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与“外族”,金庸是怎么看待的?

金庸的小说中,有好多处描写汉族与外族的关系,那么,金庸对于民族主义的观点又是怎么样的呢?

我初期所写的小说,汉人皇朝的正统观念很强。到了后期,中华民族各族一视同仁的观念成为基调,那是我的历史观比较有了些进步之故。这在《天龙八部》、《白马啸西风》、《鹿鼎记》中特别明显。

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宋辽之际、元明之际,明清之际,汉族和契丹、蒙古、满族等民族有激烈斗争;蒙古、满人利用宗教作为政治工具。小说所想描述的,是当时人的观念和心态,不能用后世或现代人的观念去衡量。我写小说,旨在刻画个性,抒写人性中的喜愁悲欢。小说并不影射什么,如果有所斥责,那是人性中卑污阴暗的品质。政治观点、社会上的流行理念时时变迁,人性却变动极少。

——《金庸作品集》(三联版)序

金庸的家族因为日本入侵中华而中衰,所以年轻的金庸对日本入侵者充满了仇恨,这种观念,被他带到了自己的小说里。

汉族与“外族”,金庸是怎么看待的?

所以金庸早期的作品,譬如《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里没有一个坏人,满清朝廷里没有一个好人。红花会会帮助新疆维吾尔族人,夺回《可兰经》;帮助霍青桐等回族人与清军对抗。因为满清是入侵者,对侵略者一定要反抗斗争。

同样到了《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有两个杀父仇人,一个是丧尽天良的段天德,罪该至死;一个是金国的完颜洪烈,适逢金宋交战,家国仇恨,终使郭靖手刃完颜洪烈,大仇得报。

他可以在蒙古长大,可以与蒙古人称兄道弟,可以帮蒙古打战。这里看出,金庸已经开始慢慢打破种族的隔阂,但对之后的蒙古入侵,又清晰地站在了大宋一面,对汉夷对立有客观的是非对错,民族大义,侵略与反侵略问题上,立场站得十分坚定。

而到了《神雕侠侣》中,杨过的红颜知己中,有完颜萍、耶鲁燕两位异族巾帼,跟耶鲁齐可以称兄道弟。

他自幼流落江湖,深受小官小吏之苦,觉得蒙古人固然残暴,宋朝皇帝也未必就是好人,犯不着为他出力。

——《神雕侠侣》第16回

对于汉族昏君奸臣,金庸借书中人物大骂,是非功过,客观真实,不是汉族一切高于外族的。

汉族与“外族”,金庸是怎么看待的?

到了《倚天屠龙记》,金庸索性让张无忌与外族女子赵敏结合,但对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管是名门正派,还是“邪魔外道”都不懈余力,对抗蒙元的入侵。

《天龙八部》里,我们可以看到大宋、大辽、西夏、吐蕃、大理等国可以随意相互活动,无需护照,无需签证。但对敌对的辽国却竭力抗争,最终造成了萧峰为两国和平而壮烈身死的惨剧。这表明了金庸老先生在推行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前提下,对入侵者、暴力者的坚决反抗。

汉族与“外族”,金庸是怎么看待的?

直到《鹿鼎记》,韦小宝的父亲,可能是满汉蒙藏回任意一族,小说最后母子的对话,绝非没有意义,韦小宝未必是纯正的“汉人”,但一定是标准的“中国人”。所以,韦小宝是金庸对整个中华民族大融合深刻理解后最终的“侠”。

可以看得出,金庸从早期的亲汉主义,慢慢变成了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对每个民族都一视同仁的的和平主义。他是以反侵略为主旨,来通过武侠传递自己期盼和平的思想的,这也许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能被全世界华人所追捧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