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讨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时,我们在意的是什么?

和其他网红不同,李子柒成为了一种现象,她的生活、她的拍摄手法、她所代表的中国田园式的生活都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而最近,关于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又成为网友争论的焦点。

热议的源头是,李子柒在境外视频平台Youtube上拥有777万粉丝,超过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粉丝,与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CNN不相上下。更值得注意的是,收获777万粉丝的李子柒只发了103个视频,几乎每条视频观看量都突破400万,而关于春节小吃的视频观看量更深突破4000万。相比之下,拥有800万粉丝的CNN则发布了14万个视频。

当我们讨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时,我们在意的是什么?

在Youtube上,美国人、英国人、澳大利亚人、越南人、日本人、韩国人都成为李子柒的粉丝,也因此爱上中国,甚至不少粉丝表达出想来中国看看的愿望。还有网友称,每当生活不顺时,李子柒就是她的“救星”。

当我们讨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时,我们在意的是什么?

知乎上有个话题,叫“如何评价李子柒”,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

李子柒的海外文化影响力,可以抵得上1000个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

一个中国的美食博主,靠着完全没有翻译的中文视频,在海外网站收获了大量粉丝,很快,关于“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引发国内网友热议。

支持的一方表示,李子柒的视频代表了中国传统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视频中包含着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在传播中获得国外网友的认可,当然是一种文化输出。

反对的一方则认为,李子柒的视频经过了渲染和美化,真实的中国乡村生活并非李子柒视频中的生活,李子柒的视频经过了商业包装,不能代表中国。还有反对者认为,李子柒视频中展现的几乎没有工业化痕迹的农耕生活,是对落后的中国乡土社会展示,是一种负面的文化输出。

()李子柒输出了什么?

按下李子柒是否是文化输出不表,我们需要先知道李子柒的视频展示了什么。

大家熟知李子柒是一个美食博主,其实更准确的说,李子柒是一个生活方式博主,传递一种田园式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做菜还是做衣服,她都是从原料开始准备,做酱油从种黄豆开始,做衣服从制染料起步,在李子柒的视频中,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工业的痕迹。

当我们讨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时,我们在意的是什么?

生活方式之上,李子柒的视频中还包含了大量中国传统技艺,比如用树皮造纸、活字印刷、用葡萄皮染衣服等等,也正是这些传统文化吸引了大量外国网友,希望到中国一探究竟。

从小清新的减压视频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再到中国传统文化,李子柒的视频展示了从小到大三个层次的内容,不仅释放了都市年轻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用一种更具亲和力、生动性的方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

当我们讨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时,我们在意的是什么?

有研究者认为,李子柒的视频传递出自身对“他者智慧”的凝视。吉登斯曾指出,

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现代社会中,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关于自我身份的质疑也成为普遍焦虑, 疲乏感盛行。人们求助于他者,寻求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正如那位外国网友所言,李子柒是她艰难生活中的“救星”,李子柒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为生活在现代工业文明重压下的人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因而很多人通过观看她的视频感到被“治愈”。

()李子柒视频反映的是真实中国吗?

虽然生活在绵阳农村,但在李子柒的视频中,处处精致美好,很多人认为这根本不是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李子柒本人也曾回应说,自己拍摄的是自己希望传递出来的美好的生活。

中国总人口接近14亿,其中乡村常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40%。放在如此庞大的基数下,说李子柒反映了真实的乡村生活或是无法反映真实的乡村生活都没错,中国既有灰土飞扬、贫苦粗糙的乡村,也有物产丰饶、精致典雅的乡村,任何个体都无法代表中国乡村的真实面貌,因此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也有网友认为,李子柒的视频中几乎看不到任何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子,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落后”的想象,缺乏对中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展示,这种文化输出起到了负面效果。

当我们讨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时,我们在意的是什么?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李子柒视频下外国网友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好评,他们更关注的是李子柒视频中未曾见过的中国传统技艺和恬淡安逸的乡村生活。另一方面,认为乡村就等于落后,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北大教授张颐武认为,李子柒的视频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中别有意趣的一面。虽然它可能还不够高大上,但其亲和力与生动性足以让外界看到一个有趣可爱的“活的中国”,这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应有之义。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大众文化传播极为重要,因为大众文化更能够为一般人所理解,更能够让人们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李子柒是文化输出吗?

谈及文化输出,自然需要厘清文化输出的概念。实际上,无论是“文化输出”还是“国际传播“,其主体都是主权国家,文化输出是指“一个国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主动而有意识地将其传统的价值观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的过程。”

从这个概念出发,李子柒的视频很难与文化输出划上等号,而认为李子柒抵得上1000个CGTN更是玩笑的说法,虽然背后有专业MCN机构加持,但一个自媒体就能输出中国传统文化恐难当重任。

当我们讨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时,我们在意的是什么?

从传播效果而言,文化输出也不简单等同于播放范围广、粉丝量大,更是具备完整的价值体系、产品体系和商业影响力,并且能够在输出地产生实际的影响。尽管李子柒在YouTube上拥有近800万粉丝,但她离该平台真正的一二线大博主还有一定距离,也远没有到国外网民人尽皆知的程度,更没有在国外刮起“李子柒”或“中国美食”旋风。

提到文化输出,我们最为熟悉可能是日本的动漫、美国的好莱坞,他们都拥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强大的商业影响力,并且在输出地取得强大影响力,甚至与在地文化结合,衍生出新的文化产品。

当我们讨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时,我们在意的是什么?

另一方面,李子柒无法肩负“文化输出”重任,也不代表她没有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贡献,庞大的粉丝量本身就代表了她的影响力。此外,李子柒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为中心,以现代视听手段包装,鲜活生动的传播手法对于我国国际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正如张颐武所言,“李子柒当然不可能全面、整体地反映中国形象,但全面和整体需要的就是许许多多不同的片断所形成的生动鲜活的立体形象,没有许许多多不全面、不整体的传播,就不可能构成真正的传播丰富性。”

对李子柒的热烈讨论下,暗含着一种民族情绪的压抑之感——我们太需要一个出口来传播我们的文化了。为了打进中国市场,包括好莱坞在内很多国外文化都尝试使用中国元素,但是在国人看来,总有些“驴头不对马嘴”,主动贴近的态度并没有改变传统的刻板印象。

李子柒这样正面的、美好的又获得国际认可的视频博主,与这样的民族情绪不谋而合,似乎中国文化终于找到了正确的传输路径。李子柒用自己的方式为传统文化做出注解,并且跨越国界获得国际认可,但上升到文化输出且大书特书倒显得过于急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