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行情“異動” 哪些糧油股受益 哪些應警惕被爆炒?

糧食行情“異動” 哪些糧油股受益 哪些應警惕被爆炒?

雖然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國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這導致多國出現糧食儲備不足的現象,例如伊拉克宣佈需要進口上百萬噸小麥和20多萬噸的大米、印尼和菲律賓宣稱糧倉的儲存量最多能維持三個月。

在此背景下,多個國家宣佈禁止糧食出口。最先限制糧食出口的是俄羅斯,作為世界第二大糧食出口國,2月底時,俄羅斯宣佈自3月20日起,將暫停10天蕎麥及其他穀物出口;後續又追加提出,4月1日至6月30日,將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等的出口量限制在700萬噸以內。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國越南也宣佈自3月24日起,暫停大米及大米產品出口。

多個糧食出口大國開始禁止對外出口,使得國內民眾開始有些擔憂。實際上,中國的糧食自給率高達98%,其中作為主糧的大米、小麥等進口率不足5%,儘管大豆嚴重依賴於進口,但是大豆也不屬於主要糧食作物。這意味著在主食方面,中國完全有能力實現自給自足。

雖然不用擔心糧食的供給問題,不過在某些地區確實也出現了小麥、大米、玉米價格上漲的情況,那麼在食品行業中哪些股票有望從中受益呢?

金健米業(600127.SH)

自從俄羅斯宣佈自3月20日起將暫停10天蕎麥及其他穀物出口,金健米業便開啟了一輪暴漲模式。從3月23日至4月3日短短的十個交易日裡,金健米業的股價從4.28一路飆升至9.87,期間漲幅高達125.86%。

仔細翻閱這家公司的業績,就會發現其實這家公司業績著實沒有亮點。

在2015~2019年間公司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1.67、0.17、0.18、-0.47、0.14億。 扣非後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26、-0.13、-0.01、-0.77、-0.48億。

至於公司去年扭虧為盈的原因,一是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達到4893.65萬元;二是由於去年3月交易完成的子公司拍賣 實現股權轉讓收益5143萬元,可以說對於業績持續性也沒有任何幫助。

既然如此,那麼是什麼原因鑄成了金健米業的暴漲呢?根據公開信息披露,公司主營業務分產品包括糧油食品、農產品貿易、乳品、藥品、休閒食品、園林及其他。其中,糧油食品和農產品貿易合計營收超過34億元,是公司營收最多的業務,糧油食品實現營業收入20.94億元,農產品貿易則為13.91億元。

可以看出,股價暴漲很大程度上源於多個糧食出口大國宣佈禁令後對於食品漲價的預期;另一方面由於我國食品貿易行業格局比較散,行業內公司規模較小,因而A股相關標的較少,一旦有催化性事件稀缺標的往往會吸引遊資炒作。

北大荒(600598.SH)

從3月20日起,北大荒也開啟了一輪暴漲,股價從開盤13.01漲到最高點17.33,4月1日開始公司股價略有回調,截止4月4日公司股價回調至15.58元。

公司去年全年實現營收31.11億元,同比下滑4.7%;淨利潤8.49億元,同比下滑13.0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下滑38.03%至8.14億元。

至於淨利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去年受“利奇馬”、“羅莎”、“玲玲”3次強颱風降雨影響,公司大部分種植區域內的江、河、湖泊和水庫水位全線上漲,出現了“外水”倒灌和降雨“內澇”,引發了嚴重的洪澇災害,給公司和部分種植戶造成了一定數量的經濟損失,加上抗災減災和秋收工作完成後對農業基礎設施維修、維護等費用支出較多,進而帶來淨利潤下滑。

雖然去年業績不佳,不過近期公司股價的漲幅也很好理解。根據公開資料,公司是國內規模較大、現代化水平較高的糧油生產基地,主要從事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的生產和銷售、尿素的生產、銷售;與種植業生產相關的技術。同時公司去年調優水稻、大豆、玉米作物種 植面積 237.27 萬畝,引導種植戶簽訂包括綏粳 18、三江 6 號、龍洋 11 等優質作物訂單種植面積 149 萬畝,積極發展多種農牧共作模式和大棚經濟。糧食大國宣佈禁令的大背景下大規模、技術優質的企業更容易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京糧控股(000505.SZ)

3月20日俄羅斯宣佈出口禁令起,公京糧控股的股價從開盤5.51元在十個交易日內上漲至8.21元,漲幅達49.54%。

公司公司年報披露,京糧控股去年實現營業收入7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4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61%。

公司主營業務為油脂油料加工銷售及貿易和食品製造。油脂油料加工及貿易業務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區域, 品牌包括“古船”、“綠寶”、“古幣”、“火鳥”,主要產品有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香油、麻醬等。食 品製造主要是指休閒食品、麵包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品牌包括“小王子”、“董小姐”、“堅強的土豆”、“古船”等,主要產品有薯片、糕點及麵包。

雖然業績不佳,但是其上漲邏輯和本文上述兩家公司類似。尤為注意的是,中國每年進口糧食1億噸-1.3億噸中進口大豆佔比高達80%左右,各大糧油出口國禁令出臺後大豆相關產業鏈漲價預期會更強烈一些,相關標的也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認可。因此對於油脂油料佔比86.4%的京糧控股來說,短時間的漲幅也可以理解。盤點上述公司可以看出,糧油類的上市公司雖然去年業績並不理想,但是在各大糧食出口國宣佈禁令後,由於存在糧油的漲價預期以及相關標的稀缺,糧油產業鏈的相關上市公司都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上漲。

不過另一方面,中國糧食安全戰略排在首位的是"確保口糧絕對安全",也就是確保小麥和大米的自給自足。201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創歷史最高水平,達到66384萬噸,比2018年增加594萬噸,同比增長0.9%,這就意味著中國整體糧油供給其實並不用擔心。雖然大豆類製品存在著強烈的漲價預期,但是經歷了這個特殊的一季度,相關上市公司能否如期兌現利潤還是個問號,因此投資者追漲更應該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