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这响亮的征战口号,到底震摄了谁?

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出现在陈汤平西域叛乱之时,向中央呈现奏书, 要求批准出战时写下的。

翻译过来就是:公开侵犯强大汉朝的人,即将路远也要诛杀。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这响亮的征战口号,到底震摄了谁?


众所周知,是张骞发现了西域,但是西域臣服汉朝,始于郑吉。

公元前60年,郑吉破车师国,打跑匈奴盘居于西域的残余力量,从此以后,奠定了汉朝在西域的地位。西域有事,不再听命于匈奴,而是来向汉朝大哥请示。当时,刘病已为了方便管理西域,遂设总督(都护)一职。于是乎,郑吉就成了汉朝第一任西域总督。

西域总督的责任,大约如下:负责保护乌孙王国,康居王国等三十六国。如果发生变乱,即刻向中央政府报告。可以安抚的,安抚;安抚不了的,就打,一直打到他们听话为止。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这响亮的征战口号,到底震摄了谁?


当时,郅支单于击败乌孙国,再次盘居西域称老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汉朝都不能睁眼看他吃香喝辣的。打是必须的,出兵是有道理的,但是什么时候打,不是由陈汤说了算。

因为陈汤只是第二把手,他还有上司,那就是西域总督(都护)兼骑兵总监(骑都尉)甘延寿。

但是甘延寿不支声,陈汤只好主动开口了

他这样给上司分析道:西域各国,天生就怕匈奴。现在,郅支单于联合康居王国,拿下乌孙,下一个可能就是大宛。如果我们坐而不管,再过几年,西域就不再是我们的了。

甘延寿想想,认为陈汤分析有理。但是,他又想了想,突然说道:“我们还是先给中央上奏,等批准了再出兵吧。”

甘这话,说得陈汤眼皮直跳。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这响亮的征战口号,到底震摄了谁?


先上奏,等皇帝批准了再出兵,这是手续,也是程序。问题是,那时候没有电报,没有电话,一封奏书来回一趟,得花多少时间。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奏书送到长安,皇帝得开会讨论。

讨论也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长安那帮公卿,自刘病已时代,从来不主张兴兵征伐西域。要说为什么,他们会拿出一大堆理由说,远征西域,劳民伤财倒不说,主要是拿下了,又不能种田,也不能住人,有啥用。

所以,最后讨论的结果可能就是,反对出兵。

既然这样,只能想别的办法,至于什么办法,咱们只能接着慢慢再想。拖下去,乌孙国哭着喊娘的机会都没了,再拖下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西域,被郅支单于慢慢地吞掉。

当然,以上看法,纯属猜测。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这响亮的征战口号,到底震摄了谁?


陈汤之所以想尽早出兵,原因有二,打铁要趁热,趁郅支单于未彻底吃掉乌孙国之前,可以联合乌孙残余力量,向匈奴发起攻击。这是其一。另外一个原因,是埋藏在陈汤心底多年的秘密了。

这个秘密就是,他渴望有一天能够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出人头地。为了这一天,他等得太久太久了。

可是,西域总督却说……

这时,陈汤顿了顿神,就对甘延寿说道:“先打报告,符合程序。问题是,长安众卿有几个是眼光的,我认为他们肯定不同意出兵。”

陈汤这话说得甘延寿一愣,对哦,万一长安反对出兵,那他只能等着凉拌?

甘延寿一下子没了主意。既然这样,那就再想想吧。再想想,到底想多久?不知道。陈汤一看甘延寿这个态度,心都凉了半截。

这时,心里想着事儿的甘延寿,竟然病了。

好事没来一件,坏事尽来一堆,这叫人咋整?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这响亮的征战口号,到底震摄了谁?


是的,事情是挺难整的。但是,陈汤马上就整成了。当陈汤看见甘延寿卧床不起时,顿然冒出一个天才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矫诏出兵。

矫诏?这简直是玩命。

说玩命也好,玩火也好,都不重要了。在陈汤眼里,最重要的是,事宜快不宜迟。于是乎,他假传圣旨,向西域各国征调军队,以及驻扎在车师国的汉军。

兵动的消息,马上传到甘延寿耳里。甘延寿大惊失色,身体犹如神助长了力气,马上从床上跳了下来,直奔陈汤处。

甘延寿到底是真病,还是装病?看上去挺蹊跷。不过,陈汤没精力去揣测那无聊的事。甘延寿见到陈汤,开口就想阻止出兵,但是,还没等他把话说完,突然只见一声青天响起一声霹雳,就把他震傻了。

只见陈汤按剑朝甘延寿怒吼道:“大军已经集合,难道你小子想破坏大计?”

可谓玩命至极!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这响亮的征战口号,到底震摄了谁?


陈汤那话,吼得甘延寿不禁晕厥。在这里,谁是老大?好像是我甘延寿吧。既然我是老大,这小子怎么敢骂我是小子?

甘延寿被骂了,但他也没辙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都被陈汤拉下水了,那就陪他一起玩命吧。这一举,只许胜,不许败。

出发!!

非常之时,以非常之力,行非常之事,此谓非常之人。此种人士,我们称之为俊杰。

勿庸置疑,陈汤是俊杰中的猛人。

陈汤挟制甘延寿,集结西域各国部队,组成联军,总共有四万余人。不过,大军出发之前,陈汤给留自己了一条后路。

此后路就是,上奏,请求出兵。

于是就在奏书里喊出那句震荡古今的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这响亮的征战口号,到底震摄了谁?


接着,联军分成六个纵队,分成两条路进发。陈汤率领三个纵队,走南道,越过葱岭,穿过大宛国;甘延寿统率另外三个纵队,走北道,横穿乌孙王国,进入康居国边境。

从地图上看,陈汤走的是弯路,他必须沿着塔无拉玛干沙漠绕过去。路是远了点,但事实证明,陈汤的路是没白走的。

当时时,甘延寿从西域总督府出发,很不走运,他半路上就出事了。

情况是这样的:康居国的副王率领数千骑兵,攻击乌孙国其他地方,正凯旋归来。返城路上,看到一路人马浩浩荡荡地在前方开进。康居侦察兵告诉副王,前面赶路的,不是咱的人,是汉军。这个消息,仿佛是苍天眷顾,让副王一下子乐开了。

于是,康军副王从背后向甘延寿发起了攻击。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这响亮的征战口号,到底震摄了谁?


之前,陈汤和甘延寿之所以分两路走,其实是有意图的。陈汤绕远路,其任务是打前锋,企图杀匈奴个措手不及。甘延寿抄近路,其任务就是运送粮食,管好后勤。他们俩约好了,于单于城下集合,不见不散。

陈汤轻骑赶路,即将达到目的地的时候,突然传来坏消息。说西域总督甘延寿,在半路上被袭击了,损失惨重,粮食都被康居副王抢了大半。

打前还是顾后?

当然还是救兄弟要紧。陈汤回军,去追副王算帐。其实根本就不用追,因为逼王也是要赶回城的,不过是打个顺路战,正朝陈汤迎面扑来。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这响亮的征战口号,到底震摄了谁?


陈汤一见康居副王,俩人就干上了。康居国副王打了几个回合,突然发现,他遇上对手了。

打着打着,又突然发现,康军被汉军杀得鬼哭狼嚎,不见爹娘。再打下去,就是死路一条了。于是乎,他脚底抹油,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