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群音之猛龍過江•許美靜


香江群音之猛龍過江•許美靜

(一)

某年,東南亞接連發生一系列神秘死亡事件,當地警方束手無策,只好邀請著名偵探——柯南破案。

柯南對多處現場進行調查後,問毛利小五郎:“元芳,你怎麼看?”

小五郎回答:“依我多年經驗分析,這是一起變態狂魔所犯的系列殺人案件。”

柯南問:“動機是什麼?”

小五郎答:“這個,有可能是精神問題,又或許從小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柯南沉思良久,一語不發。

……

新加坡最大的精神病院。

主治醫師拿著柯南遞過來的照片,仔細辨認後說:“不錯。這個人來我們這裡做過檢查,因為她在2006年跟蹤一個陌生人進了一家酒店,並向對方高喊‘Call Me God(叫我上帝)’,讓對方向她磕頭。經過我們檢查,她患有精神分裂症。”

小五郎很得意:“看,是不是,我就說兇手是瘋子嘛。”

柯南站起身來,望著窗外,說:“真相只有一個!案子已經破了。她既是‘兇手’,但又和她無關。”

小五郎一臉疑惑:“Shit,真相到底是一個還是兩個?怎麼又是兇手又無關的?”

柯南答道:“因為這些死亡事件都是自殺,不過,她是自殺的誘因。”

……

返回日本的飛機上。

小五郎仍然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怎麼回事?”

柯南問他:“你有沒有發現,所有案件現場都有一樣東西?”

小五郎恍然大悟:“對,現場共同的東西是——屍體!”

柯南無語凝噎:“笨蛋,是一個歌手的唱片。”

小五郎奇道:“啊?沒留意呀,是誰的唱片?”

柯南緩緩說出三個字:“許—美—靜!”

小五郎張大了嘴:“是那個1994年出道,很紅時又突然隱退的許美靜?”

柯南說:“正是。自殺現場都有她的唱片,所以,她就是誘因。”

小五郎撓撓頭:“這是什麼道理?”

柯南:“一種音樂如果節奏忽慢忽快,就可能導致聽覺失衡,進而情緒激動。而許美靜的歌,把這種失衡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是名副其實的’死亡之音’。”

小五郎繼續問道:“那你又怎麼知道她去看過精神病醫生?”

柯南:“首先,能賦予歌曲如此神奇魔力的歌者,必定內心也是孤獨和憂傷的。其次,有一件事讓許美靜常年鬱鬱寡歡,精神飽受折磨,最終會無法承受而爆發,大鬧酒店只不過是個導火索。”

小五郎:“是什麼事?”

柯南解釋:“熟悉許美靜的人都知道,她的歌,至少有百分之四五十,是由一個叫陳佳明的人創作的,包括知名的那幾首。為了他,許美靜甚至婉拒李宗盛加盟滾石的邀請。不用想也知道,這又是一出日久生情,有緣無分、黯然分手、無疾而終的戲碼,許美靜本來生性孤僻,加之情傷難愈,只能在2000年退出歌壇,進行調整,可是始終鬱積於胸,無法自拔,從而精神失常。”

小五郎嘆口氣:“真是可惜,她的歌很好聽。”

柯南也嘆口氣:“那些情歌唱的好的人,大部分都是痴情而有故事的人,經歷情路坎坷,致使遍體鱗傷。唯有真情付出,才會人、歌合一,給聽者以聽覺和心靈的震撼。”

……

不久,東南亞媒體登出一則報道:經調查,70%的30歲以下自殺者多是許美靜的歌迷。在30萬自殺者自殺現場發現了許美靜的磁帶、CD等。


香江群音之猛龍過江•許美靜

(二)

以上雖是遊戲之作,但自殺者多為許美靜歌迷的報道卻是真實的。不知大家感受如何,反正我聽她的歌,確實有一種“幽冷”的感覺,歌聲悽怨迷離,歌詞灰暗頹廢,聽多了心情低落。那麼當歌曲和現實在某一點上達成共鳴時,有人想不開也是可能的。


前面提到,馬來西亞人巫啟賢於新加坡求學時,和幾名興趣相同的同學,組建了一個叫做“地下鐵”的音樂小團體。1983年,“地下鐵”在新加波裕廊初級學院舉辦了一場作品發表會,結果引起轟動,隨即與“水草三重唱”“雅韻小組”等組合及梁文福等音樂人,掀起一股本土音樂創作風潮,這便是新加坡人一直念念不忘,引以為榮的“新謠”(新加坡民謠)運動。

“地下鐵”共有四男四女8名成員,如今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還能讓人記住名字的,除了巫啟賢外,大概只有陳佳明瞭。

我認為,陳佳明最值得誇耀之處,不是寫了《太傻》《過火》《一生愛你千百回》等幾首耳熟能詳的歌曲,而是為華語歌壇挖掘和打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歌手——許美靜。


