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枭雄曹操的至暗时刻

参考@历史有态度

公元208年真是一个神奇的年份。

这一年,曹魏王朝掘墓人司马懿的长子、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出生;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一贯喜欢胡评妄议的公知孔融被杀。

父亲孔宙去世的时候,孔融只有13岁,因悲伤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以孝闻名天下,这是个硬骨头,对曹操的每次征讨,孔融都要唱反调,甚至在各种会议、论坛上影射曹操,建议还权于汉。

因为过于狂傲,这位“古代第一神童”不久就被曹操处死。

公元208年,枭雄曹操的至暗时刻

通报上写的是:“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

最后一项罪名的意思是“没大没小”,实在没有说辞,随意找了一个。

不仅如此,孔融还被满门抄斩,“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说的就是那段悲惨的故事

然而,这一年,对53岁的曹操来说,竟也毫无幸福感可言。

他将迎来他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他从来没饶过光阴,光阴同样没有放过他。

这年春天,曹操志得意满,跃上一个新台阶,开始担任东汉丞相。

其实这官职没必要,真没必要。当时的天下,已经是他说了算,他想当什么官就是什么官。

“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一举一动,都穿上了合法的外衣,曹操甚至觉得,自己就是拯救天下百姓的“苍天”。

然而,多年思虑忙碌、南征北战,曹操的身体不堪重负。

进入初夏,他的偏头疼刚刚好一点,就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他的小儿子、13岁的曹冲得了一种怪病,全身发抖,气息急促。所有的医生都束手无策,

“华佗呢?”那天晚上,曹操情急之下,大声吼叫。

卫士和幕僚们瑟瑟发抖,刚吼完,他就后悔了。

他身边集聚着天下最优秀的人才,神医华佗也在其中,只可惜,一个月前,华佗已经被他斩首。

事情缘于他的头痛,这是他多年的老毛病,说来奇怪,他有时候会感激头痛;即使在官渡大战那样的重要时刻,头痛不仅没制造麻烦,反而令他更清醒。

以往发病时,他会让华佗替自己按摩头部,或者吃点草药纾解疼痛。

进入208年,他的头痛更加厉害,发病也更频繁,令人难以容忍。

公元208年,枭雄曹操的至暗时刻

华佗是个优秀医生,江湖上传说,他掌握的偏方就有156个,这让他很是自信,有一天,他向曹操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开颅手术。

“这样的手术你以前做过吗,有把握吗?”曹操有点吃惊。

“从未做过,不敢说肯定成功,”华佗回答道,“手术之后,丞相有可能长期昏迷、偏瘫、失语或癫痫……”

”够了!“曹操雷霆万钧,几乎是在怒吼。

“但是丞相的病,再也拖不得了!”华佗心忧如焚。

曹操默不作声,足足有一分多钟。

“把脑袋锯开,一定很疼吧!?”他问。

“丞相忘了吗,我会全身麻醉!”华佗拱了拱手。

华神医未免太超前了,须知现代意义上的开颅术,也是在1897年才出现的,一贯多疑的曹操开始怀疑他的忠诚。

战吕布、平袁绍、征乌桓……经过近10多年来的激战,此时曹丞相的威名已经震动天下。

这些年,他结下了不少仇家,这让他的睡眠很差,头发不停地掉。

曾几何时,一头漂亮浓密的头发,曾经是他的骄傲。

他缺乏安全感,总觉得有人想索他的命,而且这种“被害妄想”的焦虑,与头疼的症状相得益彰,想得越多头越疼。

1500年后的雍正,也有这种强烈的担忧,他曾对身边人说,“总有刁民想害朕”。

这些疑虑,医学上统称“被迫害妄想症”。

华佗是他的老乡,同样来自安徽亳州,跟随他已有10多年,照理说,这样的人应该是令人放心的。

但是,除了头痛病,曹操的疑心病更加严重。

在华佗提出治疗方案的第二天,他就将这位神医关进了大狱。

“到底是谁在指使你?”审讯者问。

“有没有境外势力介入?”审讯者又问。

否认只会招来一顿毒打,大概过了两三天,华佗就被拷问至死。

……

许昌的初夏,已经闷热不堪,曹操在院子里一直踱步到深夜,

他不停地叹气,以前任何医疗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交给华佗处理,可是现在,再也不见那个老头干瘦的身影、自信的笑容。

他一生杀的人,根本数不过来,杀人后,他也很少后悔,可是,现在他却开始想念华佗。

如果可以,他愿意用一切代价来换回幼子曹冲,“孩子,我还没来得及带你看这个美丽又易碎的世界!”

