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一個育兒博主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孩子在幼兒園尿床了,媽媽接園的時候,當著老師和其他家長的面教訓孩子。

“都快上中班了,還尿床!羞不羞?”

孩子尷尬地用手去捂媽媽的嘴,被媽媽一把扒開,斷續問老師:

“老師,孩子這年紀還尿床正常嗎?在家裡有時也會尿……”

孩子臉上掛不住了,把媽媽往一邊推:“我沒有”

媽媽不依:“這孩子還學會撒謊了,尿了就尿了嘛”

孩子終於大哭:“就沒尿,就沒尿……”邊拉著媽媽往外走

“在家我們很注意他的衛生習慣培養的,有尿還不知道和老師說……”老師把食指放在嘴上示意家長別再說了。

孩子雖小,可也有尊嚴,自己的糗事被公之於眾,還被當眾批評。如果是敏感一點的孩子第二天去學校都抬不起頭來吧。

相信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讓她丟一次臉,長點教訓。但孩子能從中學到什麼呢?孩子情緒失控的情況下,記住的更多的是媽媽的不包容,被別人圍觀的窘迫。家長可長點心吧,人前教子,並不高明。

把孩子尊嚴踩在腳下,這種不分場合的教育實在令人無法認同。

生活中,這種把羞辱當教育的父母不在少數。

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父母不給面子,是多少孩子的童年陰影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被當作父母與親戚們的談資。不管好的還是壞的,父母都愛抖出來開玩笑、討論。

有一期《圓桌派》,竇文濤就問出了這個困擾中國孩子多年的問題:“為什麼很多父母喜歡消遣、貶損孩子?”

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你看他胖得跟豬一樣。”

“你看他黑的,跟個煤球似的。”

“我們家那小子就是個笨蛋,扶不起的阿斗。”

父母沒有把孩子當成和自己一樣平等的人,而只當是屬於他們的一件物品,可以隨意評價,而且大多時候是負面的評價。孩子做得好,很少當眾誇,犯了錯卻大加宣揚,以為越當眾貶低,越能激發起孩子的上進心。

小時候,媽媽就特別喜歡在親戚面前揭我的短,尷尬的我頻繁給媽媽使眼色,可她當沒看見。

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毋庸置疑,父母這樣做不是故意跟我們過不去,他們只不過期待我們能改正錯誤。但是方式不對愛真的會帶刺。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毀掉一個孩子最佳的做法就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將他貶到卑微的地位上。

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中國父母為什麼喜歡當眾教育孩子?

有一句古話:“人前教子,背後教妻。”傳統觀念認為,“人前教子”利用孩子好面子的心理,當眾指出孩子的不當行為,讓孩子產生羞恥感,產生“知恥而後改”的效果。但是這種方法其實是非常粗暴且不科學的。

家長錯把羞恥感當內疚感

“人前教子”的初衷是藉助權威的力量,希望孩子在眾人的注視中,認識到錯誤,產生羞愧感,從而修正自己的行為。羞恥原本是用於幫助人們建立社會規範、社會道德的,當有人違反社會規範或道德時,來自周圍人的譴責就會令人產生羞恥的情緒,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遺憾的是,但是很多人搞錯了。真正會讓人深刻認識到自己錯誤的,是內疚,而不是羞恥。

內疚感VS羞恥感

內疚是經過自我反省,意識到自己做了某件事,傷害了他人,感到自責。為了降低內疚感,人們會嘗試去修正、彌補,以重新獲得他人的認可。

羞恥感是一種直接針對自我的情感,是生動而痛楚的。它讓我們貶低自我的價值。很多時候它不需要以“我做了不好的行為”為前提。

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內疚的時候是事錯了;羞恥的時候是人錯了。

內疚感會讓人產生改變動力;羞恥感卻讓人陷入絕望、自我懷疑。

關係學家周梵說:“無論是父母對孩子,還是伴侶之間,人們總以為讓對方感到羞恥會讓對方反省,事實上,自我改變是需要力量的,而罪惡感能最快扼殺力量。越去評判譴責他人,就越剝奪了對方改變的力量。”

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羞辱感不會讓孩子變好,只會毀掉孩子

① 羞辱感首先毀掉的是孩子的自尊

自尊是一個人的脊樑骨,脊樑骨都被折斷了,孩子還怎麼立得起來呢?英國著名作家毛姆說:“自尊心是一種美德,是促進一個人不斷向上發展的一種原動力。”

只有當孩子擁有強大的自尊,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值得被接納的,才會在乎別人的看法,努力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道德規範。而我們一次次不分場合的責罵,羞辱孩子,只會澆滅孩子變好的願望,一生處於自我懷疑中。

