裡得到大人的重視,從而明確自己是被愛著的。可是,我們總是把太多事情置於孩子之前。當然,孩子不是不能等我們做完所謂重要的事,但需要跟他們先好好商量,如果孩子不同意,我們就要認真掂量一下究竟誰更重要的問題。

“究竟是誰可以等”,這個問題考驗的其實是我們為人父母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