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哲學王子王德峰講王陽明心學及其現代意義(五)心學思想

第三個問題,什麼是陽明心學。

孟子的心學是開端,然後又講了禪宗的心學,是佛教的語言講的心學。然後我們現在看,心學在中國的最高成果,陽明心學。

陽明心學第一個命題,“心即理”,心外沒有理。我們現在做事情每每憑的是心外之理。

《大學》是中國人哲學修養第一本要看的書,叫初學入讀之門。這篇文字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中庸》是曾子的學生子思所作。《大學》的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是大人之學,大人之學就是學做君子。跟小人區別。一般來說,孔子說15歲開始讀這本書。孔子說15之後有志於學,是學做聖賢。到了15歲是要學做君子。

第一句話講出了三綱領。“明明德”。明德就是心之德,德是一個事情的特徵屬性。我們心的德性叫明德。明明德該如何明,第二句話,是在親民。在體會人民生活。天道在人民生活中,到15歲你就要領會百姓的生活,人民的平常生活裡面有道。第三句,止於至善,讓我們的心跟天理一致,叫至善。此心存乎天理之極,極的意思就是標準。明明德的途徑就是親民,指向心與天理一致,這個心中任何想到的,無不是以天理為標準,不摻雜任何的小我的私慾。把個人的偏見清洗乾淨,個人的私慾清洗掉,叫存乎天理之一心。這種狀態叫至善,這是大學的三綱領。

還有八條目,具體怎麼來做呢?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王陽明少年時問都是,什麼是人生第一等事,老師說,是讀書,作官。王陽明說,“不對。人生第一等事,是讀書,學作聖賢”。學做聖人是人生第一等事。

儒家的格物致知其實我們自心具足,心外無物。王陽明悟後開始講心學。南宋的陸象山也是頓悟的。明朝王陽明也頓悟了。朱熹破心中賊的方法是“存天理,滅人慾”。錯在哪裡?天理如果脫離人心,在人心之上,就是僵死的教條,它沒有力量,你認為它也一樣,對你的生活行為,生命實踐毫無影響。人難道不知道孝之理嗎,有用嗎?這個理在他的心之外。

陸王發現,程朱理學走的路不對,天理應該在人心裡,不是僵死的教條。天理在人心裡,就是良知。心之德,明德即是良知。良知乃是天理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羞惡之心人皆有之。這個心就是良知的呈現。良知當下呈現了。當下呈現。大思想家說話不隨便說,不是頭腦中的推理。他的生命情感的真相在此時此刻不由自主的呈現了,這不是頭腦的事,是心的事。良知不是在我們的頭腦裡,是在我們的心裡,這個心裡面是生命情感。頭腦裡面是概念判斷推理。我們別誤解了良知,良知不是康德所說的先天知識,良知是我們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生命情感在哪裡,不在頭腦裡,在心中。頭腦和心有區別,要說明頭腦和心的區分太容易了。心更根本,在頭腦裡面活動的是概念判斷和推理,在心裡面活動的是生命體驗,生命感受。試想一下,我們是否可能用我們頭腦中的概念判斷推理,把我們心中的情感給消解掉,不可能的。這就是王陽明所講的心,不是西方學者所講的理性。理性是頭腦的工作,頭腦的能力。心是生命情感。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平時你看不到,它在關鍵的場合突然爆發出來,那叫當下呈現。

復旦大學哲學王子王德峰講王陽明心學及其現代意義(五)心學思想

一、心即理。所以現在我們看到朱熹的理學與陽明的心學對立在哪裡呢?朱熹的理學要我們用頭腦去理解真理,然後再訴諸生命實踐。試想一下,我們頭腦中理解了一部分道理,它能不能成為我們生命實踐的動力?不可能。生命實踐的動力來自於心,就是生命情感。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去行動,去實踐的動力絕不來自於頭腦。趨使我們去行動的是情感的力量,而情感發自於心,這個發自於心的情感要在它的本真的真想裡面,那叫天理。心即理。此理非概念判斷推理,不是自然科學的定律,是生命情感的真相。你首先掌握這一點,你就掌握了王陽明心學的第一個命題。心即理。