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② 羞辱感造成孩子逃避型或攻擊型等極端型人格

經常被羞辱長大的孩子,容易產生性格上的缺陷。羞恥感讓人輕視自己,一般會出現兩種極端的模式:一種是逃避型人格。為了保護自己,情緒陷入麻木,不管你們怎麼說,我都無所謂也就是常說的沒臉沒皮。另一種是攻擊型:惱羞成怒,你越這樣說,我越這樣做,“破罐子破摔”。

③ 羞辱感壓抑孩子,破壞孩子成長的機會

羞辱感會極大的抑制孩子自由表達和試錯的機會。一做錯事就被羞辱,孩子變得謹小慎微,害怕變成父母口中的壞孩子。從而放棄以孩子的方式探索世界,好奇心被扼殺。

而孩子是恰恰是需要犯錯的,在錯誤中累積經驗,獲得知識,塑造品格。父母應該允許孩子犯錯,允許孩子表達情緒,這樣才能成為健全的孩子。

愛用羞辱教育的家長換來的是屢教不改、戾氣很重的孩子。在一項跟蹤8年的道德情感研究發現:那些容易產生羞恥感情緒的孩子們, 更可能被學校開除,吸毒和自殺。真正的教育應該建立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

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那孩子在公共場合犯了錯,該如何教育呢?

① 關起門來教孩子,不在公共場合討論孩子是非

人前不教子,是現代父母應該有的修養。在眾人面前議論孩子的是非,尤其是談論孩子的隱私或者過錯,甚至訓斥孩子,會讓孩子無地自容,尷尬難堪,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處理情緒上了,根本聽不進父母的教育。更何況,人在情緒好的時候更願意配合,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父母講的大道理他是牴觸的。

② 訓斥之前先了解孩子犯錯的動機

相信沒有幾個孩子是故意要搗亂的,孩子犯錯背後往往有他們的理由。

在一期《超人回來了》裡,爸爸回家後,看到客廳一片狼藉,麥片灑了一地,孩子在地上撿麥片吃。

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爸爸很想發飈,可是他忍住了,耐心問女兒怎麼回事。女兒有點害怕,她告訴爸爸,弟弟餓得哭了,她想幫助弟弟,不小心把麥片灑了。

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搗亂的背後,是孩子的懂事。爸爸沒有責備孩子,而是肯定了孩子的正確行為。

懂事的父母,管教前會先問問孩子為什麼這樣做。

③ 告訴孩子錯在哪,並給予補過

懲罰不是目的,管教的真正意義在於讓孩子願意發生改變。因此孩子做錯事時,一定要告訴他錯在哪裡,對他人造成什麼困擾和傷害。當孩子真正瞭解了原因,才會自發地生產內疚感,改正自己的行為。

孩子知錯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可以做些什麼來彌補自己的錯誤,防止孩子陷入內疚情緒中。這樣孩子就能在錯誤中成長,不傷害他們,也不否定自己。

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④ 用一些小技巧告知孩子的錯誤行為

對於4歲以下的孩子,如果當時不指正,過後孩子就回憶不起來當時的錯誤行為了。家長可以用一些小技巧來提醒孩子。

  • 用眼神或肢體語言:

比如努努嘴,用一個眼神,孩子一般也就心領神會了。

  • 把孩子帶離現場進行教育

當孩子在人多的地方不守規矩,無法無天。家長可以悄悄把孩子帶到一邊,比如衛生間、無人的角落耐心分析孩子的行為,你顧及孩子面子,孩子也更願意配合。

  • 睡前是教育的好時機

睡前是孩子情緒比較穩定的時候,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看書。這時家長可以把今天的事拿出來簡單討論一下,幫他分析,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如何處理比較恰當。

忍住,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在我們的教育環境中,人們常常陷入一種誤區:想要孩子改變,首先得讓孩子感覺不好。比如這種羞恥教育,其實是很欠妥的,家長要注意分辨。

再小的孩子也有尊嚴,也要面子,家長千萬不要親手打破孩子人生中的這扇窗。

18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約翰·洛克有句名言:“父母越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因而會更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若父母當眾宣佈他們的過失,使他們無地自容,他們就越會覺得自己的名譽已受到打擊,維護自己名譽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最後,分享明朝學者呂坤的“愛子七不責”與大家共勉:

卑幼有過,慎其所以責讓之者。

對眾不責,

愧悔不責,

暮夜不責,

正飲食不責,

正歡慶不責,

正悲憂不責,

疾病不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