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補課究竟作用有多大,家長比誰都明白。

就如有些家長所說,孩子如果自己知道學習,不補也無妨。而且孩子學習優勢會越來越明顯。

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一語道破學習的奧秘。

最近熱評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相信也有很多家長領孩子已經進電影院觀看。

這部作品背後的許多故事讓我們再次印證,“努力”、“死磕”、“較真"才是獲得成功的關鍵。那麼,孩子學習也是一樣。

最讓我們佩服的就是餃子導演,他大學本來讀的是醫學類專業,因為不喜歡,後來自學動漫製作,完全是無師自通。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興趣有多重要。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三年零八個月的蟄伏,獨立學習製作的《打,打個大西瓜》作品,橫空出世獲得多項大獎。

現在,我們就更加明白,為什麼那麼多的孩子學習不好,其原因不就是缺少餃子導演這種”死磕”和“較真”的精神嗎?

所以,孩子最終能不能取得成功,補課不是前提,關鍵是他自己有沒有刻苦學習。借用小哪吒那句話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01學習好的還想更好,學習不好的想趕上好的

家長把精力和目光都放在孩子教育身上,無非是社會競爭壓力大。

學習是一個人成功最好的捷徑,家長希望孩子有個好的前程,這也是眾望所歸。

家長有的認為自己才疏學淺對孩子學習幫助不大,有的是自身學歷很高,不敢指導,覺得不是專任老師怕不利於孩子。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其實,家長想多了,孩子要是自己刻苦學習,根本用不著你輔導,如果不學你輔導也沒有用。

但家長都有一個心理:就是想讓孩子最終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往高了說,考上清華北大最好。低一點就是985、211,也就是現在說的雙一流。這也都能理解。

家長對孩子未來的期望值越高也就越想孩子現在學習越好。

有了這樣的想法,自己想當然得讓孩子補。那學習不好的呢,怕落下更遠,就更得補。老師不組織補,就上補習機構補,要不然找大學生補,反正就是補,不補怕更沒希望。這也是預科班火的原因。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說的直白一點,家長認為好學生補課沒準能考上清華北大,不補可能就是去個浙大,上交大等。學習不好的不補怕211都讀不上,這就是盡最大可能不留下遺憾。

這一點也說明補習機構存在的原因,因為有市場,所以,就能生存下去。

02利益驅動,老師突破師德底線,家長也是無奈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按理來講,國家已經明令禁止的了,老師就應該遵規守紀。不再去組織學生補課。

但就有些老師一想到補課回報率那麼高,他們也不甘心,補課這錢來的太容易了。

超出工資太多,誘惑力太大。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所以,他們冒著被處分的危險,也想辦法組織學生補課。

老師組織的,家長也不好不讓孩子參與,因為,家長心裡擔心如果不去的話,孩子在正常的學習過程中會受到老師另眼相看。

其實,這類老師你真不能高看他們,家長所擔心的也確實存在。

這些組織補課的老師也是絞盡腦汁想辦法逃避政府部門的打擊。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最近就有消息說,有的把孩子拉到省外去補課。補課決心這麼大,其中的補資太誘人了。

所以,要想禁止補課,政府部門還得出重拳打擊,現在的力度遠遠不夠。

03家長的從眾心理,把孩子推向了補課班

說真的,有些家長心裡很清楚,孩子學習好不是靠補出來的,學習不好也不是靠補上去的。

真正取決於孩子學習好壞的是孩子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道理都懂,為什麼最終還是把孩子推向了補習班?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那是因為從眾心理和對孩子的不甘心,還抱有一絲絲希望。

有些家長看到自己孩子成績不好,心理也著急,愛子心切大家都明白。

既然人家孩子都補了,咱也去吧。

有些孩子,學習規劃的很好,自己也十分刻苦,家長根本在學習上不用操心,但看到周邊的孩子都去補了,心想,萬一孩子不補吃虧怎麼辦,就也把孩子送去了。這就是為了獲得一種心安。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但我們也不乏看到,身邊也有一部分孩子真真切切沒有補課,有些家長立場堅定,自己孩子很優秀,覺得這種獨立學習比補習要好的多。其實,進入高中後,你就會發現獨立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優勢有多明顯。

還有就是有些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學習太差,家長已經不抱有任何希望,知道補課也是浪費金錢,所以,他們不讓孩子補課。

04孩子不喜歡學習,自控力又差,家長想通過補課增加孩子學習時間

孩子的學習任務更多需要課後來完成,比如:預習,鞏固,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有複習。

這些任務在課上是完成不了的,這樣,就需要孩子利用每天放學後和週末休息日完成。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但事實上,多數孩子因為不喜歡學習,玩都玩瘋了,他的學習過程變得就簡單了,這樣能節省更多時間給自己支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不喜歡學習的孩子就只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就萬事大吉了,而且還可能有很多水分,有的習慣抄同學的,甚至網上查找答案進行抄襲,根本就不去動腦思考。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對於學習特別差的學生來說,有時真是難為他們了,他們什麼也不會,你讓他怎麼去做題。

做為家長,不管孩子學習是什麼程度,總是有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可憐天下父母心吧。

有些時候,家長也要生活打拼,沒時間看管,有的又管不了自己的孩子,沒辦法,就把孩子送到補課班,他們認為,有老師管理和約束,孩子學習效果總比家裡強,這樣就增加了孩子學習時間,不會的問老師也方便。

明知補課有“坑”,為啥還要往裡“跳”,家長:不甘心孩子出局

綜合以上幾點原因,就不難說明為什麼現在補課仍然火爆,因為有市場,補習機構就不會倒閉,因為有金錢的誘惑,老師就會鋌而走險組織補課,因為家長不甘心孩子就這麼輕而易舉的出局,就送孩子補課。

這更多反映的是廣大家長對孩子無私的愛,是責任,是不甘,是為了讓自己心安不留有遺憾,才讓他們明知補課有“坑”也依然往裡“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