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美食特产:腊肉炒粉皮,good,verygood

恩施土家美食特产:腊肉炒粉皮,good,verygood

腊肉炒粉皮

恩施土家美食特产:腊肉炒粉皮,good,verygood

腊肉炒粉皮

恩施土家美食特产:腊肉炒粉皮,good,verygood

腊肉炒粉皮

恩施土家美食特产:腊肉炒粉皮,good,verygood

腊肉炒粉皮

恩施土家美食特产:腊肉炒粉皮,good,verygood

腊肉炒粉皮

恩施土家美食特产:腊肉炒粉皮,good,verygood

腊肉炒粉皮

腊肉、粉皮,这些现代人似乎不值得一提的土东西,却让我总能感觉到厚重的温暖。多年在州城从事土家菜研发的我,总对故乡崎岖山路、清凉山泉、山间梯田、瓜果田园等忘不了,如同我的胎记般轻描淡写长在我身体一个柔软的角落,然后,总能若隐若现地出现在生活的某个片断中,成为剪不断的牵挂。

记忆中,母亲做这道菜特认真,先是选好肥瘦相间的猪后臀肉,用温水洗净,放在铁锅里煮熟,切成薄片。然后将洋芋粉放进大瓷碗里,连同少量的洋芋丝搅拌成糊状。一切准备就绪后,妻子则很配合地往灶膛里加些干柴。锅一热,母亲熟练地将洋芋粉糊呈画圆动作泼进锅里,迅速用锅铲轻轻压,边压边翻,直到压成硬币厚的粉皮后,就用双手捞起平摊在楠木砧板上,随后将其切成菱形方块待用。

在“小点火,小点火……”的唠叨声中,母亲将腊肉片放到锅里炒,边炒便将沥出的油用锅铲舀进早已备好的土碗里,随着葱、姜末、碎红辣椒下锅,一块块的粉皮也倒进了锅里。在一阵清脆的锅铲碰撞声里,腊肉变得棕红,粉皮晶莹爽滑,香气开始四溢。这时,母亲不急于起锅,她还要放些蒜泥,沿炒锅边淋点水,迅速盖上锅盖捂一会儿,母亲说,让蒜味进入腊肉和粉皮中,这样会更加色美味香,回味悠长。

一顿地道的土家菜让我们的肚皮个个胀得圆圆的。临走时,母亲不忘从大木箱里舀了几大碗洋芋粉要我带上,父亲则从火坑上方取块腊肉跟在后面,边往车里塞边说:“今天炒少了,你们没吃好,多带些到城里去吃。”

我将粉皮炒腊肉这道菜带到了州城,在我的店里,我制作出来供食客们品尝。意想不到的是,不仅本地客人喜欢,异国他乡的客人们更情有独钟。前些日,两名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来店里吃了腊肉炒粉皮后,连竖大拇指,高呼:“good,verygood!”一旁的导游也乐呵呵的。临走时,我请老外签个名,他们留下了几句我看不懂的英文。请人翻译,上面说:“有你,有我,我味来。”呵呵,是腊肉炒粉皮留下的情结,更像我们土家菜的广告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