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河南省博物館聯盟成員單位介紹——開封博物館陳列展覽簡介

上一期,介紹了開封博物館的基本情況;本期對開封市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做一概述,以使您有一個初步瞭解。

開封博物館一樓,陳展區包括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展、館藏書畫精品展、石刻精品展、明清佛像展、明清皇家用品展和宋代科技展6個專題展廳以及兩個臨展廳,總面積為5000平方米。

二樓陳展區共有7個展廳,包括5個開封古代歷史文明展廳(常規陳列展)、近現代開封史展廳以及大晟樂舞演出廳。其中開封古代歷史文明展面積為4840平方,突出展示北宋168年的建都歷史,在其範圍內闢出約700平方米的清明上河圖專題展廳,展示各時期不同版本、不同創作形式、不同材質的有關《清明上河圖》的文物及史料。

基本陳列:

八朝古都 千載京華——開封古代歷史文化展

開封,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夏,戰國的魏,五代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共八個朝代在此建都,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抒寫了璀璨的華章。從唐朝至今,千年以來,開封城市中軸線從未改變,造就了“城摞城”的文化奇觀。北宋時期,藉助漕運之便,開封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人口上百萬,富麗甲天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數千年的積澱,成就了今天名勝古蹟眾多、人文資源豐富、民俗文化繁榮、特色美食豐盛的古都開封。

文物是歷史的記憶,也是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文脈的載體。最早把匯率鑄造在錢幣上的大梁布、記載著最早開封城位置的鄭胡銘墓誌磚、展示著盛唐雍容華貴的三彩抱鴨女傭瓶、色如雲霞的玫瑰紫窯變鈞瓷碗、見證宋代開封府歷任知府變更的開封府題名記碑……一件件珍貴的文物,講述著開封悠久而厚重的歷史。讓我們跟隨它們,穿越時空,一起見證開封的千年滄桑,感受古城的獨特魅力。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三彩抱鴨女石俑瓶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海獸葡萄鏡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鄭胡銘墓誌磚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玫瑰紫窯變鈞瓷碗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開封府題名記碑

專題陳列:

1、梵影佛光——館藏明清佛像展(14號展廳)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古印度。東漢時期,佛教從印度沿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並與中國的傳統藝術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像藝術。

佛像是佛教教義和佛教藝術的載體,中國的佛像藝術從漢之粗獷,六朝之嫵媚,唐之自信,宋之優雅,發展到明清時期進一步世俗化。本展覽精選館藏明清時期漢、藏金銅佛像90餘尊,有佛、菩薩、羅漢、護法等,造型各異、風格多樣,折射出明清兩代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藝術風範,對研究和鑑賞漢、藏佛像藝術提供鮮活的實證,讓我們在欣賞佛像藝術的同時,品味中華文化特有的品質和神韻。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釋迦牟尼銅造像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清鎏金宗喀巴銅坐像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清鎏金密集金剛銅坐像

2、畫韻年豐——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藝術展(10號展廳)

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是中國木版年畫的源頭,誕生於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於明清兩代達到鼎盛,現已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經過近千年的傳承與發展,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形成了構圖飽滿勻稱、色彩厚重豔麗、線條粗獷有力的獨特藝術風格。製作工藝繁雜精良,內容題材豐富,包括門神、神像、吉祥納福以及戲曲故事等多個種類,充分體現了中原勞動人民熱情豪放的性格和憨厚純樸的審美情趣,對中國木版年畫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是人民手工勞動的藝術結晶,是中原地區的優秀民間藝術文化,它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在中國年畫史上獨樹一幟!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郭太運

郭太運,生於1925年,開封縣曲興鎮人。13歲進入開封“雲記”門神店當學徒,2004年受聘於開封市博物館,以師帶徒,至今從業80餘載,馮驥才先生稱之為“年畫泰斗”。其作品得到劉峴、王樹村、薄松年、張道一等諸多專家的讚譽,是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多國研究機構公認的年畫藝術大師,是朱仙鎮木版年畫首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藝術家”稱號。

2007年,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稱號,被中國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朱仙鎮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

2014年,榮獲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頒發的“第三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

2017年,被開封市人民政府授予首屆“開封文化獎章”。

3、開封記憶——近現代社會生活展(6號展廳)