在朱熹跟王陽明的學說中彼此對立在哪裡?朱熹說,“天下要先有孝之理。人才會有孝親之心”。孝的道理是不朽的,本來就存在的,我們沒有去認識它,所以我們不會去孝敬我們的父母,那個孝親之心就沒有了。孝之理帶來了孝親之心,這是朱熹理學的出發點。所以先要把那些本來就在的理,不朽的理說清楚,我們去認識它,由於認識了這份天理,我們就有了生命實踐的那個心。有孝之理,於是產生了孝親之心。這個道理對不對呢?其實這個道理是不能成立的。時下中國社會有些醜惡的社會現象,這些現象的發生不是我們對理沒有了解,我們都瞭解,認識到比如孝之理,問題是我們沒有孝親之心啊。心是情感,是生命情感。我們討論一點哲學,比如說幾何學講圓的道理,圓之理本身是不圓的、顏之理不顏、熱之理不熱、它沒有溫度,它就是那個理啊。愛之理不愛的,愛的道理不是愛。或者說愛之理不熱。

王陽明把孝之理與孝親之心的關係顛倒過來,說,“天下是因為有孝親之心,才會有孝之理”。這個道理在哪裡。你查一查論證就知道了。宰與問過孔子這樣的問題。“心安與否”,所以仁並不是一個概念,是生命情感的真相。我們對父母的愛從哪裡來?是因為我們親身感受過父母親的關愛和恩典,我們在父母親的關愛和撫養下長大,父母親給我們的恩典我們親身感受過,如果我們還不去回報,我們會心安嗎。孝親之心就是這麼來的,它不是來自於我們的頭腦對一份道理的認識,而來自於我們的父母親對我們關愛的親身感受。由於有這份親身感受我們就需要去回報,而不回報心不安。安與不安不是頭腦的事情,是心的事情。心不安是有聲音的,這個聲音就是良知的呼聲。良知是天理的靈覺,它才是真正的力量,頭腦是壓不過它的。

JC關係中,現在沒HD了,其實j還在就是我們的中華民族。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中華民族的一個成員,所以叫這個民族的c,這層關係永遠在的。你走到天涯海角你都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你不是世界公民,沒有世界公民,這叫現代的君臣關係。

愛國是一種生命情感,是從人與人的關係中來,我們的心就是這麼來,基本五個方面,小的是父子之間、兄弟之間、朋友之間、夫妻之間、君臣之間。在這種關係之間你還是個個體,在中國文化中是不可思議的。

什麼叫自我價值的實現?於中國人而言不可思議。我們中國人的成功或失敗的價值落實在我們跟親人的關係中,也落實在我們跟民族的關係中。你在人生的舞臺上取得了成功,你就感覺到我的自我價值實現了嗎?中國人不這樣的。要讓父母知道,告慰父母,要讓妻子或丈夫知道,讓孩子知道,這是我們人生價值的實現落實處。我們這個民族因此而了不起,下一代是我們中國人的命根子,真正的中國人都為下一代而奮鬥的。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什麼是為下一代?就是為未來。我們這個民族是為未來而奮鬥的民族,下一代就是未來,哪怕這輩子吃了再多的苦,只要下一代超過我們的生活就好了。為下一代開闢光明幸福的人生道路,我吃再多的苦都可以。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民族是這樣的嗎?沒有。

我們這個民族的生存方式、人生價值、境界、在儒道佛裡面,不在西方宗教和西方哲學裡面。王陽明所講的心是良知所在的地方,而良知不是理性認識,是對人與人的關係的真相領會。因為有孝親之心,才有了孝之理,而孝親之心就在人與人的關係中來。我們感受到父母親給我們的恩典,我們想要去回報。這個孝親之心,“

無此心,即無此理”。一個孝子在英語中找不到任何對應的詞。孝不是概念,是生命情感的一個方面的真相。

二、知良知。王陽明心學的全部學問,概括的話就是這三個字。致是什麼意思?這個致不是獲得,是我們本有,何需要去取它呢?致也不是創設,不是把良知創立起來。良知有聲音的,在我看來,致良知就是聽良知。根本的關鍵處就是聽,怕的是你聽不到。有時候受到干擾了,你就聽不到。干擾來自於種種,一種叫私慾,還有一種叫邏輯,理性的邏輯,你很發達也讓你聽不到。良知是超越邏輯的,放下你那個邏輯的心,邏輯的頭腦,放下你的私慾的對你的支配,你才可能聽。這聽是一種努力。

復旦大學哲學王子王德峰講王陽明心學及其現代意義(五)心學思想

下面問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去聽呢?在自己的生命實踐中聽,這個聽就是行。行就是生命實踐,離開行,永不可能聽。

