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死後,漢宣帝給他天子葬禮,表面上滿是榮耀,背後卻步步殺機

前言:筆者這段時間又重溫了一遍《資治通鑑》,今天給大家講解的故事為:

權臣霍光把持朝政20多年,為何霍光死後,漢宣帝非但不趁機奪權,反而給霍光極高的榮譽(天子葬禮、諡號),並且還主動給霍氏後人分權,這背後其實包含極大的智慧。

袁紹曾經大罵曹操,諷刺他是宦官之後,因為曹操在迎漢獻帝后,挾天子以令諸侯,給自己封了個大將軍,而只給袁紹封了個太尉。

霍光死後,漢宣帝給他天子葬禮,表面上滿是榮耀,背後卻步步殺機

《資治通鑑》記載,“操大俱,乃讓位與紹”。太尉是三公之一,但是地位比將軍要低一級,出身名門的袁紹當然不樂意了。太尉這一官職原本是三公的大司馬演變而來,而大將軍一職,地位也不算頂尖,卻代表了一個極其特殊的含義。

而這個含義就是史上第一權臣——霍光賦予的。

霍光是漢宣帝時期的重臣,他長期把持著朝政,這一點使得漢宣帝頗有怨言。但是霍光的勢力實在是太大,霍家的恩寵從漢宣帝劉洵的曾祖父漢武帝時期就開始了。霍光在十歲之時,就跟隨他同父異母的哥哥霍去病來到長安,而後開始步入仕途。

霍去病是一個特牛的人物,簡直就是為打匈奴而生的,十七歲,拜驃姚校尉,率領八百驍騎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騎兵,之後在兩次河西之戰中打得匈奴落花流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霍去病的榮耀連帶著他們整個家族都得到漢武帝的青睞。

霍光死後,漢宣帝給他天子葬禮,表面上滿是榮耀,背後卻步步殺機

可惜天妒英才,還未真正大放異彩的霍去病在24歲時就病逝了。漢武帝為此傷心無比,轉而將對霍去病的關照放在了霍光身上,古人非常注重血脈,或許在漢武帝眼中,霍光或許也擁有他哥哥的天賦,只要悉心培養,有可能成為“霍去病第二”。於是“去病死後,光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

衛青與霍去病是一個派系,他們很會做官。衛青位高權重卻不結黨營私,手下從不養門客;霍去病出徵在外連肉都不給將士吃,目的就是還盼有人參他“收買人心”。霍光或許沒有繼承哥哥的戰鬥天賦,而霍去病與衛青的政治智慧在霍光身上卻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個人優不優秀,不是看他作出多少大事,而是看他犯不犯錯。

在漢武帝面前,霍光實在是太小心謹慎了,甚至每天上朝時候的落腳點都是一致的。因此,縱觀漢武帝在位的幾十年時間裡,朝堂中沒有沒有一句彈劾霍光的本子。

就這樣,霍光一步步得到漢武帝的重用,漢武帝在晚年時期,還送給他一副《周公負成王朝諸侯》圖,這暗示的意圖很明顯:

我百年之後,你要像周公一樣輔佐新主。

霍光死後,漢宣帝給他天子葬禮,表面上滿是榮耀,背後卻步步殺機

終於,漢武帝死了,霍光也成為了託孤團的領導者。

霍光在漢昭帝時期就開始獨攬大權,不僅誅滅了上官氏全族,平息了政變,還將漢朝的經濟帶上了正軌。漢武帝劉徹諡號為“武”,就是他在位期間為了驅逐匈奴耗盡了國力,而霍光開始著力復甦西漢的經濟,開啟了“昭宣中興”的局面。

霍光是三朝元老,在廢除了劉賀之後,他開始輔佐新的皇帝劉洵。霍光作為一個外戚,對大漢可謂是兢兢業業,但是他大權獨攬還是引起了漢宣帝的不滿。

無奈的是,漢宣帝實在是抓不到霍光的把柄。

另一方面,霍光在朝中確實沒有缺陷,霍光從成為託孤大臣之後,總覽大權20多年,當時的人把他和伊尹並稱。霍光身為漢朝老臣,自然是桃李滿天下,漢宣帝不敢動他,只能默默地等待時機的到來。

公元前68年,漢宣帝的機會來了,霍光在這一年春天病逝。

霍光死後,漢宣帝給他天子葬禮,表面上滿是榮耀,背後卻步步殺機

按照一般的套路,漢宣帝必然要全盤否定霍光的一切,而後殺光其黨羽,將大權收回到自己的手中。但是漢宣帝沒有這麼做,因為滿朝文武幾乎都是霍家的派系,動不得!因此採用了一個非常高明的方法:捧殺。

他在霍光死後給予了他無限的哀榮,不僅將他和開國名臣蕭何放在統一高度,更是以帝王的禮儀安葬了他。霍光的諡號是“宣成”,這兩個字不是誰都能用的,因為這是皇帝的諡號。

漢宣帝一面深深銘記霍光的貢獻,一面也忌憚霍家外戚的勢力。為此他以皇帝葬禮的規格埋葬了霍光,然後開始在霍光的子孫身上找漏洞。漢宣帝就不信,霍光小心謹慎一輩子,找不到把柄,難道他的子孫每個人都小心無比?

