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媽難當!管多了不是嫌煩就是說虐待孩子,教育少了又說耽誤孩子

當自己孩子身上的缺點,被親戚朋友指出來時,做父母的總是有些難以接受,或是替孩子搪塞幾句,或是覺得他們小題大做,沒事找事。特別是,當指出孩子問題的是一個經常指點別人的人,看似一片好心,但聽起來總會讓人特別的不爽,甚至有些牴觸、反感。

我兒子去年回到農村老家,起初的時候特別愛挑事,不吃蔬菜。一次,家裡來了客人,中午炒了幾個菜,吃飯時,兒子只挑著盤子裡的肉吃,對於蔬菜全部拒絕,即使夾了送到嘴邊他也不吃。客人看了,笑著逗孩子:“多吃蔬菜才能長高高哦,蔬菜裡面維生素多,吃起來還很甜的。”兒子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不知道是聽不懂,還是不願意理會,總是,還是堅持不吃蔬菜。孩子奶奶急忙開口打圓場,說真隨他爸爸了,一樣不愛吃菜,不吃就不吃吧,已經鋪好的臺階,客人並沒有就坡下驢,反而較起真來,有些不解的說道:“孩子不吃蔬菜怎麼行,不能這麼慣著他,小時候的吃東西挑三揀四,長大了會更挑剔。”

飯後喝著茶,聊著天,她居然又一本正經地跟孩子奶奶說:“不是我說你,這樣溺愛孩子,把孩子都慣壞了,原則上的事情,家長一定要堅持”

後媽難當!管多了不是嫌煩就是說虐待孩子,教育少了又說耽誤孩子


我在一旁聽著,心裡面萬馬奔騰,要不是親戚需要留點面子,我恨不得立刻站起來反駁,我小時候就不愛吃蔬菜,到現在還不吃黃瓜,不照樣長大了,小時候我也不吃肥肉,現在不照樣喜歡吃紅燒肉。其實,從她認真起來想替我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管她說的對不對,我都已經聽不進去,我的大腦裡已經豎起高高的防護牆,總之,你說我的孩子,就是你的不對!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吳鎮宇曬出費曼的照片,和費曼微博上互動著,可是變胖的費曼引來某些營銷號點評,費曼別喝奶茶了,改鍛鍊消消氣吧,看似好意,實則充滿著惡意。小費曼轉發評論了該條微博,回懟對方,感覺不夠解氣,又在評論區裡連用4個“關你屁事”,我倒不感覺這是一個小孩所為,更像是吳鎮宇作為家長的處事風格。

後媽難當!管多了不是嫌煩就是說虐待孩子,教育少了又說耽誤孩子


後媽難當!管多了不是嫌煩就是說虐待孩子,教育少了又說耽誤孩子


關你屁事,如果是你在路上教育孩子,過來一個路人勸你或者和你一起教育孩子,相信這4個字,你會毫不猶豫的送給他,可是,碰上熟人只能忍了。

為什麼做父母的自己可以打、罵孩子,如果外人來教育,家長就接受不了呢?

我的孩子我做主,任何人插手,都算越界。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對孩子有教育、撫養的義務,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也會有比較棘手的問題,他可以去尋求幫助,去學習育兒教育的知識,他們也可以接受正確的建議。但是,當一個人突然冒出來,家長教育孩子,不管對或不對,做家長的肯定無法接受,因為這個人越界了,他超過了家長養育孩子的邊界,直接對著人家的孩子指手畫腳,無異於干涉人家的家庭事務。

如果真的出於好心,想幫助朋友解決孩子的問題,可以嘗試換一種表達方式,把發號施令,把讓人厭煩的說教,變成探討,點出問題的關鍵,讓家長順著你的思路自己去尋找解決方法。比如我家的客人,他把不能慣著孩子,這樣表達,我會很感激他:“我也有疑惑,孩子挑食該不該順其自然呢?我家老大也不愛吃菜,我都硬性規定他必須吃,今天看著你們對孩子百般順從,我覺得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對呢?”如果客人能這樣說,把問題又拋給了我,我就會反思自己的育兒觀念是不是不對,即使不像她那樣硬性規定孩子吃菜,也會通過別的方法改善一些。

後媽難當!管多了不是嫌煩就是說虐待孩子,教育少了又說耽誤孩子


關於教育孩子的邊界問題,還有兩種角色的尺度同樣難以把握,一種是老師,一種是繼父或者後媽。

首先說老師,孩子的教育,最初靠父母的家庭教育,從幼兒園開始,轉向學校教育,以前農村的家長常常更老師說的話就是:“不聽話就打他兩下。”家長雖然這樣跟老師說,心裡又擔心老師真的打孩子,特別是現在幼兒園的孩子,一個個都是家裡的寶貝,家長都很擔心把孩子送去幼兒園,會被老師打,放學後都會問孩子,在學校有沒有被打。可是孩子淘氣時,不聽話時,自己打孩子,同時還告訴老師,可以適當地打他兩下,可是,老師這個度該如何把握呢?沒辦法掌控,所以現在的老師都不打孩子,也不敢打孩子。

最難做的就是繼父和後媽,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重組後的家庭,夫妻兩人和和美美,每當遇到孩子的問題,一個“後”字,成了管教孩子的阻礙。“被繼父侮辱”、“被後媽打”此類的社會新聞,總能引起人們的憤恨,重組家庭的後爸、後媽也不敢管孩子,孩子是自己親人的,打他、罵他,人們都能理解成是在管孩子,一旦後爸、後媽動手,就變成了家暴、虐待。真正拿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該教育的時候還得教育,動手打孩子不被提倡,但是也絕不是放任不管,後爸、後媽難做,只要不違心,同樣能做好。離婚率越來越高,將來重組家庭也會比較普遍,怎樣看待這個“後”字,怎麼樣不越界,是這些父母們應該考慮的問題。

後媽難當!管多了不是嫌煩就是說虐待孩子,教育少了又說耽誤孩子


教育孩子的問題,沒有統一的標準,孩子的性格不同,家庭環境不同,家長的教育方式也不盡相同,家長不能拿著管教自己孩子的方法,原封不動地去對待別人家的孩子,一不小心,自己的好心會辦了壞事,不僅幫不到孩子,還招來家長的厭煩。

經驗是你的,孩子是別人的,自家孩子的問題,家長豈能不知道,或許你所謂的經驗,人家已經試過,依舊沒能解決問題,如果是這樣,你多餘的方法,說出來只能揭開人家做家長失敗是傷疤,“關你屁事”在人家心裡已經默默唸了好多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