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谈误国、实干方能兴邦——明帝国烽烟下的哀叹

明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明朝的灭亡,无疑是最让人惋惜的。历来关于明朝灭亡中说纷纭,从历史上看,因崇祯上吊自杀,以身殉国,一个国家就此覆灭。但从客观上看,崇祯并不算是昏君。崇祯在政事上尽职尽责,体恤百姓,爱民如子,可惜却没有变革和创新的能力。


空谈误国、实干方能兴邦——明帝国烽烟下的哀叹

明末魏忠贤把持朝政,引起东林党的强烈反对!明末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当时出现了大奸大恶的宦官把持朝政的现象。最为著名者当数魏忠贤九千岁!也出现了反对魏忠贤九千岁的东林党进步人士。例如杨涟、左光斗、周起元、周顺昌、高攀龙等人。


空谈误国、实干方能兴邦——明帝国烽烟下的哀叹

面对魏忠贤把持朝政,东林党人以关心天下事为己任,率先发难。1624年,东林党杨涟上书皇帝弹劾魏忠贤的罪行。由于魏忠贤在皇帝身边,加上皇帝的一个奶娘客氏帮魏忠贤讲情。结果皇帝竟然没有治罪魏忠贤。俗话说“打蛇没打死,小心被蛇咬”。

魏忠贤对东林党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动,大规模迫害东林党人士,又借熊廷弼事件诬陷东林党的左光斗、杨涟、周起元、周顺昌等人又贪赃枉法之罪,大肆搜捕东林党人。紧接着又杀害了高攀龙、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等人。拆毁了东林书院,还把一些东林党成员永不录用。公元1627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登基,当时崇祯只有16岁,天资聪颖的崇祯下定决心一定要除掉魏忠贤。崇祯皇帝借助东林党的力量顺利登基即位,然后铲除了魏忠贤。自此彻底打破了原本朝堂由阉党与文官长期保持的平衡,崇祯拿下阉党的那一刻,不是收回朝政大权,而是拱手将朝政大权相让于东林党。至此,东林党一家独大,开始显露出清流背后的迂腐和黑暗,成为一柄暗剑,架在大明王朝的脖子上。

东林党人代表的是资本家和官僚阶级的利益,他们嘴上忠义无比,大骂对手是阉党,实质上根本不关心百姓死活,他们主张的取消对工商业的税赋,却赞成对农民征收重税,结果终于酿成李自成造反。而且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以后,这些平素满口忠义的人跑得是最快的,那些没来得及跑掉的,向李自成投降也是最积极的,并且后来满清入关之后,东林党的很多成员连同他们的后代又主动投入清朝的胯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