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老码头,年代感久远的一个地名。

老码头濒临常德人民的母亲河——沅江,老码头现如今是一个采沙集中区,因水运方便,亦是常德较大的工业原材料集散地。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近日造访乾明寺和孤峰塔之际,发现政府投巨资兴建的一个集工业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观光风景带已经初具雏形。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按照常规的说法,是“堤路合一”风光带,对应于常德武陵区的诗墙公园、鼎城区的沅江风光带。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小时候,住在“二纺机”舅外婆,哄着我睡觉,给我哼唱“马马嘟嘟骑”的童谣,我坐在她的双膝上,总是听见蒲扇拍打蚊子的声音。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长大一些,开始记事,知道从通用机械厂附近的裴家码头坐轮船一直可以抵达孤峰塔下的老码头。而那时的老码头,每到周末,等候上渡船的长队,从河边的趸船,顺着高高的石阶排到了岸上。从德山各个工厂、从周边乡下去常德城区,都须在这里乘船,由下南门码头进城。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读一中的时候,自己闭眼都能说出“常德的烟德山的酒要DIAO妹妹的就跟我走……”舅外婆提着热乎乎的牛肉从老码头坐船在下南门,步行到常德市一中给我送来,我只剩满满的感动。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走了几十年,没有一处风景能让我停下脚步,今天下午,我在河的对面,孤峰塔下,遥望着那时登岸的裴家码头,不想走了……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一机械厂、常德棉纺厂、常德纺机、德山玻璃厂等大批厂矿企业在德山安营扎寨,客货运输再次兴盛起来,那段时间是老码头的居民记忆中关于老码头的黄金岁月。1986年国庆节,沅水一桥建成通车,此后,更多的大桥、公路、铁路相继建成,更多公交线连通德山和常德城区。往返于老码头和下南门之间的渡轮与其他长途渡轮一样,坚持运行了十多年后,终于谢幕。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如今,常德经开区规划,原老码头真正属于码头的部分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堤路合一”的望江大道及沿江风光带。附近还会配套新建一座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姚湖公园,货运码头迁至下游。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1863年的《武陵县志》这样描述当时德山的码头:“大舟小艇聚城旁,上溯黔阳下武昌”。当时德山码头是进口货物的主要码头。良好的地理吸引了来自江西、安徽、广东、湖北等省的富商巨贾,他们在这里发家兴业,各持一方。为扶持本帮在商界,他们纷纷按乡土关系开设会馆,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德山还有江西、湖北、贵州、保靖、广东、徽州、金陵等几大会馆。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光绪三十一年(1905),湖南巡抚端方慑于外国列强的通商要求,奏请朝廷将常德开为商埠,将德山划为“商家租建之区”。常德便成为列强控制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的据点,德山码头的市场结构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英、美、德、日等国在此开设了多家洋行,如美国商人开设的美孚石油洋行、商人开设的德士古洋行、英国商人开设的油脂洋行等。附近农民常年到码头上帮装卸货物。在德山人的眼中,这个码头已经陈旧变味,“老码头”的名字开始流传。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老码头的复兴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群众建设热情高涨。大批厂矿企业在德山安营扎寨,随之而来的是繁忙的客货运输。新的工厂不断建立,水运便利的老码头自然成为德山的中心。下南门至老码头、下南门至苏家渡两条航线每天往返不歇。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沅江滚滚东去,带走晨昏朝夕。曾经人流如织的渡轮已停航多时,新建的高楼拔地而起,几栋废弃的老房子孤立街边,旧有印迹正在一点点消逝。今天,这个与孤峰岭一衣带水的清冷码头已经变身滨水景观带,“老码头”只能作为一个特殊的符号,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我仿佛又听见二纺机下班的军号声,和老码头的轮船汽笛声一唱一和,一抹苍凉工业背影里的谢幕音乐,从一个叫演舞堆的地方一直传到滚滚沅江水拍打的老码头。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德山老码头:常德的“上海滩”,一抹苍凉的工业背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