霍光死後,大肆封賞霍家的子孫,讓樂平侯霍山領尚書事總攬朝政。不過對此,漢宣帝留了一手,《資治通鑑》記載:

“上思報大將軍(霍光)功德,乃復使樂平侯山(霍山的侄孫)領尚書事,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聽事。”

霍光死後,漢宣帝給他天子葬禮,表面上滿是榮耀,背後卻步步殺機

奪權之事不是一蹴而就的,若果霍光一死就開始奪權,漢宣帝還真不是霍家的對手。因此為了平復霍家人的心情,漢宣帝再一次歌頌了霍光的“豐功偉績”,然後還給霍家人升了官職。在不引起霍家人反彈的時候,在給自己要了一些權力——每五天聽一次大臣們的奏報。

極盡驕奢淫逸之後,霍家子孫從此以後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在漢宣帝眼裡,只要他們犯下一個足夠分量的過錯,就能找到理由將其打下“神壇”,跌落之後有的是手段收拾他們。可以說,漢宣帝的手段實在高明,表面上滿是榮耀,背後卻步步殺機。

漢宣帝之所以花大價錢捧霍光的子孫,就是要來一場兵不血刃的殺戮。他要把霍光一脈捧得高高的,在高處的人腐敗總是非常容易的。

果不其然,霍光的子孫沒有給霍光爭氣,在漢宣帝的糖衣炮彈下,他們很快就犯了錯誤。

漢宣帝放長線釣大魚,他不僅對這些錯誤充耳不聞,反而在霍光死後再追加殊榮,逐步瓦解這些公子哥們的鬥志。而自己卻慢慢儲蓄力量,隨時給他們致命一擊。

霍光死後,漢宣帝給他天子葬禮,表面上滿是榮耀,背後卻步步殺機

疏於朝政的霍光子孫很快就被玩得團團轉,他們在漢宣帝的縱容中逐漸迷失了自我,在朝中無法無天。當人的慾望被無限縱容時,將會逐漸迷失本心,甚至對於皇位都有了窺竊之心。皇權的誘惑,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忍得住的。

漢宣帝覺察到火候已到,就不再忌憚霍家,挑各種理由激怒他們。霍雲就是漢宣帝的針對對象。

霍雲乃是霍去病的繼孫,在霍家也算是一個有排面的人。此人驕奢放縱,漢宣帝以各種理由削弱他的官職。《後漢書》記載:“怨恐,與禹、雲等謀叛。”

我不怕你謀反,就怕你不謀反!

漢宣帝等的就是這個機會,於是早已準備多時的漢宣帝對霍家發動致命一擊,絲毫不給他們準備的機會。漢宣帝的出擊快到什麼程度?霍家人在地節四年(前66年)七月低準備謀反,八月初就被平定,之後霍皇后被廢,甚至連同與霍家有關係的數個家族都被一一拔除。

可以想象,霍家人剛有這個準備的時候,漢宣帝的戰車就已經開到他們臉上,甚至漢宣帝將後面的安排都已經準備妥當,可見漢宣帝為了這一天等待了多久。

霍光死後,漢宣帝給他天子葬禮,表面上滿是榮耀,背後卻步步殺機

這件事成為了漢朝時期的大案,影響了僅次於漢武帝的巫蠱之亂。時年而立的漢宣帝終於在血海中展露了他的頭角,多年的隱忍使得他對霍家的情感相當複雜。他敬重霍光,情感大於理智;他殺霍光子孫,理智大於情感。

漢宣帝終究是忘不了霍光,即便是在一手遮天之後,他仍然感念霍光的恩德,或許隱忍穩重的特點,就是學習的霍光!

數年後,他和漢武帝赦免衛青後裔一樣,昭告天下不再追究霍家造反的舊事。在他生命的晚年,他再一次用行動表達了對霍光的尊重,麒麟閣十一功臣,霍光排在首位。霍光之後,漢宣帝再無大將軍,這或許是對霍光最好的懷念吧。

不得不說,漢宣帝的隱忍能力實在是太強了,倘若他不走這個道路,極可能會如同前面被廢掉的劉賀一個下場!

《資治通鑑》對於這件事講述得很詳細,司馬光以一種獨到的方式描寫歷史,重點講述了在這場奪權紛爭中漢宣帝的智慧,將“讀史使人明智”這一點發揮到最大,因此享有“帝王之書”的美譽。

霍光死後,漢宣帝給他天子葬禮,表面上滿是榮耀,背後卻步步殺機

所謂讀史使人明智,《資治通鑑》中實在有太多的權謀、智慧之事,成功者我們可以學習其中智慧,失敗者我們可以引以為戒。因此,筆者在這裡建議大家讀一讀《資治通鑑》,畢竟在所有史書中,《資治通鑑》幾乎是一本,能夠讓人各方面素質都全面提升的書,看完等於多活了1300年。

但是對於沒有文言文功底的人而言,文言文讀起來還是非常吃力的。因此,今古向大家推薦一套好書——《白話資治通鑑》。這套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臺灣大學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

霍光死後,漢宣帝給他天子葬禮,表面上滿是榮耀,背後卻步步殺機

因為編纂此書的學者本都是國學大家,因此這套書絕不是現在市面上,那些粗製濫造、攜帶私貨的資治通鑑。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

做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因為這一套在頭條做活動,一套十大本,原價498,現在頭條讀者只要20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之前的1.3萬本賣完了,現在又新進一批,數量不多,就快沒庫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