古都開封,歷史悠久,在清末至民國時期,開封一直作為河南省的省會,扮演著中原城市發展的領頭羊角色。這裡交通便利,民族工商業繁榮,文化底蘊深厚,大量貼近基層民眾的文藝形式應運而生。正是這些充沛的物質條件和富足的精神食糧,使當時開封的城市風貌別具一格,異彩紛呈。

本展覽以復原開封近現代城市生活街景為主展線,加以民俗、非遺等文化展示,結合221張老照片,以及館藏清末、民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物,以虛實對應、圖文並茂的形式,再現了百餘年來開封人的日常生活,從而喚醒人們對歷史的回憶,品讀到一段有味道的近現代開封史。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梅蘭芳演出說明書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民國開封天豐麵粉有限公司股票息折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民國獅鈕“煥章書畫”石印

4、宋代科技展(15號展廳)

宋代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體系高度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科技火花競相綻放,菁英薈萃,對中國和世界文明的進步形成了廣泛的影響。

本展覽分為 “斗轉星移 宇宙尋蹤”、“刀光劍影 戰場新聲”、“磁針指南 海上揚帆”、“印刷新秀 活字墨香”、“懸壺濟世 醫者仁心”五個部分,展示了宋代在天文學方面的巨大成就,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應用和推廣,以及軍事、醫學、船舶製造等方面的發展和創新。

那些沉澱在歷史長河中的偉大發明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是古人留給後世的寶貴財富。

偉大的天文儀器——“水運儀象臺”以1:1的復原模型在展覽中呈現。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至元祐七年(1092年)由蘇頌和韓公廉在東京(今開封)合作設計。水運儀象臺是一座上狹下寬的四方臺形木結構建築,高約12米,寬7米,上下分三層。上層為渾儀,中層為渾象,下層為報時裝置,成功地集天體觀測、天象演示和報時功能於一體。它是十一世紀末傑出的天文儀器,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被英國現代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稱為“歐洲天文鐘的直接祖先”。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水運儀象臺

5、祥開紫禁——明清皇家用品展(13號展廳)

祥開紫禁——明清皇家用品展,文物系明清宮廷舊藏,有瓷、玉、琺琅、織繡、竹木牙雕等,共240餘件(套)。

展覽展出形式有別於傳統按器物質地分類的方法,而是按其功用分為“皇家風範 鐘鳴鼎食”、“古硯藏珍 筆墨春秋”、“博採眾長 精美絕倫”、“纖手弄巧 錦繡未央”四個部分,旨在闡釋明清宮廷的飲食、文房、陳設和服飾配飾等文化內涵。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這是人們對帝王嬪妃鐘鳴鼎食的描摹,對皇家奢華生活的想象。希望通過本展覽我們能夠喚醒那些沉睡的文物,一覽明清皇家風範。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青玉山子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清乾隆雙獸耳活環帶蓋碧玉爐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清康熙十二月花神杯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宣德青花纏枝蓮紋盤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霽紅瓷瓶

6、千年印記——館藏石刻精品展

我們古人將石頭作為記錄文字的重要材料,歷代都存在刻字於石的現象,目前我國留存的石刻,時代跨度從先秦時期一直到明清時期。現存石刻種類繁多、內容也相當豐富。開封市博物館館藏石刻900餘件,主要包括墓誌、碑碣、造像、經幢,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該展廳是從中選取了一百多件精品,向大家展示我國古代留存下來的石刻藝術。

石刻展廳分為碑刻墓誌和畫像石兩部分,其中把碑刻墓誌按照時代發展序列分為漢代黃腸石、北朝墓誌、隋唐墓誌、宋金碑誌和明清碑誌。我國自秦漢以來就有寫刻碑誌的傳統,留存下來的碑誌內容十分廣泛,有人物傳記、典章制度以及詩賦名作等,其書體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有所側重,有篆書、隸書、草書、行書等。不同時代的碑刻在文體、雕刻風格上都有所不同,這些碑刻也成為現在研究古代歷史、政治、社會、經濟、文化以及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北魏元詮(quán)墓誌

千載京華講述八朝沉浮,15展廳展現汴京風華,開封博物館陳展介紹

東魏元寶建墓誌

原稿:開封博物館

審核:荊書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