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30歲的我們要如何告別焦慮

人的慾望總是無止境的孩提的時候擁有一套全新的水彩畫筆就感覺很滿足了長大開始讀書時拿著生活費盼望著趕緊畢業早點踏入社會工作瘋狂地想著用自己的能力去賺錢幹更多自己所期望的事直到工作了才發現人生並不是預想中的那麼完美月薪3千的時候羨慕月薪5千的人月薪5千了又還在抱怨薪水不夠用其實啊每個人所處的不同階段就會面臨不同的問題這是人生常態

過了30歲的我們要如何告別焦慮

理想是豐滿的,而現實總是太骨感,世界上唯有20%的人掌握著世界上80%的財富。不如早點認清生活的真相,寧可現在苦一點,才能在將來讓自己過得好一點。早前,騰訊理財通發佈了《2019國人工資報告》,報告中顯示,受訪者月薪過萬人數隨著工作年限遞增,但工作10年月薪高於1萬的人數依然不足三成,僅為22.44%。換句話說,近8成人工作10年月薪沒過萬元。這恰好反映了當代年輕人的三大痛處——房價高、工資低、活得累。每年只有物價、房價、年齡在雷打不動地增長,而工資卻遲遲不漲。其實,剛剛工作幾年月薪不過萬很正常。月薪不過萬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工作10年後,人到中年花銷頗多的時候,月薪依舊不過萬。之前網上就有一段非常扎心的話:“不要罵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會拍桌子辭職走人;但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特別是有房有車有娃的那些。”所以,趁現在你們還年輕,千萬別在可以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一時的舒服換不來一世的舒坦。

成年人的崩潰,都是從缺錢開始的,錢有多重要,你缺一次就知道。世界上80%的問題都可以用錢解決。這個世界只有一種病,窮病。

很多年輕女孩都喜歡逛淘寶,不僅是因為淘寶款式多,更是因為淘寶價位也多。讀大學的時候,我的室友就常常很糾結,是挑選款式一般,但價格便宜的A;還是選擇款式獨特,但是價格頗高的B。但是往往當她開始陷入糾結的時候,她最後的結果都是選擇便宜的那個,真正需要的人根本不會過多浪費時間。買之前,還要下載一些找券的軟件去尋找隱藏的優惠券,一件原價89的衣服,可能到手只需要69元,但是她花費的時間可能是3個小時。缺錢的時候,你根本沒有和現實討價還價的資本,只能面對生活的種種磨難時逆來順受,沒有尊嚴,更沒有選擇可言。《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辛辛苦苦賺錢依舊無法填補家裡的無底洞,得到了名牌包包、商場購物卡也不得不忍痛賤賣。同樣出身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蘇明玉,在《都挺好》裡面怒所有人,收穫了各種讚美和吹捧。當她父親被確診得了阿爾茨海默症時,她只會說:明天就去上海,上海不行就去北京,再不行就出國,我給你找最好的醫生,用最好的藥治病。看,這就是錢的力量。有錢沒錢,在家庭的地位懸殊如此之大,這很殘酷卻很現實。

進入社會,你會發現很多痛苦都是沒錢造成的,錢可以給你更多的選擇,沒錢的時候,你就只能被迫選擇。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不能拜金,要視金錢如糞土。但是當我們危機時刻,你拿著糞土當金子花,有人會理你麼?只能換得幾個白眼和幾句謾罵。你不用很有錢,但一定不能很缺錢。錢不是萬能,但沒錢真的萬萬不能!它也許無法讓你馬上逃離黑暗,但至少讓你有面對的底氣。有了錢,你才有抵禦生活一切風險的能力,才有資格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有底氣談尊嚴、談夢想。

過了30歲的我們要如何告別焦慮

在小孩讀書成績下降時,有錢,可以毫不顧忌地找名校家教,用更專業、科學的方式培養小孩的各種興趣愛好...在遠嫁選擇回家看父母時,有錢,可以選擇幾個小時的飛機,而不是蠟縮在硬臥上漫長度過的十多個小時...美劇《生活大爆炸》裡,男主角Sheldon有一句經典語錄:“依我看,你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多掙錢來解決。”

過了30歲的我們要如何告別焦慮

其實我們都不缺少賺錢的能力,只是需要提升賺錢的思維。比如有的人每天加班到12點,終於在一年多之後換來了漲薪1000。但是算一下時薪呢,拿薪水除以工作的小時數,居然發現時薪降低了?更何況這種方式帶來的收入增長太有限,畢竟我們每天就24小時。要想變被動為主動,還需要“睡後收入,會不會理財,對我們來說尤其重要。那有的人會說,理財很重要,但我沒錢呀!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後來發現這是個誤區。覺得反正手頭的錢都是“小錢”,沒必要理財,於是就花了?日子是過得不錯,可是也不會等到有錢的那天了,因為這樣很容易陷入隱形貧困”。真正的理財高手,最初的投資金額都很少。如果一個人從很早就開始做好合理的理財規劃,哪怕收入一般,40歲時也能夠實現只依靠被動收入,就能維持原來的生活水平。不是有錢了才理財,而是理財了才有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