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討論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時,我們在意的是什麼?

和其他網紅不同,李子柒成為了一種現象,她的生活、她的拍攝手法、她所代表的中國田園式的生活都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而最近,關於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又成為網友爭論的焦點。

熱議的源頭是,李子柒在境外視頻平臺Youtube上擁有777萬粉絲,超過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粉絲,與美國影響力最大的媒體CNN不相上下。更值得注意的是,收穫777萬粉絲的李子柒只發了103個視頻,幾乎每條視頻觀看量都突破400萬,而關於春節小吃的視頻觀看量更深突破4000萬。相比之下,擁有800萬粉絲的CNN則發佈了14萬個視頻。

當我們討論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時,我們在意的是什麼?

在Youtube上,美國人、英國人、澳大利亞人、越南人、日本人、韓國人都成為李子柒的粉絲,也因此愛上中國,甚至不少粉絲表達出想來中國看看的願望。還有網友稱,每當生活不順時,李子柒就是她的“救星”。

當我們討論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時,我們在意的是什麼?

知乎上有個話題,叫“如何評價李子柒”,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

李子柒的海外文化影響力,可以抵得上1000個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

一箇中國的美食博主,靠著完全沒有翻譯的中文視頻,在海外網站收穫了大量粉絲,很快,關於“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引發國內網友熱議。

支持的一方表示,李子柒的視頻代表了中國傳統田園牧歌式的鄉村生活,視頻中包含著大量中國傳統文化,並且在傳播中獲得國外網友的認可,當然是一種文化輸出。

反對的一方則認為,李子柒的視頻經過了渲染和美化,真實的中國鄉村生活並非李子柒視頻中的生活,李子柒的視頻經過了商業包裝,不能代表中國。還有反對者認為,李子柒視頻中展現的幾乎沒有工業化痕跡的農耕生活,是對落後的中國鄉土社會展示,是一種負面的文化輸出。

()李子柒輸出了什麼?

按下李子柒是否是文化輸出不表,我們需要先知道李子柒的視頻展示了什麼。

大家熟知李子柒是一個美食博主,其實更準確的說,李子柒是一個生活方式博主,傳遞一種田園式的生活方式。無論是做菜還是做衣服,她都是從原料開始準備,做醬油從種黃豆開始,做衣服從制染料起步,在李子柒的視頻中,幾乎沒有任何現代工業的痕跡。

當我們討論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時,我們在意的是什麼?

生活方式之上,李子柒的視頻中還包含了大量中國傳統技藝,比如用樹皮造紙、活字印刷、用葡萄皮染衣服等等,也正是這些傳統文化吸引了大量外國網友,希望到中國一探究竟。

從小清新的減壓視頻到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再到中國傳統文化,李子柒的視頻展示了從小到大三個層次的內容,不僅釋放了都市年輕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也用一種更具親和力、生動性的方式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

當我們討論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時,我們在意的是什麼?

有研究者認為,李子柒的視頻傳遞出自身對“他者智慧”的凝視。吉登斯曾指出,

個人的無意義感即那種覺得生活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東西的感受,成為根本性的心理問題。現代社會中,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但關於自我身份的質疑也成為普遍焦慮, 疲乏感盛行。人們求助於他者,尋求一種可能的解決方式。正如那位外國網友所言,李子柒是她艱難生活中的“救星”,李子柒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為生活在現代工業文明重壓下的人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因而很多人通過觀看她的視頻感到被“治癒”。

()李子柒視頻反映的是真實中國嗎?

雖然生活在綿陽農村,但在李子柒的視頻中,處處精緻美好,很多人認為這根本不是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李子柒本人也曾回應說,自己拍攝的是自己希望傳遞出來的美好的生活。

中國總人口接近14億,其中鄉村常住人口占到總人口的40%。放在如此龐大的基數下,說李子柒反映了真實的鄉村生活或是無法反映真實的鄉村生活都沒錯,中國既有灰土飛揚、貧苦粗糙的鄉村,也有物產豐饒、精緻典雅的鄉村,任何個體都無法代表中國鄉村的真實面貌,因此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也有網友認為,李子柒的視頻中幾乎看不到任何現代工業文明的影子,迎合了外國人對中國“落後”的想象,缺乏對中國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的展示,這種文化輸出起到了負面效果。

當我們討論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時,我們在意的是什麼?

從實際效果來看,這種說法也站不住腳,李子柒視頻下外國網友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好評,他們更關注的是李子柒視頻中未曾見過的中國傳統技藝和恬淡安逸的鄉村生活。另一方面,認為鄉村就等於落後,本身也是一種文化不自信的表現。

北大教授張頤武認為,李子柒的視頻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讓外界看到了中國年輕人生活方式中別有意趣的一面。雖然它可能還不夠高大上,但其親和力與生動性足以讓外界看到一個有趣可愛的“活的中國”,這本身就是文化傳播的應有之義。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大眾文化傳播極為重要,因為大眾文化更能夠為一般人所理解,更能夠讓人們通過直觀生動的方式展現出獨特的文化魅力。

()李子柒是文化輸出嗎?

談及文化輸出,自然需要釐清文化輸出的概念。實際上,無論是“文化輸出”還是“國際傳播“,其主體都是主權國家,文化輸出是指“一個國家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主動而有意識地將其傳統的價值觀傳播或強加給其他國家的過程。”

從這個概念出發,李子柒的視頻很難與文化輸出劃上等號,而認為李子柒抵得上1000個CGTN更是玩笑的說法,雖然背後有專業MCN機構加持,但一個自媒體就能輸出中國傳統文化恐難當重任。

當我們討論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時,我們在意的是什麼?

從傳播效果而言,文化輸出也不簡單等同於播放範圍廣、粉絲量大,更是具備完整的價值體系、產品體系和商業影響力,並且能夠在輸出地產生實際的影響。儘管李子柒在YouTube上擁有近800萬粉絲,但她離該平臺真正的一二線大博主還有一定距離,也遠沒有到國外網民人盡皆知的程度,更沒有在國外颳起“李子柒”或“中國美食”旋風。

提到文化輸出,我們最為熟悉可能是日本的動漫、美國的好萊塢,他們都擁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價值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和強大的商業影響力,並且在輸出地取得強大影響力,甚至與在地文化結合,衍生出新的文化產品。

當我們討論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時,我們在意的是什麼?

另一方面,李子柒無法肩負“文化輸出”重任,也不代表她沒有為傳播中國文化做出貢獻,龐大的粉絲量本身就代表了她的影響力。此外,李子柒以中國傳統鄉村生活為中心,以現代視聽手段包裝,鮮活生動的傳播手法對於我國國際傳播具有借鑑意義。

正如張頤武所言,“李子柒當然不可能全面、整體地反映中國形象,但全面和整體需要的就是許許多多不同的片斷所形成的生動鮮活的立體形象,沒有許許多多不全面、不整體的傳播,就不可能構成真正的傳播豐富性。”

對李子柒的熱烈討論下,暗含著一種民族情緒的壓抑之感——我們太需要一個出口來傳播我們的文化了。為了打進中國市場,包括好萊塢在內很多國外文化都嘗試使用中國元素,但是在國人看來,總有些“驢頭不對馬嘴”,主動貼近的態度並沒有改變傳統的刻板印象。

李子柒這樣正面的、美好的又獲得國際認可的視頻博主,與這樣的民族情緒不謀而合,似乎中國文化終於找到了正確的傳輸路徑。李子柒用自己的方式為傳統文化做出註解,並且跨越國界獲得國際認可,但上升到文化輸出且大書特書倒顯得過於急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