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躍哲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車市如何快速“重啟”

儘管整車廠和經銷店都已經基本完成“重啟”,但終端銷量卻沒能跟上節奏。究其原因,疫情期間醞釀的購車剛需沒有被快速釋放出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車市回暖的節奏。此外,企業在終端營銷方面的創新,也沒能挖掘出讓車市快速回暖的消費潛力。

《禮記·大學》裡有句話:“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它告誡我們:在處理問題時,應該掌握好輕重緩急,抓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編輯部同仁的鼓動下,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碩士的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嘗試用哲學的視角觀察車市。本期《躍躍哲談》與您一同探討,受疫情影響的汽車消費市場,怎樣才能快速恢復。

明天(4月8日)起,武漢市將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經過艱苦努力,以武漢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隨著疫情持續好轉,一度按下“暫停鍵”的中國經濟正在加速重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曾經幾乎“停擺”的汽車業同樣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

跃跃哲谈:

為了把疫情耽誤的時間補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搶回來,汽車行業達成普遍共識:結合實際情況提高企業復工、復產、復市的效率。為此,汽車製造商紛紛發力,推動上下游供應商恢復生產銷售。而從疫情得到初步遏制時開始,國家部委就重點關注汽車產業復工復產的進程,並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汽車行業的復工復產已經陸續走上正軌。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3月30日舉辦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透露:“汽車行業企業整體開工率已由2月19日的60%左右提升到目前97%的水平,員工復崗率由50%左右提高到82%,總體達產率已與去年同期水平相當”。另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研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經銷商門店復工率達到95.5%,客流恢復率達到64.0%,銷售效率達到61.7%。

不過,儘管整車廠和經銷店都已經基本完成“重啟”,但終端銷量卻沒能跟上節奏。數據顯示,國內乘用車市場3月前三週的日均零售量分別為1.67萬輛、2.17萬輛和2.58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滑50%、44%、40%。對此,辛國斌坦言,“目前汽車行業仍面臨著很大困難,即使目前企業復工復產率較高,但由於市場需求不足,企業庫存增加,未來一段時間,部分企業的達產率也許會進一步降低”。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禮記·大學》裡的這句話告誡我們:每樣事物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在處理問題時,應該弄清楚孰先孰後,孰本孰末。掌握好事情的輕重緩急,抓好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無疑,消費是整個經濟循環中的起點也是終點,既是生產的目的也是生產的動力。對於汽車行業而言,同樣只有重燃消費的引擎,才能疏通生產循環,從而真正地啟動整條產業鏈。然而,疫情期間醞釀的購車剛需卻並沒有被快速釋放出來,那些既有購車能力又有用車需求的消費者,因為諸多限制依然不能買車。剛需群體的短期購車需求受到抑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車市回暖的節奏。

車市難以在短期內形成反彈,汽車行業只能靠挖掘潛在的用戶來恢復市場的信心。為此,眾多車企攜手經銷商加大線上營銷力度,通過VR展廳、直播、微信等多種零接觸方式開展銷售業務。不過,“線上售車對提升銷量的效果很小,其實只是希望達到集客的目的,而實際的到店率也很低”,某車企的高管直言,“線上賣車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未來還得靠大環境回暖”。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選擇網上賣車其實更多是一種無奈的選擇,目前靠這類手段來提升銷量的做法仍不太現實”。顯然,企業在終端營銷方面的創新,沒能挖掘出讓車市快速回暖的消費潛力。

為了穩定和鼓勵汽車消費市場,國務院及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等相關部門多次表態、發文,以鼓勵汽車消費,推動汽車產業協調發展。與此同時,廣東、山東、吉林、海南等省區也出臺了具體的刺激消費政策。更直接的是,不少車企直接用“撒錢”的方式來救市。從2月下旬開始,上汽、廣汽、奇瑞、吉利、長城、長安等陸續推出了購車補貼政策。既有廠家的真金白銀,又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汽車消費領域的“堵點”、“痛點”能否切實解決,汽車消費的潛力又能否兌現為回暖的動力呢?我們急切地期待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躍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