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靈時代,外戚勢力逐漸落幕,為何宦官能夠乘風而起

東漢時期,由於皇帝需要同外戚鬥爭奪權,所以身居內宮的宦官們開始走向廟堂。公元92年,中常侍鄭眾幫助漢和帝消除了竇黨,後因其忠於漢室,和帝於102年封其為鄛鄉侯,並准許其爵位世襲罔替。鄭眾是東漢時期第一個攪入政權的宦官,他的出現開啟了東漢宦官參政的大門。

桓靈時代,外戚勢力逐漸落幕,為何宦官能夠乘風而起

東漢時期,政權的兩大毒瘤就是外戚與宦官。外戚從明帝開始就一直是朝堂上一股很重要的力量,東漢前期的皇帝一直採用平衡術以防外戚做大,從鄭眾開始宦官也變成了皇帝手中一股重要的平衡之力。公元125年,宦官擁立漢順帝登基為帝,隨後為了報答他們的擁立之功,順帝將18名為首的宦官封為侯爵。

桓靈時代,外戚勢力逐漸落幕,為何宦官能夠乘風而起

一般而言,傳統的文武官員都對宦官極為嫌惡,不願意與他們為伍。一方面是因為宦官的身體殘缺,為世人不齒;另一方面因為宦官參政的出現極大地擠佔了文武官員的生存空間。但是從東漢的歷史可以看出,宦官從來沒有完全掌控過朝局,他們基本都是東漢皇帝棋局上的棋子,用來制約和平衡朝臣。反而朝臣如梁冀、董卓之流極喜歡專權。

桓靈時代,外戚勢力逐漸落幕,為何宦官能夠乘風而起

宦官的存在是由於皇權的存在,所以很多時候宦官都是在捍衛皇帝的權力,儘管宦官內部也有極為激烈的鬥爭,但是不管什麼派系都將自己的榮華富貴和生存寄託在皇帝身上,故而可以將宦官和皇帝的關係比作是唇亡齒寒。在漢桓帝后期,由於需要對抗梁黨專權,漢桓帝就和宦官勢力結盟一起對付梁冀,在眾多宦官的幫助下,漢桓帝順利拿下樑冀收回了政權。

桓靈時代,外戚勢力逐漸落幕,為何宦官能夠乘風而起

由於漢桓帝長期活在梁冀的陰影之下,導致其掌權後不再信任士大夫,反而十分倚重幫其奪得政權的宦官。出現這種原因也是情有可原:一是宦官一般家庭貧苦,所以才會將其送入宮中成為不全之人;二是所謂的士大夫基本都是牆頭草,在梁冀專權時就無人替桓帝出頭,等到梁冀失敗後他們又都跑到桓帝面前歌功頌德;最後就是,士大夫們一般關係複雜,背景較厚,處置他們不像處置宦官那樣簡單隨意。所以從桓帝一朝開始,皇帝開始信任宦官,疏遠士大夫。

桓靈時代,外戚勢力逐漸落幕,為何宦官能夠乘風而起

為了清除宦官對桓帝的影響,竇武與太傅陳蕃聯合,一起利用朝臣影響力對太后施壓讓其除掉為非作歹的宦官。但是太后不為所動,不同意處理為皇權付出的宦官。公元168年,竇武發動同僚準備上書指控中常侍曹節和王甫,並逼迫太后對其進行處置。但是由於竇武的疏忽,導致宦官們提前得知了奏摺的內容。

桓靈時代,外戚勢力逐漸落幕,為何宦官能夠乘風而起

曹節和王甫決定先發制人,於是當夜便利用靈帝調動軍隊,準備逮捕竇武。竇武在大軍圍困之前逃出府邸,並來到拱衛京師的北軍軍營,在他的調動下幾千士兵隨其一起向北宮南門進發。次日凌晨,竇武大軍與宦官大軍在南門開始對峙。對峙過程中由於竇武沒有佔據道義上的高地,導致士兵逐漸開溜,後來就只剩下竇武自己。事已至此,竇武也無回天之力,只能服罪自殺。

桓靈時代,外戚勢力逐漸落幕,為何宦官能夠乘風而起

竇武一黨隨後遭到了殘酷的清洗,宦官勢力徹底把控了大漢江山。竇武的死亡標緻著隨光武帝起兵的世家大族徹底傾覆,從此以後再無世家大族能夠左右東漢朝局。雖然漢靈帝的兩個皇后都來自西北和南陽地區,但是她們並非世家大族之後,很顯然靈帝的皇后人選是受到了宦官的影響。

桓靈時代,外戚勢力逐漸落幕,為何宦官能夠乘風而起

整個靈帝時代,皇權和宦官相安無事,共享大漢江山。靈帝之後的少帝發生了有名的宮廷之亂,在這場戰亂之中,共有兩千多名宦官被誅殺,東漢的政治平衡再度被打破,代替宦官執掌政權的是那些野心勃勃的將領。將領的掌權給東漢帶來了更多的不安與動亂,至此東漢逐步走向了風雨飄搖的末代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