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美”从何而来?

美(拼音:měi)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 。美的古字形像戴着头饰站立的人,本义指漂亮、好看。“美”除了表示具体事物的美好外,还用来表示抽象意义。如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称为“美德”。美好的事物往往给人愉快的感觉,所以“美”有令人满意的意思,“美”有时也作动词使用,指赞美;又指使其漂亮。

曾几何时,“美”是形容女人的专用名词。说一个女人很美,就算她本身并不漂亮,但她也会乐于接受“美女”的称呼。在大街上,男人们看见美女都忍不住想要多看几眼,也许并无其他想法,只是觉得“美”,养眼而已。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对四大美女的典故也耳熟能详,殊不知,中国古代也有“四大美男”。

关于“四大美男”,最常见的说法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美”从何而来?

“四大美男”

潘安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潘安在当时已经拥有一大批死忠的“粉丝”了。《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都会有大批少女追着他。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够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人们常用“貌比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潘安俨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美”从何而来?

古装“美男”

北齐的兰陵王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关于兰陵王,有一个十分著名的传说——他相貌过于柔美,不足以威摄敌人,因此每每戴面具上战场。邙山之战,北周攻击洛阳一带地区,围城却没有攻下。段韶、斛律光与高长恭奉命前往救援。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高长恭带了500名骑兵冲进北周的军队,到达被围的金墉(现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城中的人不确定其是敌军还是我军,高长恭摘下面具,露出一张美貌绝伦的脸,军心振奋,于是大捷。

关于宋玉貌美之说流传千古,但他到底怎么个美法却已是千古之谜,因为他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下。但我们可以从《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中,意会一下宋玉是何等的美貌。

根据《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登徒子跟楚王汇报说宋玉是个美男子,他能说会道,但是生性好色,所以千万不要让宋玉跑到后宫。听了这话,宋玉自要反击。他跑去跟楚王说,请您来做公证人,看一看到底是我好色还是登徒子好色?宋玉首先说,天下的美女莫过于楚国,楚国的美女又莫过于我的家乡,家乡的美女又莫过于我隔壁的一个邻居———东邻之女。我家隔壁这位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毛像鸟的羽毛那样挺拔,肌肤像白雪,腰很细,牙很白。就是这样一个绝代佳人趴在墙上,看了我三年,我也毫不动心,我难道也算得上是好色之徒吗?


相反登徒子不是个好东西。登徒子家有丑妻,他老婆一头乱发,两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瘸,再加上驼背,又满身是疥疮。登徒子却很喜欢她,跟她一连生了五个孩子。你看只要是个女人,登徒子就会喜欢,所以他比我更好色。其实用当今的观点来评判,登徒子不弃糟糠之妻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宋玉口才非凡,被他这样一忽悠,楚王竟然给说晕了,判定登徒子是个好色之人。这一判竟然使登徒子从此以后就背上了好色的骂名,成了后世色狼的代名词。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美”从何而来?

现代“美男”

卫玠五岁时神态异于常人,他的祖父卫瓘说卫玠与众不同,只是自己年纪大了,看不到他长大成人的那一天。卫玠年少时乘坐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玉人,人们都去观看他。骠骑将军王济是卫玠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风度姿容,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身旁,就觉得自己形貌丑陋。又曾对别人说,与卫玠一同出游,就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边,光彩照人。

“四大美男”的“美”仅仅是外表吗?不是。这些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文治武功威震华夏。美不仅是外表的美,而是全身上下散发着的气质才能之美。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当中,“四大美男”能够在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作为一个美男子的符号被现代人所熟知,他们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美男想不做昙花,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