公元208年,曹操已经有25个儿子,看起来挺多,但是曹操的内心是个骄傲而苛刻的人,即使是自己的孩子。

只有那些像自己的人,他才多看两眼,在他们身上,感觉自己的生命确实得到延续。

长子曹昂早逝,其余孩子里,最令他印象深刻、寄予厚望的,无非三子:曹丕、曹植、曹冲。

曹丕是嫡长子,出生的时候,曹操觉得时局难以判断,正在家乡隐居。

曹丕10岁不到就随他到处征战,勇猛非常,他觉得这个孩子在治国用权方面,最像自己;

曹植比曹丕小5岁,继承了父亲的文学才华,写过神秘的刷屏级作品《洛神赋》,感动了无数人,但他的缺点是任性散漫,且嗜酒;

曹冲比曹植又小3岁,颇得曹操疼爱,因为他不仅聪明,而且仁慈。

相比以上三人,其他子女就显得平庸很多。

而平庸,恰好是曹操最不喜欢的。

他为什么最青睐曹冲?

如果你有这样一个儿子,你也会喜欢得不得了。

曹冲(196年-208年5月),字仓舒,曹操和环夫人之子,

说起三国时期的女人,大家只知道貂蝉、甄宓、大乔、小乔、甘夫人,其实这个环夫人,才是真的“一笑倾三国”。

……

曹冲很是聪明。

有一次,孙权进贡一只进口大象,还让使臣故意挑衅,问如何能测得该大象的重量。

由于大家平常主攻打仗,文化水平都不高,朝堂之上,居然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

当时不到10岁的曹冲说,这还不容易吗?

公元208年,枭雄曹操的至暗时刻

“把大象放在船上面,等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同等重量的物品装在船上,不就知道大象的体重了吗”?

所有的人都惊叹不已,东吴使臣再也无话。

关键是,这样一个聪明的小孩,对人还特别好,曹操的最大癖好是杀人,没有人能挡住他,但是曹冲可以。

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曹冲,隐隐透露出,想让他做继承人。

可是,现在这个最令他骄傲的儿子却莫名早夭,怎么让人不痛心疾首?

他这么一个异常孤傲的人,也不得不向老天爷低头,苦苦哀求,(“冲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

曹丕过于强硬,曹植过于任性,而曹冲居于其间,这个孩子,是老天对他多年努力的厚爱。

谁曾想,老天只是想跟他开个玩笑,早早就收回了这个骄子。

这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围绕权力展开的阴谋,实在太密集,古往今来,留下无数悬案。

对于曹冲的死因,曹操不是没调查过,有密探向他报告,曹丕的嫌疑很大。

因为根据惯例,嫡长子继承大业是天经地义的,可是曹冲抢了风头。

《三国志》中也提到,“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意思是,曹丕看到曹操很伤心,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但曹操生气地说:

“(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却是你的幸运。”

言下之意,令人遐想。

还有人举证说,是周不疑杀了曹冲。

周是荆州人,是与曹冲同龄的天才,曹操平定荆州后,觉得周不疑以后会是影响天下的人物,将他带回许昌,曹操甚至想把其中一个女儿嫁给他,但是周不疑拒绝了。

这可以理解,毕竟周的整个家族100多人,都是被曹军攻打荆州的时候屠杀的。

很多人劝曹操,不要养虎为患,但特别爱才的曹操不死心,将周不疑安排在曹冲府中当差,希望周不疑有朝一日能为曹冲所用。

可是,将周不疑送过去没几天,曹冲就死于非命,这也太巧合了。

53岁的曹操,痛失爱子,肝胆俱裂,哭得像个五十多岁的孩子。

公元208年,枭雄曹操的至暗时刻

他怕曹冲在地下孤单,于是主持了一个大型仪式,为儿子配了一宗历史上有名的阴亲,对方是一户人家已死去的女儿,与曹冲年龄相仿。

曹操心想:“冲儿也有个伴儿了。”

据说当时看到曹操一心为曹冲操办冥婚的人,无不泪下,无语凝噎。

然而,曹操毕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枭雄,他内心很是明白,只要一刻不战斗,危险就会快速积聚。

在曹冲的追悼会后,他一天都没有休息,就打开军事地图,召集众将开会。

作为军人,他实在没有时间悲伤。或者说,悲伤对他来说是一种奢侈。

这次的打击目标,早就定了,是南方的孙权和刘备,为此,他2年多前就开始在许昌和邺城操练水军。

北方已经平定,环顾天下,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威胁,此战只要拿下这两个小政权,他的霸业,也就成了,整个天下,将会姓曹。

但是,他根本没有预料到,自己将要遭遇的,是人生中最大一次失败。

这一年有他的雄心壮志,也有他的累累屈辱,更有永远也愈合不了的哀伤与无奈。

也许他至死都无法释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