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駒:無償捐給國家近千億,病危後想住高級病房,醫生說你配嗎


張伯駒:無償捐給國家近千億,病危後想住高級病房,醫生說你配嗎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這浩如煙海的歷史中,沉澱了許多古董文玩,不少人為之著迷,甚至不惜傾家蕩產。而有的人,不僅是愛這份歷史的精美,更是懷著一片赤誠之心,傾力為國家留住一份寶藏。

出身顯赫

張伯駒是古董文玩愛好者,家中收藏的老物件數不勝數。古董圈子也不是誰都能進的,不僅要會鑑賞,也要有足夠的身家支撐,張伯駒就是這麼個有學識,又出身顯赫的人。

張伯駒是北洋大臣張錦芳之子,也是袁世凱的表侄。父親在袁世凱的幫助下,開辦了國內第一批官商合辦銀行——鹽業銀行。張伯駒在有權有錢的家庭中長大,可以不用顧忌生計的壓力,發展自己的愛好,像是戲曲書法、詩詞歌賦等。

張伯駒:無償捐給國家近千億,病危後想住高級病房,醫生說你配嗎

1915年,張伯駒隨父親一同前去拜訪袁世凱,袁世凱見張伯駒臉龐白皙、身材修長,沒有一絲紈絝子弟的俗氣,儼然一副書生模樣,他十分喜歡這位表侄,當即送了張伯駒幾件皮襖和幾包書籍。

同年,張伯駒進到袁世凱名下的學校學習軍事,畢業後又在張作霖等人手底下任職,一路晉升,一度攀上了旅長的職位。但是張伯駒沒有選擇繼續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他不顧他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脫下軍裝。張伯駒直言,官場的腐敗風氣令他忍無可忍,無法再繼續任職。

母親疼愛兒子,他辭官回家,家裡也不是養不起,便沒有過多苛責,只是嘆了口氣,“家裡什麼事都不管,出去做官也不幹,唉,隨他吧。”

父親也默許了他不走仕途,但又怕他玩物喪志,便在銀行給他安排了一個職位。

張伯駒聽從父親的安排,在自家的鹽業銀行上班,掙錢的法子沒學會,倒是對古董文玩起了興趣。因為鹽業銀行是官商合辦的,有政治背景,朝廷將大批文玩都抵押在那,這令張伯駒開了眼界,漸漸地,他對古玩字畫有了研究,造就了他日後非同一般的鑑賞眼光。

有段時間人們都傳,有個穿長衫的人,長得文質彬彬,出手卻十分闊綽從不還價,而且他也不是在瞎玩,飽讀詩書又見識過不少文玩,具有獨到的收藏眼光。此人正是張伯駒。

張伯駒:無償捐給國家近千億,病危後想住高級病房,醫生說你配嗎

逐漸混出名堂後,張伯駒被稱為民國四大公子之一,與其它幾位不同的是,他視金錢如糞土,將錢都用在了古玩上,甚至不惜傾家蕩產。

叢碧山房

有一次,張伯駒相中了一件康熙御筆的書法,上面寫著“叢碧書房”幾個字,他沒有猶豫直接把它收入囊中。張伯駒是如此喜愛這幅字,甚至把自家宅院也命名為叢碧書房。之後他對收藏古董是越來越上癮,源源不斷的古玩都進了他這間叢碧書房。

張伯駒曾言:“不知情者,謂我收羅唐宋精品,不惜一擲千金,魄力過人。其實,我是歷盡辛苦,也不能盡如人意。因為黃金易得,國寶無二。”

尋常人收藏古董,不是為“財”就是為“才”,張伯駒則屬於後者,而在他心裡收藏古玩還有另一層意義,那就是為國家留住國寶,留住這歷史的寶藏。

1946年,張伯駒得知有人要將《遊春圖》賣給外國人,立馬提出要收購此畫。《遊春圖》是迄今為止留存最久的畫卷,被稱為“國寶中的國寶”,張伯駒說什麼都不能讓它流出國門。

賣家知道張伯駒拿下此畫的決心,刻意將價錢提高至800兩黃金,可此時張伯駒因為購入文玩已經負債累累,根本無力負擔。權衡之下,他決定通知故宮博物館,希望他們出手,阻止古畫流出。可時下故宮博物院經費不足,也無力收購。

張伯駒:無償捐給國家近千億,病危後想住高級病房,醫生說你配嗎

這下張伯駒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民眾身上,他將此事公之於眾,鬧得滿城風雨。迫於輿論的壓力,賣方不敢把畫賣給洋人,只好“降價”賣給張伯駒,減去虛高的價錢,最終要價220兩黃金。

為了湊足這筆費用,張伯駒把自己的宅子給賣了,可賣方成心刁難,非說他這批金子成色不好,還要追加20兩黃金。急了眼的張伯駒,只能把夫人的首飾給賣了,才湊足這20兩黃金,為國家守住這幅傳世古畫。

悉數捐獻

這些年來,張伯駒傾盡家產,換來的古玩數以千計,從權勢貴族跌落成負債累累的貧民,好在有貴人相助,讓他在博物館謀得一份工作,才能勉強度日。

建國後,張伯駒幹了一件令所有人譁然的事,他將家中所有的收藏,無償捐獻給了國家,經專家鑑定,這些文物總價值高達千億,可以算得上是無償捐了千億給國家,說是價值連城也不為過,如今人們到故宮參觀,有一半的頂級書畫,都是張伯駒捐獻的。

這下張伯駒是真的一無所有了,身邊的人替他惋惜,但是他也只是擺擺手說,現在是和平年代了,國寶就該由國家保管,國家事是大事,其他小事不必斤斤計較。

就在他捐獻國寶的第二年,他被人打為“YP”,那些人上門抄家,把他和他夫人趕到大雜院一間不足十平的小屋裡,生活比之前更為拮据,只能靠親朋好友的接濟度日,有時夫人還給人畫書籤賺錢,一張僅收取五分錢。

經過多年,張伯駒終得平反,而此時他已經年過八旬了。張伯駒病危後來住院,夫人心急如焚,想要換一間高級病房,讓張伯駒住,醫生見她穿著樸素,回了一句;“你們配嗎?”夫人一聽氣得不行,找到故宮博物館館長,讓他前去說辭,這時醫生還是不肯為他換病房,說是級別不夠。

因為“級別不夠”,張伯駒只能繼續待在那間集體病房裡,混亂嘈雜,吵得他直鬧著要回家。回家自然是不行,家人只能想盡辦法為他轉院,終於等到同意調轉的批令,可張伯駒卻突然離世了,就在那間鬧哄哄的病房裡,張伯駒老人度過了他的最後時光。

“暗裡有香無處尋,玉壺一片照冰心。”這是張伯駒夫人所做的詩,其實也是張伯駒的人生寫照,他對文玩、對國家是絕對的無私與坦誠,他不僅是位優秀的古董收藏家,更是心懷民族大義的歷史文化傳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