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匯市場中為什麼要做好資金管理?

做外匯的時間越長,越有這樣一種感覺:市場本身是無害的,它並不會讓人破產,但對資金管理的無知與無視,才會導致交易者破產

。如果把交易比作是走鋼絲的話,那麼資金管理就像下面的安全網一樣,除非在表演失誤的時候能救人一命以外,其他的時候顯的很多餘,因此並不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在外匯市場中為什麼要做好資金管理?


在我剛開始接觸外匯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資金管理的意識,以為行情分析就是交易的全部,行情分析的對錯就是交易成敗的關鍵所在,所以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研究各種技術指標,在網站、論壇、社群中尋找能夠適合各種行情的交易系統中,甚至花錢購買別人的交易系統,以期找到交易的“聖盃”中。然而,隨著交易閱歷的增加,逐漸意識到行情分析只是交易的一個環節,並且還不是最重要的一環,真正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卻是被我瞧不上眼的資金管理,有一種“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


在外匯市場中為什麼要做好資金管理?


目前介紹資金管理的書籍有很多,相關的公式也不少,其中最為著名了要數凱利公式了。在剛開始的時候,我也花費了不少時間研究這個公式,但因其中變量太多、計算過於繁瑣因而放棄。之後,在閱讀《以交易為生》一書的時候,看到書寫的資金管理的兩個有效原則:2%和6%法則,書中將2%法則比喻為鯊魚,即嚴格將每一筆交易的最大虧損都控制在2%以內;將6%法則比作食人魚,即一旦某一個月分賬戶的最大虧損達到帳戶淨值的6%的話,當月終止所有交易,以免在不知不覺中被“食人魚群”的襲擊。《海龜交易法則》中對於資金管理同樣也是將單筆最大風險控制在2%以內。因此在之後的交易中,便把2%原則做為自己風控標準,但並沒有吸收6%原則,畢竟在市場連錯三次的概率也不小,總不能因噎廢食吧。


在外匯市場中為什麼要做好資金管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去年的時候我做了個實驗,把一個500美元的小賬戶槓桿調高到500倍後重倉操作看看結果會怎樣。當然,並不是說交易信號出來後就重倉的,而是不斷的加倉,最高的時候持倉達到1.5手。在去年10月份的時候剛好趕上澳美元和紐美的一波漲勢,賬戶資金達到近3000美元吧,之後出了700美元,剩下的可以繼續操作,即使虧損了也沒有任何風險。

由於自己採用的是趨勢跟蹤策略,在沒有趨勢的時候是掙不到錢的,按理說也虧不了 多少錢。但事實是,交易信號出現後輕倉入場,再出現信號後重倉加倉入場,就是在加倉這一環節出了問題。市場轉為震盪,那麼突破之後不但沒有延續突破前的走勢,反而往相反的方向走,浮虧很大,不得不砍倉。就這樣重複了幾次之後,以前的利潤都砍完了,最後僅剩可憐的200多美元,不得不停止實驗。

都說沒有爆過倉的交易員,不是好的交易員,我想這次夠資格了,雖然代價不菲。估計,有很多像我一樣的交易員,在獲利幾次之後便忘乎所以,在大幅虧損之後又悔不當初,歸根結底還是沒有資金管理的意識,即便是有,在市場中不摔個頭破血流也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在外匯市場中為什麼要做好資金管理?


外匯交易可不是兒戲,絕對不能隨心所欲。要發自內心的把當作一項事業,我們一定要從專業的角度實踐它的守則和紀律,同時還要能做到“始終如一”。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我想這裡的“兵”,在外匯市場當中指的是資金管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