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也難逃一“史”

文史不分家。無論是在哪一學習階段中,語文和歷史都是相輔相成的存在。對於歷史和文學的結合方法以及成就,從古至今有許多例子值得我們參考。

“文”也難逃一“史”

從文的角度考究,就可以根據文學體裁及表現方式分類。從最簡潔的成語詞語起,無處不顯現這種特徵。例如“草船借箭”一詞,本意是三國時期的一場戰爭,講述了諸葛亮巧借草船得曹操十萬支箭的故事,其實也有運用智謀,憑藉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的意思,在日常用語中即代表與之方法相似的事件;或“沉魚落雁”一詞,表面上是描寫兩種動物,實則是由《莊子·齊物論》部分內容概括來的一個詞:“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先是以小動物的反應側面體現毛嬙、麗姬的美貌,後默認為西施與王昭君,無論是哪一個版本,都體現的是女子的容貌美麗。將歷史事件以人物言行、事件概括、環境烘托等方式以成語的表達形式體現出來,具有很高的概括性,而且一般成語都來自古文,所以使用中能讓文章更加典雅,更有寓意。這樣巧妙地將歷史溶於語文,用先人的例子潛移默化地提高了我們的素養。

“文”也難逃一“史”

有詞語,也有詩詞。現在即便是一二年級的學生也可以背誦幾首朗朗上口的詩詞,詩詞背後的歷史意義與社會現狀也頗有深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句詩源自杜牧的《江南春》。從語文的角度來賞析它,能發現作者寫作手法高超,薄霧中映出座座佛寺,色調及畫面充滿神秘與朦朧感。但是結合歷史背景,作者其實是憑藉環境的氣氛烘托唐朝當朝統治者整日妄圖以求佛拜神之方式使國家平安,唐朝逐漸衰敗,這讓作者不禁想起南朝覆滅的歷史,從而借古諷今,表達的是作者對身處時代國家與人民安危的憂慮,隱晦地警示了統治者未來的命運。同樣也能體現作者憂國憂民的詩還有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中“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一句,以“遺民”的第三人稱角度訴說內心的痛處,“又”一字更是強調了悲憤的情感。南宋統治者退居江南,大好江山被金人佔領,無數國民在佔領區域苦苦等待著王朝的復回,而南宋王朝卻一直無力收復這些地區,使人悲哀。此外,也有懷古類詞句,譬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作者觸景生情,懷想起三國赤壁之戰的激烈之景,從而聯想起周瑜的意氣風發、英勇無畏,又想到自己無所成就,壯志未酬,所以心中既有對前人的敬仰,也有對現狀的不滿。這些詩詞韻律優美,膾炙人口,用詞恰當,手法靈活,語言典雅,同時讓人們在詩詞之美中深刻感受到作者豐富的情感,也以史為鑑,學習古人的長處,改正不足,漸漸地成就自我。


“文”也難逃一“史”

古有詩詞,今有白話文。閱讀在生活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自白話文見世以來,我國出現了大批優秀的白話文作品,尤其近代作品值得品味。魯迅作為一個著名作家及民主戰士,在當代歷史的影響下,寫出了很多飽含激情的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狂人日記》這篇短篇小說。《狂人日記》通篇運用熟練的白話文,寥寥數語即把大哥、陳老五和路人的表情與動作寫得生動形象。泛讀過後會只覺這是一篇迫害狂恐懼症患者的自述,但是瞭解近代史後,就能讀出不一樣的感覺:整篇文章充滿狂人豐富的心理描寫,寫出狂人的恐懼不安與對身邊人的懷疑,突出了狂人混亂的思維,也正是狂人所處社會黑暗與不公的隱晦表現;象徵、暗示等手法頻繁出現,例如“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就比喻、暗示中國幾千年不變的傳統文明,語言沉悶深邃,無處不在體現社會“吃人”現象的層層加深,也揭露了封建禮教害人的本質。魯迅的許多作品都圍繞這一主題構思、編寫,但其中語言的靈活轉換值得我們探究——如在《狂人日記》這部作品中,序言用了文言文,正文用了白話文,不僅僅是以對照的手法體現狂人的思維無邏輯,還體現的的是作者對兩種文體的高度熟悉。這是繼新文化運動以後產生的成果,是中國文化進步的一大步,作品的價值難以估量,是人們值得紀念的作品。


“文”也難逃一“史”

四大名著無人不曉,如此享有盛名的鉅作也與歷史有著緊密的關係。例如最能體現這一點的《三國演義》,在三國曆史的基礎上衍生出眾多英雄豪傑的故事。極具爭議的人物諸葛孔明,雖然的確是實際存在的人物,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卻被作者以豐富和想象的文字,編造或誇張的事例烘托得更加神通廣大,雖說如此便脫離了事實,但是作為文學作品,在已有的歷史上添加幻想色彩本身是無傷大雅的。作者想要重點突出他,便將大部分英雄事蹟歸於一人身上,比如我們熟知的草船借箭,有說法為孫權所作,但是在書中的寫法凸顯了諸葛孔明的人物形象,吸引讀者目光,也是十分巧妙的。從意義上而言,它揭示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社會規律,同時也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種種品質在一場場戰爭與對話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更是體現了人民渴望和平,擁護明君的社會現象。無論是哪一本建立在歷史基礎上的鉅著,人們都可以找到類似啟發大眾的意義與價值。


“文”也難逃一“史”

歷史是文學的基礎,文學是歷史的昇華。在語文的學習中,我們瞭解了文章背後的歷史,對背誦和理解就會有很大的提升;而客觀的歷史也總是不經意間就帶上了人們的情感,這時候語文的學習就可以幫助我們正確認識一段段歷史的真相與背後的意義,看清真相,認清我們民族過去的悲壯歷史與錯誤選擇,對價值觀也起到了很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