香江群音之猛龍過江•許美靜

許美靜和陳佳明

話說,1992年,已成為音樂製作人的陳佳明參加某次活動,路過化妝間時,突然聽到裡面有人輕聲哼唱“大姑娘美來,大姑娘浪”, 他很是激動,立即推開虛掩的房門,有心會會這位“浪蕩之人”。屋內,一個十八九歲的小姑娘正在換衣服,裙子拉鍊剛拉了一半,見他貿然闖入,又是嬌羞又是嗔怒,一句“抓流氓”尚未出口,陳佳明快步走近,溫柔地將拉鍊替其拉上,並道:“新加坡再也找不到像你這麼美的聲音了。”姑娘一陣眩暈,等稍稍清醒,陳佳明已留下一張名片和一句話離開了。他說的不是“姑娘,你該減肥了”,而是“我們還會再見面的”。

你看,陳佳明的撩妹技術高不高?那是相當地有水準啊。據聞,此事之後,新加坡警方抓捕了不少擅闖女化妝間的色狼,全部自稱是音樂人,還振振有辭:“我們是來發現歌壇新星的,順便幫她們拉一下拉鍊而已,陳佳明就這麼幹過。”警察一拍桌子:“陳佳明是往上拉拉鍊,你們是往下拉,他媽的能一樣嗎?”

不要問,這個姑娘,就是許美靜了——當時還叫許美鳳。她在當年參加新加坡華裔小姐大賽,奪得了友誼小姐和最上鏡小姐兩項榮譽,跟著組織者四處宣揚“愛和和平”,因此遇到了陳佳明。

許美鳳看著陳佳明留下的名片,不由得有些心動,要知道,她參加選美時,遭到了在修車廠工作的父親和在五金公司上班的母親的極力反對,他們認為,女孩子家不應該拋頭露面,況且還要在大庭廣眾之下穿泳裝。再說即使選上了又能如何,真以為麻雀可以變成鳳凰?那時,正值青春期的許美鳳多少有點叛逆,父母越反對她越要參加。現在雖然如願以償了,但接下來何去何從就迷茫了,不需一年,甚至幾個月,誰還記得她這位友誼小姐和最上鏡小姐?到時回到家中,父母一定繼續嘮叨。所以,成為歌手,不啻為一個絕佳選擇,反正自己也挺喜歡唱歌。

1993年,許美鳳在陳佳明的幫助下,踏入歌壇,次年發行了由陳佳明親自操刀製作的首張專輯《明知道》。不僅如此,就連許美靜這個名字也是陳佳明的老婆彭秀梅給改的。彭秀梅覺得,“美鳳”一來太俗氣,二來香港有個李美鳳拍過三級片,臺灣有個璩美鳳流傳過“小電影”,讓人容易產生聯想。而“美靜”,又美又靜,不僅符合所唱歌曲的特質,與本人性格也很合拍。

1996年,陳佳明火力全開,為許美靜接連製作了兩張大碟《遺憾》和《都是夜歸人》,使得許美靜名動江湖,聲震武林。

1997年,許美靜攜臺灣、東南亞新晉歌后的聲威進軍香港,以新歌+精選專輯《靜聽精彩十三首》,雄霸IFPI銷量排行榜冠軍三週,並且年度銷量達到3白金(15萬),是該年總銷量亞軍(冠軍張學友)、女歌手銷量冠軍。這個成績可不簡單,她是有史以來非港籍女歌手第一個取得年度冠軍的人(後來王若琳也取得過冠軍),而且憑藉的是一張國語專輯(13首歌裡僅有兩首粵語歌)。

1998年,許美靜又發行了粵語專輯《好美靜》以及粵語EP《一場朋友》。《好美靜》的成績同樣不俗,蟬聯IFPI銷量排行榜兩週冠軍。同年主演了杜可風導演處女作《三條人》。


香江群音之猛龍過江•許美靜

《靜聽精彩十三首》

因此,別看其他臺灣或者東南亞歌手出了多少張粵語專輯,拍了多少部名導電影,真正靠銷量說話的,還得是許美靜,只不過她太低調、太安靜了。

2000年,在推出至今為止最後一張專輯《靜電》後,許美靜淡出歌壇。一直等到2006年,爆出“大鬧”酒店事件,大家才知道,她的精神出了問題,不禁讓人扼腕長嘆,惋惜唏噓。

關於許美靜淡出歌壇和發瘋的原因,很多人都認為是為情所困,並指向了大她十多歲且有家室的陳佳明,不過這些事,也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了。

許美靜在《迷亂》中唱道:“結果有誰,在乎真偽,愛那麼徹底,還心碎,每個美夢,飄忽難懂,每個承諾,如此的朦朧……這一切難以說明,錯與對。”

寫出此歌的人,只能是陳佳明,唱出此歌的,也只能是許美靜。


香江群音之猛龍過江•許美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