三、知行合一,如何行的方法,致就是聽,如何聽,知行合一。在自己的生命實踐中去聽到良知。知和行不能分作二件事,它本不是二件事,它是一件事。不能以為,在行之前先要有知,如果這樣的話,那就是朱熹理學了。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才完成了知。想想這個道理是什麼?並不是在行之前有知,知就是行的開端,頭腦中認識的道理叫作頭腦中的知,它帶來不了行動。

所謂知是行之始,這個知是對真理的領會,凡是真理一定是我們心嚮往之的。心嚮往之,這就是行之始。你看到了美好的景色,你都要想過去,融入其中,因為你心嚮往之,所以心嚮往之,表明了知是我們行動的動力。人知道這東西好,就心嚮往之,人知道那東西不好,叫避之唯恐不及。這個知是行之始,就是不由自主,心嚮往之。比如我們中國人曾經認為西方文明是真理所在,所以中國近代史開端上,一批又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向西方尋求真理,當時西方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心嚮往之。現代才終於發現它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終於西方文明不再是真理了,不再是東方人,阿拉伯人心嚮往之的了。但是這裡我們看到凡是我們確認為真理的東西,它同時一定是我們嚮往的。心來了。這就行之始。

那行為什麼是知之誠呢?這真理你既然心嚮往之,你就想要跟它融為一體嘛。你要融入其中啊,你想做的事情就是你要跟這個嚮往的東西融為一體。如何融為一體?行。不行如何融入一體呢?因為我們嚮往了,所以我們去行動,行動就是讓我們自身跟它們融為一體。這樣我們的生命因此有了意義,有了精彩。讓我們生活在真理中,這叫行是知之誠。全部這一切都是實踐的,而不是理論的。

心學,這個學是實踐。學了就要習,合起來叫學習,論語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曰乎”。的繁體字怎麼寫,羽就是鳥的翅膀,一隻鳥它一天要數飛之,要飛好幾次,然後就拿這個習字來說。我們學做聖賢,這個學就是不斷實踐,“一日數飛,如鳥一般。學而不習,非學也”。學的不是指科學,不是這件事,是學做人,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和精彩,讓我們生命在真理中,叫學而時習之。叫知行合一。

整個心學絕不是一個抽象的理論。學者可以研究它,但王陽明心學是叫我們去身體力行。行有未到處,一定是知沒到。要證明這一點。所以致良知乃是生命實踐之工夫,而不是單純認識的活動。不然,此事不成知。如果你不曾實踐,就是你還沒知呢。一知就行動。就心嚮往之。不然只是不成知,此確是何等緊切著實的工夫。

復旦大學哲學王子王德峰講王陽明心學及其現代意義(五)心學思想

《傳習錄》就是語錄。王陽明的心學是實踐的事情。比如如何練毛筆字,不要求字好看,只是一個用敬的工夫,你寫書法,練字,不圖字好看,只是一個用敬。現在一練起書法就想,哦,自己最好成為書法家,寫的字到處有人欣賞,那麼你開始求了,錯了。你要做的事情,是澆灌你的樹根,不要做花想

,不要做葉想,不要做枝想。這是王陽明原話。打一個比喻,我們種一顆樹是想,它應該開燦爛的花,有茂盛的葉,但樹不知。花、枝、葉也罷,樹根只要扎的深,它自己出來的東西,而不是你求的。你如果練書法不圖字好看,這是第一個前提。你如果辦企業,不圖晉升五百強,你辦事情,認認真真做,用敬啊,這叫工夫。在根子上入手,那叫澆灌。只要樹根澆灌的好,根扎的深,我們還怕什麼。冬天一定會來,這顆樹的花葉都要凋零,剩下光禿禿的樹枝,沒關係,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它又花繁葉盛起來。如果那個樹的根扎不深呢?很淺呢,它凍死了,就這個道理。舉一個例子,王陽明的心學用到我們生活中來了,它的實踐叫知行合一,如何知行合一,這就是做什麼事情都要聽,聽什麼?良知。良知乃是我們生命的意義的根本,因為它和天在一起的。那就是天理。不要專門的枝枝椏椏的去學這個,學那個。然後記下來一百多條,也記不完,要到處去應用自如。王陽明一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中國一部近代史上一些要人無一不是王陽明的信徒。因為你有止於至善的目標,就是你有人生目標了,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定靜安慮,這些來自哪裡。來自於知道目標,知道我最終要達到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